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證明了量子超光速超距離結論的?有誰能夠簡單說明一下嗎?

塵外12


問的就有問題:

(1)量子只是一個概念,表示物理量的最小單位,沒有快慢之說。

(2)常說的量子現象中作用時間超光速的是指量子糾纏。

(3)量子糾纏的超距作用是愛因斯坦和俄羅斯的另外兩位科學家在ERP佯謬中提出的,他們提出的原因是他們認為量子糾纏現象違背了相對論裡相互作用不可能超光速的結論,反對以伯恩為首的哥本啥根學派對量子力學物理意義的詮釋。

順便多說一句,量子糾纏是量子通信的基本原理,正是由於這個原因,科大潘建偉課題組的量子通信才會有這麼多爭議。量子通信是一種超距作用,瞬間發生,無距離和時間限制,而潘需要激光光波做載體,本質上屬於弱光光通信,但是他們愣是掛羊頭賣狗肉,對外宣稱什麼量子計算機,量子通信……騙取國家經費。但是他們研究的內容也的確對自然科學的研究是有意義的,只是撒了個彌天大謊而已。


它鄉月明


實是求事的說,在中國科學界,物理學的理論基礎其實就是一些舶來品。他們從來就沒有對理論成立的條件,根源以及適用範疇有過認真與獨立的思考。結果是一種理念被一些自以為是的一幫人,弄得不倫不類,自欺欺人不說,還帶偏了一些不明真像的吃瓜群眾。

所謂的量子糾纏的超距感應,並未成為一種確定無疑的自然法則,即便是在某種特定情形下成立,那也是有前提與條件,而事實是,為了為所謂的量子通訊自圓其說,那幫人杜撰了一個莫須有的量子糾纏學說,以此來為其那一大套歪理邪說做理論註釋。

應該說,現代的物理學理論存在許多問題,也正因為此,許多的謊言才能得以繼續。但是謊言畢竟是謊言,假以時日,終究會被揭穿的。


明學23


個人大概的理解是這樣的:製造兩個糾纏光子,當測量一個光子的偏振,另一個光子的偏振就確定了。

但是這可能有兩種解釋,一種是愛因斯坦的解釋,認為有一種未發現的作用(隱變量),讓兩個光子狀態同步;而另一種解釋是量子力學是非定域的,兩光子之間狀態同步是不需要時間的(超光速)。當時愛因斯坦是以佯謬的方式質疑後者的,因為當時物理學認為沒有什麼相互作用的速度能超過光速。

然而後來真的有人做實驗了,實驗發現:在兩個光子跑出一定距離的時候進行測量,兩者的狀態同步時間比光速傳播的時間還要短,也就是說非定域性解釋更符合事實。

然後科學家又用多種糾纏粒子做實驗,並不斷延長兩個粒子之間的距離來擴展非定域性的驗證範圍,比如在衛星和地面之間做實驗,其結果都支持非定域性的結論。

因此雖然不能說在宇宙尺度內非定域性都成立,至少在幾千公里內兩個光子的狀態同步是不受限於光速的。這個非定域性的驗證範圍隨著實驗技術的進步正不斷被刷新。

當然未來也可能在某個距離上會發現非定域性不成立了,那就會產生一系列新理論。但是目前在量子力學的方程裡,沒有對於兩個粒子之間糾纏距離的限制。

以上個人理解,用語不一定規範,理解不一定正確。民間有科學家,但肯定不是民科的行事風格。一切對量子理論的質疑,首先要從實驗現象出發,先弄清楚前人做過了什麼。


味冷


量子力學是謬論,謬論體現在哪裡?

謬論1.

量子。主觀地,硬性地,把物理量分割為不可再分割的、完全相同(注意:完全相同)的最小單位,稱之為“量子”。

把近似接近的整體視為1份,把“1”作為度量客觀世界的基本尺度,是原始人就有的想法,是主觀行為,是數學思想,而不是物理思想。物質不存在相同的份。“份”是主觀定義的,主觀劃分的。

每個電子的質量都絕對相同嗎?把100克的物質視為1份,能找到絕對等於100克的那1份物質嗎?10個雞蛋,質量或者體積完全相同嗎?

光量子的能量E=hv,頻率相同的光子能量相同。可是,普朗克常數本身是個無限不循環的無理數,即使光子頻率相同,也不存在能量完全相同的光量子,何況頻率完全相同的光子也不存在。能量完全相同的量子根本不存在。

相同只存在於數學表達式中,物理世界裡不存在。不能把物理世界真的看成由相同“份”組成的。

謬論2.

量子糾纏。物質的運動狀態是無序、連續變化的。僅僅對位移進行無窮無盡次的求導,就得到無窮無盡個狀態量。不存在無窮無盡個狀態量都對應相同或對等的個體。

量子大神所說的確定性的糾纏量子製備方法根本不存在。能級的能量值不可能是唯一值,而是個範圍。比如不是100,而可能是99.999999~100.0000001。既然能量值不唯一,那麼高能級A與中間能級B的能量差,不絕對等於中間能級B與低能級C的能量差。

電子從能級A躍遷到能級B發出的光子M,與從能級B躍遷到能級C發出的光子N,波長就不可能相同,它們還是一對糾纏光子嗎?

