2018年賀州這項經濟指標排在廣西第一方陣!成績是怎麼來的?

2018年,賀州市經濟發展拿出亮眼的成績單,GDP增速首次躍升全區第一方陣。全市地區生產總值602.63億元,同比增長8.9%;財政收入58.16億元,同比增長9.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6.18億元,同比增長9.7%。

2018年賀州這項經濟指標排在廣西第一方陣!成績是怎麼來的?

經濟總量和增速曾經長期在廣西的地級市中處於末位的賀州是怎麼做到逆襲的?瞭解賀州在廣西經濟版圖中地位的人們不禁會問。

2018年賀州這項經濟指標排在廣西第一方陣!成績是怎麼來的?


形勢已今非昔比。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區域經濟整合的重點戰略,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提出“南向、北聯、東融、西合”的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有著“東融”戰略重點關注、區位優勢得天獨厚的賀州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成為“東融”的先行示範區,各級幹部群眾有著全力謀發展的精神面貌和創新與服務意識,賀州今日乘勢而上有如此發展也在情理之中。

產業發展:因地制宜強龍頭,園區集聚補鏈條

位於賀州市平桂區的旺高工業區是廣西碳酸鈣千億元產業示範基地,園區道路寬敞,區內多塊工地正在熱火朝天地施工,已經完成的標準廠房前運貨汽車進出繁忙,機器的轟鳴聲隨處可聞。旺高工業區管委會主任鄒雪群介紹,經過幾年發展,賀州石材·碳酸鈣產業已經形成“一石多吃、吃幹用盡”的綠色循環全產業鏈,旺高工業區先後榮獲“全國碳酸鈣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籌建單位”、“2018中國建材園區20強”等六項國字頭稱號。2018年,賀州共新增規上碳酸鈣企業17家,碳酸鈣行業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25%。

“碳酸鈣是賀州的優勢資源,擁有位居全國前列的儲量和最好的品質,碳酸鈣的含量和白度均高於其他碳酸鈣主要產區。”廣西賀州市科隆粉體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陸元鴻說,科隆粉體是賀州市最大的粉體生產企業,現年產各種規格的重質碳酸鈣產品達120萬噸,獲“中國碳酸鈣行業重鈣十強”稱號。

2018年賀州這項經濟指標排在廣西第一方陣!成績是怎麼來的?

正是基於自身資源稟賦,賀州市秉承在工業發展中大力“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的既定方針,選取碳酸鈣作為工業發展的龍頭,取得了良好效果。

2018年賀州這項經濟指標排在廣西第一方陣!成績是怎麼來的?

據介紹,下一步賀州還將繼續加強龍頭力度,引入輕鈣業務、引進食品藥品級碳酸鈣、塗料塑料等下游新興產業,補齊碳酸鈣上下游產業鏈,加快國家碳酸鈣產品質量檢驗中心、中科院過程所賀州創新驅動基地等合作項目。同時,加快謀劃建設石材、碳酸鈣產品交易市場,進一步擴大產品的知名度和交易量。

2018年賀州這項經濟指標排在廣西第一方陣!成績是怎麼來的?

以往,旺高工業區的石材碳酸鈣產業只是簡單的礦山開採、工藝品及板材初級加工,產業鏈條短,經營方式粗放。現在,園區標準廠房林立,天然板材、新型粉體、人造崗石、塗料塑料等上下游產業以及樹脂、物流、電商、會展等配套產業都在園區內集聚。

除了碳酸鈣產業,賀州還在中心城區平桂區成立廣西賀州生態產業園,重點發展新材料、生物醫藥、智慧產業。近年來,生態產業園的“東融”步伐也明顯加快,創新實施“規劃招商、資本招商、孵化招商”的招商模式,先後引進了廣西軟視科技、一曜生物、深圳倍易通等20多個新經濟新業態項目,啟動廣西數字賀州產業園、賀州健康雲港產業園、廣西倍易通電子產業園規劃建設。

黃姚古鎮旅遊文化產業區是賀州融入大灣區發展、接受大灣區輻射、對接大灣區市場的重要窗口。賀州市按照“東村、西湖、南水、北嶺、中古鎮”五大片區聯動發展的產業佈局,引進了廣東南方廣播影視傳媒集團、嶺南生態文旅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來自大灣區的企業在黃姚投資興業,黃姚龍門街、普利幸福裡等重大文化旅遊項目建設現場呈現出火熱景象。黃姚古鎮迎來了新變化,來自大灣區的遊客比重達70%。

2018年賀州這項經濟指標排在廣西第一方陣!成績是怎麼來的?

