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最著名白痴皇帝,卻比大多數正常人善良,最後死在了吃上

兩晉南北朝人物誌(五)-司馬衷

有關司馬衷,很多人都知道有關他的兩個動人的傳說:

1、一天,皇帝聽見有蛤蟆叫,就問手下人:“這蛤蟆,是叫給官家聽的啊,還是叫給私家聽的啊?”手下人一臉懵逼,也只能硬著頭皮回答他:“在官家的池塘裡叫的蛤蟆,就是叫給官家聽;在私家的池塘叫,就是叫給私家聽。”皇帝聽了,特別高興。

他是最著名白痴皇帝,卻比大多數正常人善良,最後死在了吃上

2、有一年,國家鬧災荒,大臣把災情彙報給了皇帝,請求他開倉放糧。皇帝非常納悶:“老百姓沒有飯吃?為啥不吃肉粥呢?”因此留下了千古“絕唱”——“何不食肉糜?”

他是最著名白痴皇帝,卻比大多數正常人善良,最後死在了吃上

因此,在很多人眼中(不論是當時人還是後世人),這位皇帝都是個智障、廢物。他就是個傀儡,以至於後人對於他,基本上只有一個印象——低能兒。

是不是低能兒呢?大約確實是。雖然沒有證據顯示,司馬衷之母和司馬炎是近親結婚;司馬衷的生產過程也沒得到記錄,不知道是不是腦子被助產士給擰壞了;但是就現代醫學來看,這位皇帝,估計很有可能是唐氏綜合徵,即21-三體綜合徵患者。

他是最著名白痴皇帝,卻比大多數正常人善良,最後死在了吃上

對於任何一個家庭來說,有這樣一個兒子,而且還是長子,都是巨大的不幸;但是對於皇家來說,卻未必如此,尤其是司馬炎他家,因為他有好多兒子。

如果司馬衷是庶長子,那他的人生應該非常美好——儘管智力發育不全,但是好歹也是龍種,他大可以去自己的封國安享天年,做一個快樂的傻帽兒。

但是,他卻是實際上的嫡長子(嫡長子早薨)。而且因為各種原因,他被立為了皇儲。

這下子好了,多子多福的司馬炎家倒是沒什麼,但是這個低能兒卻給國家帶來了巨大的厄運。家門不幸沒了,國門不幸開始了。

他是最著名白痴皇帝,卻比大多數正常人善良,最後死在了吃上

這你能說是司馬衷的錯嗎?不能吧,你不可能對一個智力低下的人苛責什麼。就連對晉朝皇室頗為嚴厲的唐朝史官,在修《晉書》的時候也不得不承認:“豈明神喪其精魄,武皇不知其子也!”認為司馬衷在位期間,晉朝的亂象根子在司馬炎那裡,基本沒司馬衷什麼事。

而且,司馬衷雖然智商很低,但是他情商不算低,甚至可以說,他是一個好人,是他那個智商水平下,真真正正的好人。

他是最著名白痴皇帝,卻比大多數正常人善良,最後死在了吃上

《晉書-惠帝紀》裡,記載司馬衷流淚的場景,共有三處:

六軍敗績於蕩陰,矢及乘輿,百官分散,侍中嵇紹死之。帝傷頰,中三矢,亡六璽。……穎帥群官迎謁道左。帝下輿涕泣。

至溫,將謁陵,帝喪履,納從者之履,下拜流涕,左右皆歔欷。

六月丙辰朔,至自長安,升舊殿,哀感流涕。

這三次流淚,都是發生在賈南風死後,八王之亂禍起的日子裡。

賈南風弄死了太子,自己馬上就被太子的老師趙王司馬倫給逼死了。而她的死,也意味著司馬衷的好日子正式到了頭。之前她再混賬、再不是玩意、再給司馬衷戴綠帽子,起碼司馬衷還能安靜地當一個橡皮圖章。而在她死以後,最後一個能給司馬衷安寧的人也沒有了,哪怕那份安寧只是虛假的安寧。

他是最著名白痴皇帝,卻比大多數正常人善良,最後死在了吃上

從那以後,司馬衷就一直顛沛流離:先是被廢后尊為太上皇,又被接出來繼續做傀儡,再在各種混戰中兜兜轉轉,從洛陽飄到長安,再從長安飄回洛陽……這一路的顛簸,司馬衷都沒有哭,只有在嵇紹被害、拜謁曾祖父司馬炎陵墓和太廟的時候,他放聲痛哭。

在這裡要重點介紹一下嵇紹,他是嵇康的兒子。嵇康大家應該都不陌生,著名的竹林七賢之一,最後被司馬昭殺掉了。而他的兒子,卻依然忠心耿耿地為殺父仇人的孫子服務,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他是最著名白痴皇帝,卻比大多數正常人善良,最後死在了吃上

而在亂兵把刀架在嵇紹的脖子上的時候,一向沉默不語的司馬衷突然開口了:“嵇侍中是忠臣,不要害他呀!”

亂兵冷笑:“我們接到的命令是勿傷陛下,其他人格殺勿論!”說罷手起刀落,嵇紹的血也濺到了司馬衷的衣服上。

司馬衷當時沒有表態,而當他轉危為安的時候,他卻悲從中來,放聲大哭。當別人要為他把身上的血跡洗掉的時候,這個低能兒皇帝哭著喊出了也許是他這輩子說過的最偉大的一句話:“這是嵇侍中的血啊!不要動它!”

嵇康父子如果泉下有知,也許能瞑目了吧。至少,讀史讀到此處,筆者的眼眶已經有些溼潤了。

他是最著名白痴皇帝,卻比大多數正常人善良,最後死在了吃上

對身邊嵇紹如此仁厚的司馬衷,對百姓也絕非殘忍。很多人都把那句“何不食肉糜”視作是中國古代帝王魚肉人民的罪證之一,殊不知,這位智障皇帝,卻下過數次賜予孤寡、年高者財帛、糧食的命令,而這些命令,都是在剛剛遭遇兵亂時候下發的!

司馬衷確實是一個低能兒,這一點是沒辦法的事情,但這不等於他是壞人。實際上,在司馬家族的那些四肢健全、大腦起碼不糊塗的司馬玩意兒們秀著各種人類認知的下限的時候,司馬衷,這個所有人眼中的智障,卻透過史官為數不多的記載,放出了人性殘存的光輝。

而這個八王之亂中司馬家族為數不多的好人,終究也沒能迎來善終。八王之亂進入尾聲後,他這個傀儡也被人棄之若敝履,以一塊毒肉餅結束了他的生命。

他是最著名白痴皇帝,卻比大多數正常人善良,最後死在了吃上

司馬衷的死,意味著晉朝從混亂進入了徹底的失序。在他死前,巴蜀的李特和代地的劉淵就接連脫離晉朝自立為君。而八王之亂這七年(300-307年),史書上通篇記載的都是“大水、大旱、蝗災”等天災,再加上人禍,無論是漢人還是胡人,都快是活不下去了。

實際上,早在八王之亂前三年,胡人就已經開始騷動,並且殺害了一位漢人的名將。他就是周處。而他的死未能引發晉朝對異族勢力的重視,使得五胡亂華終究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那麼,周處又有什麼故事呢?他又是怎麼戰死的呢?那就是下一回我們需要聊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