關係絕對相互對應的東西,只存在於數學表達式中,物理世界裡不存在。

世界上可以有無限相似或無限接近的個體,不存在完全相同或完全相等的個體。

既然,不存在量子糾纏,還存在基於量子糾纏的量子通信嗎?

謬論3.

量子疊加態。信息分為客觀信息和主觀信息。

客觀信息反映物質的客觀狀態。主觀信息是對物質狀態的主觀構造(期望,要求,想象,猜測),不一定與客觀信息一致。

確定貓死和貓活的信息是客觀信息,不確定貓是死是活的信息是主觀信息。客觀信息是確定的。主觀信息是不確定的。確定信息與確定信息運算才會有確定的結果。不確定信息參與的運算不會有確定的結果。

不確定的主觀狀態只存在於數學表達式中,物理世界裡不存在不確定的客觀狀態。

既然,疊加態是主觀信息,那麼還存在量子計算機嗎?

總結:

任何製備單光子、發射單光子、傳送單光子、接收單光子、存儲單光子、操縱單光子的所謂量子科技,都是騙局! 宇宙中,不存在糾纏量子,也不存在量子疊加態,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機都是騙局!

不存在建立在數學之上的物理世界。


長江1號船長


簡單的說量子力學所表達的是現實世界中微觀狀態的一種物理理論。而這理論所表達的現實現象如量子糾纏,量子坍塌,超距作用等也只能在現實中相對的認知。因為人的理只能是以相對而確立,存在,交流的。而糾纏,坍塌,超人的理會不被確認。這就是量子力學所表達的“微觀物理的神蹟現象”。超乎人理的所信不是人人都歸於神,還可以歸於真,這就是物理科學家的量子力學所講述的理論世界。若人要想實證這種微觀的量子世界,然它的世界卻又是不存在的。從人的宏觀世界現象中可得以啟示的理,總還是可以的。如老子與兒子,丈夫與妻子,這類稱謂關係的現實確立總是相互糾纏,而超光速的坍塌存在。而對於每一個個體的人而言,糾纏於自我而確立我是我存在的也恰恰是我的一份份意識不斷呈現。否則,我就植物人了。


秋石173407593


不好意思,這裡說的量子就是量子糾纏的簡述,大家應該明白。量子糾纏的結果作為一種現象,用來作為通信的私有密鑰,我基本認同可以拿來應用。但客觀世界作為存在的這種現象,有人能科普的解釋一下就好了!超弦理論,平行宇宙是猜想(或新理論待證明)它可以套用解釋這種超光速信息傳遞,和超距離(無距離限制)。但有數學或現象來支持這些猜想嗎?大神科普下!


塵外12


光是直接傳播距離,量子只是糾纏,而沒有速度可言,就好比有一根1光年長的杆子,光從杆子的起點A到終點B要一年的時間。

而量子的理解是,我們只要用手動一下杆子起點A,那麼終點B必須同時跟著動,反過來終點B扭動一圈,起點A也同時跟著扭動一圈,如果這根來傳遞信息的話,就比用光來傳遞信息強多了。

其實,這種所謂的超光速,與光的實際傳播是兩回事。光傳播了實際距離,而量子原地未動,並非真正的超光速。


魔怕78479829


"量子超光速”,應是個偽問題!它可能源自於所謂"量子糾纏”的概念;但此概念恰恰本應與量子力學無關!乃系某些"量子通信"論者對EPR論文的誤讀。所以,既不存在糾纏的量子,又何來"超光速"。說得乾脆點,這是由一個偽量子力學概念引伸出來的二級偽問題!


周林東832


誰也證明不了量子超光速距離的糾纏結論!因為它的量子糾纏徦設,從理論和實踐上都是說不通的。連它自己的"不確定性原理"也對不上號! 這是量子理論和實踐上的死穴! 因為任何單一的原子,都是有區別的,兩個原子可以同類,絕對不是同一的,只能相互區別,那怕區別小到微觀的極限、也是區別。否則"1"個原子、和另"1"個原子,質量、能量,都不能成立,而他自己的"不確定性原理"也失去了意義!比如一雙鞋子,左腳和右腳就是區別,永遠無法糾纏!


惠元22


物理都建立在狹義和廣義的相對論上,還有什麼比數據和數論更可確定呢?比如人類的生物電子是流動的激發的,與水的流動、激發也靠地——月之間的引力,也與晝夜的更替受光照的程度而改變季節、氣候或律動,所以曆法也有誤差,用原子校正也是大概率的,不能代表真實。什麼代表真實?看來猴年馬月也搞不懂,將時間放平,放長——心率也能看透,因為你終生不離電子脈動直至願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