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小米公司的前景如何看待?

獅子翻身657


如果不改變定位與戰略規劃,小米的前景十分不看好。

理由有三:

一,資本約束

小米於2018年已經在香港上市,香港是國際有名的金融市場,上市公司就有上市的苦惱,即良好的營收與淨利,以及持續的業績增長能力,否則只能被投資者拋棄。

由於有了業績壓力,而業績主要來自於小米及紅米手機,小米的戰略會變得畏首畏尾,必然不敢在手機上進行大膽的創新,每年的新款旗艦手機都承載著業績的需求,過於大膽的創新可能不被市場認可而帶來失敗的風險。

不僅無法實現既定的出貨量與營收,更嚴重的還會造成大量的庫存積壓,破壞小米本就不充裕的現金流。

於是,我們看到今年發佈的米9,其創新程度甚至還不如前一代產品,而官方至今也沒公佈米9的上市後的出貨量,這與小米以往在營銷上的做法完全相左。

二,渠道無法下沉

剛剛過去的一季度裡,手機銷售top榜中小米已經落後於華為和OV,華為自不必說,有產品、會營銷。無論網絡中對OV的評價多麼不堪,小米對戰OV都有一種且戰且退的感覺。

究其原因,就是渠道成了小米的痛楚,OV的渠道已經下沉到鄉鎮一級,依靠龐大的線下網絡,OV真的可以不正眼看小米一眼。

小米的定價決定了無法發展過多的線下渠道,因為線下渠道成本高,經銷商沒有利潤支撐是不可能賣力推銷的。

如果小米借鑑蘋果逐代加價的模式也走不通,畢竟小米是以網絡起家,有著大量一二線年輕消費者,這是小米的基本盤。如果小米逐代加價,勢必會得罪這部分基本盤,甚至動搖基本盤。因此,小米每年的旗艦機定價都十分謹慎,沒有足夠的利益誘惑,線下渠道的經銷商們怎麼可能給小米打工呢。

當然,小米早就意識到這個問題了,上市以後,略微有錢了,開始大力發展自營的小米之家,開店速度明顯加快了。只是通過這種自營的模式太花錢了,店面、裝修、人力、管理、稅務等等都不是省錢的活,不管咋說,至少比啥也不做強。

三,終端市場飽和,產品瓶頸無法突破

智能手機市場這兩年已經顯現出飽和態勢,意味著純粹的增量沒有了,大家都在拼存量。而且智能手機整體出現了產品瓶頸,從外觀到功能都已經大同小異了。

小米既解決不了市場飽和的問題,也沒有能力打破行業瓶頸,只能是向海外擴張市場。

可是小米沒有擅長海外營銷的團隊,產品也不似華為有自身的核心優勢。

去年很高調的宣傳了一波進軍英國,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進駐英國到現在這麼久了也沒有啥像樣的數據吹一吹,以小米的營銷風格推測,大概是在英國混的不咋好。

英國是歐洲的中心之一,此地打不出名氣,整個歐洲也就是這樣了。

進軍東南亞還算有些成績,可是拉不動整個小米的營收。

所以,以小米現有的戰略而言,其前景遠遜於華為和OV,小編預計在明年,我們應該能看到小米的戰略將會再次調整。


言值君


對於小米的前景個人是不樂觀,小米目前瓶頸明顯,未來能否突破很難說。小米目前的業務其實只要就是三塊,手機業務,互聯網業務以及智能家居生態這塊。我們一個個來看。

手機業務:國內整個手機市場基本完成了市場整合,現在基本就是ov系、華為系,外加小米,如果算上海外品牌那就是再加蘋果。這個我們可以講他們算作第一陣營,而在這個陣營中小米已經掉隊,按照Q1國內的銷量算,小米都排不進前5,可見差距在不斷的拉大。

在第一陣營中,小米是唯一一家沒有高端定位產品的廠商,以性價比著稱的小米雖然靠性價比賺了第一桶金,但也成了其未來發展的短板,不夠齊全的產品線讓其丟失了部分市場,同時性價比標籤的存在也限制了其往上走高端的產品,否則也就可能讓用戶流失。

此外,小米在技術研發上的投入明顯不夠,在創新上落後於競爭對手,這也就導致了其產品缺少讓人眼前一亮的新科技,現今的用戶早已不再只看配置堆積了。

互聯網業務:小米之前一直聲稱自己是互聯網公司,所以互聯網是其主營業務,也是利潤的主要來源,從目前的實際營收來看也的確如此。但是,小米所謂的互聯網業務其實無非就是系統中的各種廣告、互聯網金融以及手遊分發等內容。而這些其實是有天花板的,系統廣告就不多說了,小米的設備就沒哪個沒廣告的,手機、電視等,很多人看著討厭,所以這塊沒法無限制的添加廣告。手遊渠道分發這塊的錢也不好賺,競爭壓力是實實在在的,除了傳統的應用市場(應用寶、360、百度、阿里系等)外,還有類似華為這些手機廠商內置的手機市場,都會搶奪份額。尤其是隨著小米手機份額的下降,還會連帶影響這塊的業務。因此這塊也會有天花板。

