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尾蒜?無苔蒜?大蒜的二次生長?這種情況怎麼回事?

近幾年大蒜產區,不同程度出現“馬尾蒜”、無苔蒜的現象,造成蒜薹減產、商品質量下降,蒜農收入減少。

馬尾蒜?無苔蒜?大蒜的二次生長?這種情況怎麼回事?

從大蒜生長髮育過程來看,大蒜的蒜瓣是由莖盤上所生側芽的葉鞘膨大發育而成。到了發育後期蒜瓣中的最外層葉鞘乾癟成為“保護葉”即蒜皮,中間一層加厚成為貯藏葉即蒜瓣,在貯藏葉的中部稱“發芽葉”。在正常的情況下,大蒜鱗莖形成以後,外葉乾枯,在高溫日照的條件下進入休眠。而出現馬尾蒜的大蒜植株,側芽在形成蒜瓣的過程中,不經休眠,頂芽萌發生長出許多細長的叢生葉,狀如馬尾,故群眾叫“馬尾蒜”,有的叫“松毛蒜”,“吐絲蒜”、“吐須蒜”、“花蒜”、“分蒜”,“開花蒜”、“張瓣蒜”等。馬尾蒜也叫“二次生長”。出現“馬尾”的大蒜,蒜薹抽得晚而短,有的不抽苔,成為無苔蒜。分叉的馬尾蒜到後期也能抽生蒜薹,稱為“二次抽苔”,雖然數量多,但都很細,商品價值不大。這些二次抽苔的大蒜,基部也能形成蒜頭,但多為畸形的多瓣蒜,商品率低。

馬尾蒜?無苔蒜?大蒜的二次生長?這種情況怎麼回事?

大蒜產生馬尾蒜的原因,根據十多年的調查、研究、分析,與以下因素有關。

1.與播種期的關係

早播是產生馬尾蒜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為秋播過早,初期營養生長過旺,在越冬前遇到低溫,通過春化再次萌發。

2.與品種的關係

在同一播期內,不同品種之間馬尾蒜的發生率也有明顯的差異。

3.肥料

氮肥施的過多,營養生長過旺,長成粗脖子蒜,群眾稱“棕苞蒜”,容易出現“花蒜”。

4.氣候條件

秋冬季雨水多,日照不足,溫度忽高忽低,也是產生馬尾蒜的原因之一。

5.病害

大蒜葉枯病和紫斑病發病輕重,苗期葉片生長抑制,群眾稱為“壓著”,通過藥劑防治,追肥促進了生長,馬尾蒜的發生率也高。

要防止或減少馬尾蒜的發生,必須採取綜合農業技術措施。如適時播種,不要盲目搶早,選擇適宜的品種,協調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關係等。

今年我們大蒜全程高產持續跟進,為了更好的探尋作物高產秘籍,讓蒜農有個好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