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的藝術”——博物館如何利用藝術幫助阿片危機家庭

“希望的藝術”倡議鼓勵參與者在藝術作品和他們自己的生活之間建立聯繫。

在克勞德 - 約瑟夫·韋爾內(Claude-Joseph Vernet)的繪畫作品《暴風雨》中,大自然的憤怒勢不可擋。大量的烏雲和巨大的海浪威脅著遠處一艘即將傾覆的帆船。在接近陸地處,一個孤獨的人正努力將他的船帶到安全地帶。在岸上,一個茫然的母親將她的孩子緊摟在懷中,一對夫婦正站在一個溺水的女人屍體旁哀悼。在略高的地面處,則有一隻夾著尾巴的小狗將觀眾拉入畫面。

“希望的藝術”——博物館如何利用藝術幫助阿片危機家庭

克勞德 - 約瑟夫·韋爾內,暴風雨,1759(庫利爾藝術博物館)

這幅作品展示了災難無情,但也同時展示了人們面對災難時的溫暖——這種充滿反差的對比讓參與“希望的藝術”課程的觀眾備受感動。“希望的藝術”課程是新罕布什爾州的庫利爾藝術博物館(Currier Museum of Art)於今年1月所推出的免費藝術治療啟發計劃,在接受非營利組織“無毒兒童夥伴關係” (Partnership for Drug-Free Kids)的指導下,著眼於博物館自身藏品,以幫助受阿片類藥物危機影響的人們。

“希望的藝術”——博物館如何利用藝術幫助阿片危機家庭

對於參與者(其中大部分是藥物成癮患者的父母或是其他家庭成員)而言,這幅帆布上的海洋故事深深吸引著他們。一位母親指出,“畫面深處的海洋是藍色的,意味著一切正從混亂中走出,即將迎來陽光與勝利。”另一位參與者的關注點則在於倖存者之間如何互相幫助,並說,”這表明當災難發生時,人們會重新振作起來。“

據藝術在線雜誌Hyperallergic的扎迦利·斯莫(Zachary Small)介紹, “希望的藝術”課程包括反思性藝術分析和動手創意項目,旨在為參與者提供應對機制和治療方法。該計劃還為那些有類似經歷的人們提供了一個安全的空間,以“討論如何快速恢復、自我照顧,社會聯繫,羞恥和希望”。

據瞭解,新罕布什爾州是美國阿片類藥物危機影響最嚴重的州之一,也是芬太尼(Fentanyl)致死率最高的州。芬太尼是一種強效阿片類止痛劑,起效迅速、作用時間極短,一般認為芬太尼比嗎啡效力高80至100倍。

阿片類止痛片是從阿片(罌粟)中提取的生物鹼及體內外的衍生物,與中樞特異性受體相互作用,能緩解疼痛,產生幸福感。大劑量可導致木僵、昏迷和呼吸抑制。

關於計劃實施,庫利爾藝術博物館教育部門副主管琳恩·湯姆森(Lynn Thomson)告訴斯莫,該計劃首先對如何最好地為曼徹斯特這個人口超過110,000的城市提供服務進行評估。為此,庫利爾藝術博物館館長Alan Chong建議與“無毒兒童夥伴關係”展開合作,並邀請該組織對計劃實施進行協調,以推動計劃向前發展。

在課程安排上,新罕布什爾州領導人威克姆(Wickham)指出,計劃課程一般從對特定藝術作品的群體觀察開始。參與者被要求將藝術與每週話題聯繫起來(例如,韋爾內的“風暴”激起的社會關係討論)。在大多數時候,這種反覆分析激起了參與者對藥物成癮進行抗爭的討論與分享。正如湯姆森在韋爾內課程期間所說,“他們聚在一起,如同一個團隊般展開工作。”——這種描述既適用於繪畫中的人物,也適用於欣賞繪畫的參與者。

在小組討論之後,參與者還將繼續進行手工製作練習,例如為日漸疏遠的親人設計卡片、製作粘土線圈罐等。湯姆森告訴斯莫,這部分課程並不強調藝術技巧的使用,而是鼓勵參與者“停下腳步,放慢呼吸”。“人們總是步履匆匆,”湯姆森補充道,“特別是當你揹負沉重的麻煩時,比如藥物濫用。”

之後,“希望的藝術”課程內容將會進行一些調整。例如,在參與者對一幅描繪花朵的作品表示讚美之後,湯姆森同意在之後的課程中嘗試加入對靜物畫的欣賞。一位參與者提醒大家注意畫面中寧靜的場景與他們充滿不確定性的生活是如何形成對比的, “我們生活從未平靜”,這名參與者說道。

翻譯自史密森尼學會官網

原文題目:How a New Hampshire Museum Is Using Art to Reach Families Affected by the Opioid Crisi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