智能家居生態:這塊其實個人早先挺看好,小米佈局也挺早,但是這2年的發展感覺並不如意。面臨華為已構建底層平臺為目標的強有力競爭。從以往的經歷看做設備的始終還是幹不過做平臺做底層生態的,最終設備只能給人家做嫁衣。這隻能說這是企業老闆的格局決定的,眼光不夠高,格局不夠大,只在乎於或者追求眼前的收益,而不是更長遠的戰略目標。

總結:從雷軍這些年的經歷來看,其在遇到強大發展阻力時會看清當前形式而迅速做出調整,比如賣掉了卓越網,放棄米聊,芯片業務轉向等等,這種識時務為俊傑的操作方式看似有利當前,但就長遠來看就很難說了。卓越如果能堅持或許就不是亞馬遜中國,而可能是中國的亞馬遜,米聊堅持下來或許能在細分領域拿下自己的天地,芯片就更不用說,多年努力後也許能成麒麟第二。

但是以上這些在現在均不可能了。因此在小米今年非常困難的情況下,未來他的前景一定也不容樂觀。國內市場或許徹底丟失,全球市場或許能取得一定成績,繼續保持第二正營首位,但又能持續多久呢?


羅氏蟲社


只能說,要看小米如何定位自己,以及未來留給小米的時間夠不夠。

先說定位問題。

其實小米的定位很模糊,你很難說得清它到底是互聯網公司,還是一家科技企業。

從手機及智能周邊產品來說,小米天然帶有科技企業的屬性,比如像蘋果,像三星,像華為以及諾基亞,這都是有許多硬件研發製造能力的科技企業。

但很顯然,小米並非典型的科技企業,因為科技企業也有不少的重資產,它們在很大程度上也屬於“實業”,屬於製造業頂端的那一部分。

但小米並非如此,科技更像是小米的“衣服”,小米所做的只是搭配的更好看,但衣物的發明、設計與製造跟小米並無很大關係。這就造成很多衣服小米可以穿,其他同行業都能穿。

這就是小米在“科技”這一行業中的尷尬局面,沒有自己核心的硬件產研能力,沒有這一類可以作為風險來臨時避險的重資產。

最重要的是缺乏對硬件研發領域最前沿技術的敏感性,這些都勢必會影響小米在做技術決策上的準確性。

相比“科技”,小米“互聯網”的標籤似乎更廣為人知。小米的出生依靠網絡的力量,小米的營銷甚至成為互聯網營銷的經典案例,甚至於後來的智能生態圈的建立,小米美學的建立,品牌傳播等等,幾乎跟其他互聯網公司別無二致。

但從這個角度來說,小米更應該像是國內如阿里巴巴、騰訊,國外如Facebook、Amazon一樣,但我們也知道,小米並未成為真正的互聯網公司,它的軟件和服務受限於硬件傳播,當初米聊的失敗有一部分原因也要歸咎於這種定位上的模糊——小米手機根深蒂固,如同騰訊搞社交一樣。這種定位所造成的大眾認知同樣根深蒂固。

所以小米即便藉助互聯網手段實現了自己企業的發展和擴張,但它無法抹掉自己科技企業的本質。

但好像小米這些年來並沒有多大改變,科技研發投入依然不多,產品依然是配置高端,但它的競爭對手們要麼產品配置一般價格卻能賣上去銷量還穩超小米(OPPO、Vivo),要麼一樣的頂配價格卻能賣上去(華為)。

小米肯定反思過,但我們卻幾乎沒看到這類反思對小米的銷量和未來發展有何正向作用。

再說說第二點,時間問題。

5G議論過一段時間後熱度似乎降了下去,對於老百姓而言,5G是個依然遙遠的話題,但對於手機制造企業,再說大一點,對科技企業來說,5G是一個再怎麼誇大其詞都不為過的新時代。

那麼如何安然地到達新時代?這是絕大多數企業都需要思考的問題。但相信更多有野心的企業會想到一個很切實際的更關鍵的問題:如何把握住這次機遇,成為新時代科技行業的領先者?