三個園區多家企業負責人表示,面對大灣區的巨大機遇,賀州的區位優勢明顯,產品在滿足廣西本地需求之外,主要銷往需求旺盛的粵港澳大灣區地區。廣西“東融”戰略出來以後,給政府和企業帶來最大的變化是思想解放和內生動力,政府對主動融入大灣區的服務意識得到極大提升,企業對未來經營有了更大的信心。

營商環境:從保姆式服務到“媽媽式服務”

賀州市委書記李宏慶說,“除了區位和資源等硬環境,賀州要想吸引大灣區企業,引得進、留得住,做好服務企業的工作很重要。因此我們要全力做好營商環境的提升。”

賀州市市民服務中心的一樓公共服務大廳窗明几淨、寬敞整潔。記者一進門就看見了辦稅窗口,辦稅群眾正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使用手機小程序排隊。沒有叫號機的喊叫聲,辦稅區顯得安靜有序。據瞭解,賀州市民服務中心的公共服務大廳,已涵蓋了市場監督管理、城市管理、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等33個政府職能部門的窗口業務,可容納4000多人同時開展工作。機構改革後,新設立的賀州市投資促進和商務局、行政審批局、大數據發展局和優化營商環境局也在此辦公,有效地推進政務服務和審批業務“只進一扇門”,群眾辦事速度和營商效率明顯提高。

賀州市行政審批局是審批事項的協調單位,是賀州市提升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之一。一旦有重要招商項目進入審批程序,行政審批局將通過工程建設項目、企業開辦審批窗口,協調涉及審批的有關部門加快審批推進。行政審批局的設立,將逐步優化“並聯審批”流程,縮短審批等待時間。同時,隨著數字政務一體化平臺的部署,賀州未來將把眾多審批事項搬上網,實現“讓網絡多跑路,讓群眾少走路”。

2018年賀州這項經濟指標排在廣西第一方陣!成績是怎麼來的?


賀州市行政審批局局長張達河說,行政審批局已經組建了一支專職“代辦員”隊伍,常駐市民服務中心,在線下幫助落地賀州的企業和項目業主“跑腿”。

政府服務的提升,企業感受到的是便利。廣西賀州生態產業園管委會主任黃源就說,政府審批服務時效快多了,入園企業的審批基本做到了5天辦結,其中廣西倍易通電子產業園項目一天就完成全部審批流程。

2018年賀州這項經濟指標排在廣西第一方陣!成績是怎麼來的?

賀州市政府還對企業的入園、推介和招商予以各項補助。以旺高工業區和賀州生態產業園為例,所有入園企業均可享受西部企業的稅收優惠,同時園區管委會還對企業實施稅收部分返還,對園區高管的個稅實施優惠政策等。

賀州市旺高工業區合源集團是賀州涉及碳酸鈣上下游的製造加工龍頭企業。合源集團總經理呂永加說,除了離粵港澳大灣區主要消費市場近,賀州還適用西部企業優惠稅率,同時政府對企業赴海外參展等推廣活動予以補貼等一系列優惠政策,促使他從福建遠赴賀州設廠,成立生產基地。目前,合源集團已經從2010年的1家公司發展到5家公司,公司產品包含天然石材開採、粉體生產、生態崗石、家居背景牆,產品的附加值更高、市場更廣,為社會提供1000多個就業崗位。

2018年賀州這項經濟指標排在廣西第一方陣!成績是怎麼來的?

