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錢存在理財公司,取不出來怎麼辦?

漢東三把手育良


前些年是互聯網金融風口,不少VC/PE紛紛在互聯網金融領域排兵佈陣,風口上豬都能起飛,稍加包裝就能迷惑眾多投資人。

一些不法分子看到謀利機會,也學著做起理財平臺,可笑的是連任何資產端都沒有就敢上線理財APP,非常明顯的騙局,但其打著超高利息的旗號,還是吸引很多貪高息的人,騙局終究是騙局,總有圓不下去的一天。

去年號稱4大高返的平臺先後倒下,能參與高返的人很少有傻子,都認為自己不會接到最後一棒,在自己無數次的自我麻痺之下失去原有的警覺,甚至遇到一些負面輿情會主動幫助平臺開脫。為什麼幫平臺開脫呢?不說全部是,大部分是因為自己還沒下車吧,自己下車之後車倒了,夠吹一波。

錢存在這樣的理財公司,取不出來怎麼辦呢?

真沒啥好辦法,這樣的理財公司根本就不合法,P2P是把出借人的資金通過平臺借給借款人,而沒有資產端的理財公司就是個資金池,資金去向不明。如果不能證明自己是被騙的,那就是參與者,參與這種騙局,基本只能自負盈虧了。

如果說平臺業務乾淨合規,去年7月和今年3月兩次大的行業問題導致流動性特別差,而之前產品設計的退出邏輯是通過轉讓實現的,那只有安心流動性恢復或者借款人還款了,不放心的話也可以試著折價轉讓。

總之這次之後,再做任何理財,下決定前要考慮一下有可能出現的結果,自己是否能夠承受最差的情況出現,做最壞的打算,理財要謹慎了,不能輕信他人!


財來不會晚


看你所投資的這家公司是否合規合法,現在騙子不要太多。不合法合規是可以去報案的。如果合法合規,就要看你所投資的產品是什麼了,合同條款上都會有這些風險提示和規則的,有些產品是定期類的需要到期才能取出等等。最好去問清楚這是怎麼回事,然後才來諮詢,你給的信息太少,這個就不好分析了。比如:這家公司是什麼類型的公司,資金具體投向是哪裡(股市、基金等),理財產品是什麼,是線上的還是線下理財公司等等。


大佛聊理財


就當交智商稅了。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