其實我們國內的科技企業相比國外同行,尤其是美國、德國、日本甚至韓國,有一個問題一直都存在著,那就是缺乏底蘊。

底蘊不僅僅是技術積累,還有管理經驗上的積累,更先進的管理經驗就意味著更高效,產出率更高,對於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能提供的助力也就越多。

我們能夠對抗這種劣勢的唯一出路就是技術突破。

我覺得任正非的憂患意識就是基於這樣的事實之上,一箇中國科技企業如何能夠在歐美髮達國家那些存活百年或者體量覆蓋全球的巨型企業的環伺下生存下去,這是一個非常嚴峻且現實的境況。

這不僅僅對華為一家企業如此,對所有中國科技企業都是如此。

其實聯想的柳也算較早意識到這個局面的人,他選擇的路與任正非不一樣,但同樣使聯想不再受這一境況的困擾。

OV在技術研發上同樣後來者居上,超越小米,其技術對於提升OV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和知名度也提供了幫助。

然而小米在技術本身鮮少有所突破,對於市場拓展和互聯網營銷倒還是做的不錯。但怎麼說呢?

路走錯了,走的再快也沒用。

我們不知道市場的拐點時刻會發生在哪一刻,但我想還是那句中國的老話,“千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

留給小米的時間真的不多,不管是手機研發,還是智能生態產品研發,更希望小米不是在外觀上以及細節上做修改,而是能夠向著更基礎的領域發展,打好地基,為即將到來的大潮做好準備。

以上。


好人長安君


小米是中國本土成長起來的企業,雷軍是中國最早在軟件領域成長起來的企業家,小米在雷軍的帶領下,一出世就打破了國產機充話費送手機的局面,承認不承認,小米都推動了中國手機也的大發展,對於國家來說也是一個新的經濟模式,簡單的用民粹主義來對待一個這樣的好公司很不理智,試圖挑起這種輿論的其心很險惡。再說華為,如果把小米和華為單純的推向對立,雙方鬥爭得非常厲害,對社會來說是損失,對企業雙方也是損害,到最後得利的又是外國公司。如果鬥得太厲害,又把被人詬病的民族劣根性展現出來,中國企業的大亂鬥,這是大家很不願意看到的。再說了,若果華為單向的在國內引導這種輿論,對他來說不利於走向世界。還是一樣兩個企業都發展壯大,世界手機市場足夠大,容得下兩家中國公司。


旅行詩人安1安


面對全球智能手機下滑局面是不爭的事實,對於任何手機廠商來說都要尋找新的增長點,僅智能手機來說,對小米異常艱難。在資本市場的走勢可以看出投資者對小米未來有點擔憂,小米早已跌破發行價,相比最高位下跌47.65%,在資本市場的走勢令人惋惜。

另外,各種調研機構對智能手機出貨量滿天,對於小米與蘋果出貨量調研機構數據顯示呈現下滑態勢,值得一提的是小米在5月2日晚間發佈公告稱:注意到部分調研機構關於對小米2019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的預測數據有誤,顯失公允,與實際情況相去甚遠。未免投資者遭受誤導,小米特此公開,根據賬目管理,2019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超過2750萬臺。需要指出的是5月2日小米股價下跌3.33%。


小米的未來在AIoT,多年前就積極探索智能家居行業,並取得良好成績,來自IoT與生活消費業務規模呈現出成倍增長,四年間營收規模增長逾9倍,2018年IoT與生活消費營收規模高達438億元,並結合IDC給出的數據顯示,小米在中國智能家居市場份額第一,領先華為等競爭者,這份成績單讓人驚歎。


此外,在面對日益下滑的智能手機,蘋果在今年也積極調轉方向,向以訂閱、支付等為核心的服務業務轉型。蘋果的未來將會變得越來越軟,擺脫高度依賴iPhone,最新季一度來自iPhone收入佔比大幅下降至53%,而服務業務則不斷上升,最新季報服務營收為114.5億美元,佔總收入至19.8%。引導智能手機廠商邁向軟件服務重大轉型,為行業樹立風向標。


楊劍勇


小米這個公司以後會活的很滋潤。因為有美國乾爹為它撐腰,搞什麼研發?只要替乾爹在前面衝鋒陷陣,把其它搞研發的中國企業全部幹掉,以後,中國這塊大餡餅都是高通和小米的,想怎麼樣宰割就可以任意屠宰。性價比以後是不可能存在的。天上不會掉餡餅,現在你所享受的小米性價比,都是為以後的壟斷而拋出的誘餌。不服就走著瞧,因為高通和小米不可能是慈善家。希望我們自己的華為,早日強大起來,能夠抵禦和抗衡小米和高通。國家的命運一定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佛默177405506


眼光、眼光、眼光!!不行啊!!世界上沒有一家公司是靠“性價比”做到巔峰的!!


手機用戶63834008518


沒有核心科技談何前景?


oknygbtdc


好點支撐5年,差點2年崩潰,要防止套現跑路


用戶3014987147075


性價比不是最終出路,性價比表示手機利潤更低,用來研發的資金比不上別的廠商總有撐不下去的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