此外,對入駐企業,賀州市還在勞動力輸送、職工住宿、人才獎勵、孩子教育、科研扶持等方面都有完備的政策。對於這些政策的落實與貫徹,賀州市優化營商辦公室負責對各部門的督查與考核,在制度上予以充分保障。

李宏慶說,隨著廣西東融先行示範區建設進一步深入,賀州對包括大灣區在內的前來賀州投資的企業的服務已經從保姆式服務提升到“媽媽式服務”。在硬件上對標大灣區的同時,關鍵要對前來投資的企業傾注真心的關愛和無微不至的照顧,才能承接大灣區企業的轉移,實現“主動融入”。

基礎設施:對接灣區標準,提供企業成長“溫床”

專家認為,大灣區擁有中國最好的軟硬件設施,要讓這裡的企業遷移到西部地區,其中的一個重要障礙是基礎設施與大灣區的較大差距。因此賀州要引得進、留得住大灣區企業,基礎設施建設是前提和基礎。從成本核算方面考慮,基礎設施的便利程度,必須使企業扣除物流成本和基建成本之後的產品價格,仍然在主要消費市場具有競爭力。

2018年賀州這項經濟指標排在廣西第一方陣!成績是怎麼來的?

為了讓來自大灣區企業有賓至如歸的感覺,賀州市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高鐵與高速公路的建設大大拉近了賀州與大灣區主要城市的時間距離。高鐵從賀州市出發,一個半小時就能到達廣州南站,兩小時到達深圳北站;通過高速公路,貨車僅需4個小時便可以到達廣州,不到6個小時可到達深圳。

“經濟上最實惠的水路運輸也取得進展。”賀州市發改委主任李夏經說。據介紹,賀州目前正在著力增強連接粵港澳大灣區的物流通道,其中桂江碼頭已建設完成部分能力,實現1000噸泊位和通航能力;未來還將加大下游船閘改造等建設,通航能力進一步增強,有望實現2000噸排水量船隻通航,通過西江,直達粵港澳地區的主要物流海港。

目前,賀州市與廣西壯族自治區相關部門正在爭取國家支持,對途經賀州的洛湛貨運鐵路進行電氣化改造,將貨運能力由現在的每年1000萬噸提高到8000萬噸,進一步為賀州與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發展提供物流保證。


2018年賀州這項經濟指標排在廣西第一方陣!成績是怎麼來的?


對於工業企業關心的電力保障問題,賀州已經實現桂東電網、南方電網和廣西水利電業電網“三張網”並行,為區內企業提供充足的電力保障。其中,承擔著賀州2/3電力供給的桂東電網迎來了廣西投資集團作為控股股東,未來將整合蒙山-賀州-來賓的地方電網資產,為本區域提供更為優質和便宜的電力供應。

在信息化基礎設施方面,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廣西有限公司賀州分公司總經理楊朝雷說,根據賀州市委市政府及自治區的“東融”戰略部署,廣西移動賀州分公司已完成搭建第一個5G基站,正式開啟了賀州的5G通訊為“東融”保駕護航時代。為了讓從大灣區赴賀州投資的企業享受與大灣區同等通訊便利和信息基建條件,廣西移動賀州公司也啟動了比照大灣區標準的IDC機房建設,在物聯網等5G應用場景方面為企業提供周到的支持與服務,為企業成長提供“溫床”。


2018年賀州這項經濟指標排在廣西第一方陣!成績是怎麼來的?

不過,儘管經濟增速、工業總產值等指標取得了顯著進步,賀州仍存在發展的短板。李宏慶指出,賀州目前的主要問題一是經濟總量小,工業基礎薄弱,新經濟及新業態集聚度不高;二是非公經濟規模小,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依然難解;三是營商環境雖有了初步提升,但與大灣區甚至與廣西的其他一些地市相比差距仍較大。

“對此,我們將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採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李宏慶說,賀州將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會審議通過的《廣西東融先行示範區(賀州)發展規劃》和《三年行動計劃》的藍圖,全力以赴建設廣西東融先行示範區,率先形成與大灣區優勢互補、錯位發展、合作共贏的區域協同發展新格局。

(原文標題:因地制宜培育產業營商 依託“東融”實現乘勢而上

——廣西賀州融入大灣區情況調查

原載2019年4月19日新華社《高管信息》第15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