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巾幗公益服務隊 掀起一股小區文明風

近日,全國婦聯舉辦的新時代暖心故事網絡展播活動評比結果出爐,由中山選送的公益視頻片《以愛助共融——志願者衛彩萍》獲“優秀暖心故事”榮譽。7月18日,南方日報記者採訪了該片的主角——火炬開發區巾幗志願者衛彩萍。

2005年,退休後的衛彩萍離開南昌來到中山市火炬開發區定居。2006年,她帶領自己小區及周邊小區的巾幗志願者,組建起一支文藝表演隊——木蘭小分隊,為社區婦女兒童提供免費的舞蹈、戲曲等文藝活動教學,並組建文藝隊伍開展不定期的公益文藝表演,帶動一批熱心的巾幗文藝愛好者,致力於小區文藝建設。

“新中山”公益故事獲全國性榮譽

為展示全國1044萬註冊登記巾幗志願者和35萬支巾幗志願服務隊的良好面貌,去年12月至今年4月,全國婦聯宣傳部在各地組織開展新時代“巾幗志願者暖心故事”視頻網絡展播活動。活動啟動以來,全國婦聯共收到視頻作品402個,符合條件的335個作品參與了網絡展播,網民點贊總數272萬人次。

活動期間,中山市婦聯共精選、上報了8箇中山巾幗志願者暖心故事視頻。經網友、專家推評,中山港健康花城小區巾幗志願者衛彩萍的暖心故事在網絡投票中獲得了大量點贊,最終摘得“全國優秀暖心故事”殊榮。

採訪中,衛彩萍謙虛地表示:“比我更有愛心、更優秀的巾幗志願者大有人在,希望這個視頻可以達到宣傳義工精神的作用,讓大家都加入到志願者服務的行列裡去,為社會多作貢獻。”

她介紹,自己今年已經68歲,在中山已經居住十多年。2005年,衛彩萍的女兒畢業後來到中山工作,於是衛彩萍全家也來到了中山,定居在火炬開發區。一到中山,這個城市優美的環境、熱情的鄰居讓她倍感親切。

2006年,衛彩萍在火炬開發區首次組建了一支文藝表演隊——木蘭小分隊,這也是她參與公益志願活動的開始。在小區內,她免費為本小區及周邊小區的婦女兒童提供舞蹈、戲曲、體育項目等方面的教學,並組建文藝隊伍開展不定期的公益文藝表演。

“很多都是我自編自創的舞蹈,一般一兩天就可以大致完成一個舞蹈的編排。”衛彩萍說,後來,她搬家至火炬開發區健康花城小區,木蘭小分隊卻並沒有因為搬家而解散,反而越來越活躍,參與的公益表演越來越多。

作為國家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和中山市舞蹈家理事會理事,衛彩萍還在文藝教學中大力推廣環保理念,木蘭小分隊的演出道具、表演服等,大多都是自己和隊員們使用環保材料親自動手製作。多年來,小分隊配合市婦聯、區衛計局參加各種公益演出及活動,被評為先進文藝隊。

巾幗公益團隊帶動小區文明建設

採訪中,衛彩萍始終強調,開展社區公益文化活動,絕非一個人的力量能夠完成的,是巾幗志願者們組成的團隊始終堅定地走著這條公益路。她表示,是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讓大家越來越多地感受到做公益帶來的成就感,所有志願者收穫快樂的來源是:“不求回報地幫助他人”。

目前,由衛彩萍牽頭組織的文藝表演隊伍有兩支,分別是文化義工隊以及木蘭小分隊。文化義工隊的組織形式很靈活,成員不固定,社區內的日常文藝活動,居民只要有意願參加都可以報名參與。而木蘭小分隊則更加註重公益表演的定位,小分隊有固定的二十多位成員,早期組成人員大多是中年人。2013年後,木蘭小分隊則趨於年輕化,很多年輕人甚至是孩子也加入進來。如今隊伍裡,年齡最小的成員甚至只有14歲。

衛彩萍介紹,今年以來,木蘭小分隊已經開展五六場公益演出,而在往年,平均每個月都有2場公益演出。由於隊員大多要上班,現在開展公益演出的場次也比過去少了。

說起木蘭小分隊做公益的初衷,衛彩萍坦言:“全民健身有利於身心健康,大家也能在參與演出的活動中獲得快樂。現在團隊的所有成員都體會到了我們做這件事的意義。”

2012年,文化義工隊、木蘭小分隊協助小區健康花城成立愛心巾幗義工基金會,為失明兒童、困難生病隊員、業主提供愛心和幫助。2013年,兩支隊伍所在的小區——火炬開發區健康花城獲評廣東省兒童友好示範社區。

衛彩萍說:“我們不僅有義工隊,還有愛心基金會,既幫助了那些有困難的業主,大家可以一起解決問題,又共同創造了和美的社區。這個充滿和諧活力的文明小區,需要這樣的志願者隊伍。”(記者 廖冰瑩 實習生 韋幸榛 通訊員 鍾傅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