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實行3+1+2省市的高中是否全部都能開齊12個組合的課程?

高考改革第一線


新高考之後,由於排列組合的次數增多,實際上有一種很簡單的解決辦法,那就是老師不動學生動。全面實行"走班制",這個在大學課程選擇裡面其實早就實現了。

具體的就是,比方說老師上課的時候他在一個教室裡面固定,那麼選了這門課的學生就到她的課堂上去,這樣可以最大效率的發揮老師的作用。而避免重複的勞動。

(關注高考新政策,我是高考志願填報諮詢郭老師)



高考諮詢郭青松老師


這是沒事找事幹,總有一天把國家搞亂,歷史上清朝取消了科舉考試製度,後來結果怎樣,大家都知道的,我們的幾項改革成功了麼?,醫改,醫患矛盾不斷,藥費高,看病難,假藥等等。養老金改革,也是讓全國職工失望,教改,讓畢業找不到工作,基層工作沒人幹,技術工人缺失。總之一群無能磚家亂搞一通。


手機用戶94664029627


其實高考只需要在傳統大文大理基礎上,把物理調為必考150,把英語改為選考加分,並引入數學物理計算機這個組合就是最佳方案了!!!

高考最佳方案:

初高中全科教育。高考除翻譯和藝術體育專業外,語文數學物理必考150,然後生化、計算機、政史哲地三選一,英語自由選擇僅對成績前10%的人給予最高20分的加分。統招按對口專業和三組合規劃比例錄取!

這樣通過初高中全科教育,和物理高考必考,就從根本上實現了文理不分科。這才是文理不分科的真正內涵!

原理:從科目的角度看,我們需要的人才,就是接受過初高中全科教育,有較強的溝通能力(語文)邏輯思維(數學)和科學素養(物理),又在專業領域和專業交叉領域(如計算機、生化、政史哲地)有較強技能的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成長為大師,才能擔當重任。

新改問題太多,3+3最垃圾,3+1+2好一丟丟,3+2+1又好一點點,但是都不是最佳方案,高考為什麼一定要湊齊不相干不可比不科學不合理不公平的3門課程呢?

十年物理、五年化學、三年生物、兩年地理啊,政治歷史看看新聞聯播三國演義覺悟就上來了,老了都能讀史記。而這些文理科目分值居然是一樣的?用腳趾頭想都不合理。

再說比例賦分制問題,理科科目優中選優無可厚非,可以賦分。文科科目,答題和評卷主觀性太大,不差就是好,要按原始分等級制或及格制,不能按比例賦分啊。。。


火狐520


封建帝王治國的才略沒得說,但新時代,更應樹立民主平等思想,奴化教育不利國家前途!湖南某市一名因貪腐判刑期滿的雷副市長,回家後,其它捧為神明,並得到曾經朋友關照!這就是奴化教育的後果。故帝王劇該休了!!!!


南人988


一屆學生規模超過3000的高級中學可能會開齊12中組合,規模中等的高中可以開出多數組合,小規模高中只能開出少量組合


寶寶忘光了


誰也不能!各個高中只能以不變應萬變!同識教育!所有的課程都開才行!否則,必然會導致學生受限!


京都老客41118


我們小學校開不齊,我們學校學生差,有些專業根本沒人選。


鄉村小路2


普法 ——自清極重要 從這方面開始做吧:究竟誰在搞無底線的比拼,助推劇場效應亂序原因之一——只拿考試分數當做又懶又滑單一滯後的評價管理的遮羞布。 ……(建議各省)小學到高中公開公示“真正的課程設置課時設置與公眾”。 學生開始上課和下課時間體育活動時間真正課程表的校本課程的落實公開公示於公眾。——對於未來成年人,不欺不昧,不矇蔽的教育太珍貴了。


用戶3279740568076


改革文件剛剛公佈,具體方案各高中都在醞釀之中。據我瞭解,人數多的高中,尤其是一流名校,考慮的都是自助餐,學生可以任意選擇組合; 而人數較少的高中,學校考慮的都是推出幾個固定套餐。


唐老師聊藝考


哪有啊,都是被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