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考改革解讀:“3+1+2”模式注重學生全面發展

普通高校招生統一考試科目改革是這次高考綜合改革的重點和難點。與現行方案相比,新方案高考模式在考試科目、分值、試卷、選科組合等方面存在一些變化。

新方案統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不分文理,使用全國卷;選擇性科目由學生根據高校選科要求,結合自身特長興趣,以及中學的辦學條件和特色,首先在物理和歷史中選擇1門,再從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中選擇2門,即“3+1+2”模式。語文、數學、外語3門科目,以及選擇性考試科目的考試時間安排在每年6月,考試成績當年有效。

“新方案高考總分值設置為750分。”省教育廳廳長葛道凱說,語文、數學、外語3門科目以每門150分計入總分,其中外語科目含聽力考試30分;選擇性考試科目每門均為100分,其中,物理、歷史科目以原始分計入總分,其餘科目以等級分計入總分。

考生確定選擇性考試科目時,先要在物理或歷史中選1門。高校在安排招生計劃和錄取時,將按照物理等科目類和歷史等科目類分開計劃、分開錄取。高校、普通高中和學科專家普遍認為,在高校人才培養中,物理是自然科學類專業的基礎性學科,歷史是人文社會科學類專業的基礎性學科。高中階段學習物理或歷史科目是大學階段學習自然科學類專業或人文社科類專業以及其他交叉學科專業的重要基礎。此外,我省各地普通高中辦學條件存在一定差異,將物理和歷史作為考生的首選科目,可以與現有師資、教學等條件有效銜接,引導不同地區、中學的學生合理選擇學習科目,為進入大學繼續深造奠定堅實的專業基礎。

學生從4門再選科目中選擇2門參加選擇性考試,理論上有12種組合,相比改革前的8種科目組合方式,增加了學生的選擇面。考生如何確定選擇性考試科目?“高校根據專業人才培養對學生學科專業基礎的要求以及學校自身辦學的需要,設置選擇性考試科目要求。”省教育考試院院長林偉說,學生根據自身興趣特長、高校選科要求及所在高中辦學條件、特色優勢等進行選科。下一步,根據教育部統一部署,我省將彙總所有在江蘇招生高校的具體選科要求,並在學生選科前公佈。

考生們比較關心的是,為什麼物理和歷史按原始成績計入高考總分,而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再選科目的考試成績採用等級分計入高考總分?選考物理等科目類和選考歷史等科目類的考生將分開計劃、分開錄取,因此,選擇物理(或歷史)的考生使用同一物理(或歷史)試卷,考試群體相同,成績具有可比性,可以使用原始分計入考生總分。林偉說,4門再選科目的原始分之間不具備可比性和可加性,無法直接以原始分計入高考總分。因此,將不同再選科目原始分按照統一規則轉換,形成等級分,較好地解決了不同再選科目成績之間可比性和可加性的問題,“第三批高考綜合改革省市使用相同的分數轉換辦法。”

具體來看,等級分是按統一規則,由原始分進行等級劃定後,再由等級轉換而來的分數。對於某一再選科目,考生該科目的合格性考試成績達到合格後,轉換時賦分起點為30分,滿分為100分。第一步,按照考生原始分從高到低劃定A、B、C、D、E共五個等級,各等級人數所佔比例分別約為15%、35%、35%、13%和2%,從而將考生的原始分轉換成等級。第二步,將A至E五個等級內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轉換法則,分別對應轉換到100-86、85-71、70-56、55-41和40-30五個分數段,從而將考生的等級轉換成等級分。

“3+1+2”模式與傳統的文理分科有何不同?有關專家指出, “3+1+2”模式既體現了物理、歷史學科的基礎性作用,突出了高校不同學科專業選才的要求,也更加註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此外增大了考生的選擇面,考生選擇物理後,仍可以選擇思想政治、地理,選擇歷史後,也可以選擇化學、生物。學生參加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考試時不分文理,而傳統文理分科的語文、數學考試科目,試卷的內容是有區分的。(新華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