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懂“迂迴”,是一種智慧

1. 曲線漸獲成功,是積蓄能量的智慧

在前不久的花滑大獎賽俄羅斯站,在偶像普魯申科的故鄉,羽生結弦第16次打破了世界紀錄,14天內4刷紀錄,堪稱破紀錄狂人。

羽生結弦輕盈起跳,如精靈般將每個動作做到極致。央視主播也感嘆:“我不能說跟他在目前處於同一時代的選手,或許是一種悲哀,但事實上羽生結弦現在的這種狀態,真的是無人能超越”。

當他拄著柺杖,走向頒獎臺,雷鳴般掌聲不絕於耳。“受傷後也不會退役”是他的承諾、也是人們對他的期待。

遇事懂“迂迴”,是一種智慧

“冰上王者”的練成,從來不是一蹴而就,是每個階段“沒有走直線”的積累,讓羽生結弦擁有了如今的收穫。

羽生結弦2歲時,被診斷為患哮喘。當時媽媽覺得,溜冰場是最不容易吸入灰塵的運動場地。無心插柳,抱著強身健體的心態,4歲的他在家人鼓勵下穿上冰鞋。

2010年,羽生結弦獲世青賽冠軍,升入成人組。在頭一兩年,體力常跟不上技術。他彌補弱項,也不斷積累其它優勢,比如身體的柔韌性、藝術表現力……這些都在他後來的花滑運用中至關重要。

爸爸常對結弦說“光顧著滑冰,不學習是不行的。”哪怕去比賽,他隨身都會帶本教科書。後來,結弦成功考進日本早稻田大學,專攻人類科學部人類情報科學,也不忘將自己所學與花滑相結合。

遇事懂“迂迴”,是一種智慧

耳機發燒友、喜愛音樂的羽生還利用業餘時間學習了編曲。花滑是技術與藝術的結合,曲目對現場表現非常重要。而每當音樂響起,羽生總能出色駕馭情境,他超強感染力,引觀眾進入一個個唯美世界。

11月底,日本冰協對外宣佈,羽生結弦將缺席總決賽。理性對待傷病,結弦選擇用暫時的放棄來換取繼續堅持的機會。就像羽生結弦一直說:“我相信自己即便身處絕境,最後也會好起來。”這或許也是一種蓄勢,為更好的綻放、以後的勝利做鋪墊。

在小說《太空英雄》中,有一群精英空軍飛行員。他們不是異於常人,比其他人更聰明,而是如男主角查克葉格說的:“成熟飛行員是一項艱難的任務,需要一生的學習。”所以,當別人在你面前驚豔出場,這往往是他默默耕耘了很久、不斷獲取能量的結果。

總有人盼望一夜成功,這是存在負效應的。杜克大學有一項報告曾警告,在一些追求“不費吹灰之力達到完美”的大學本科女生中,焦慮和抑鬱很普遍,而這樣的心理勢必會影響你成為當下最好的自己,從而得不償失、希望落空。

“欲速則不達”,勝利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中積累的點滴,都會成為你的勢能。看似走了曲線,但它才是通往目標的必經之路。

2. 冷靜接受“輸面”,是暗自進取的智慧

時不時玩手機裡《三國殺》遊戲,在5v5的對決中,有次1個新人,出牌不穩,不久後我們隊處於劣勢。隊友忍耐不住,就通過對話框責怪他出錯牌,這讓大家都分心了,甚至到點忘了出牌。結果不出所料,輸得妥妥的。現在想想,如果當時接受隊伍裡的弱項,專注於“迎敵”,可能有不一樣的比賽成績。

就像在真正的《三國演義》裡,在一場上方谷之戰中,司馬懿落入諸葛亮的圈套,煙火繚繞,似乎一切都結束了。但突然天降大雨,司馬懿父子死裡逃生。

後來,司馬懿閉城休戰,諸葛亮送去女人的衣服羞辱他,一般人肯定會發兵應敵,但司馬懿強壓怒火,將諸葛亮的計謀輕鬆破解。就這樣,認清弱勢局面後,司馬懿一邊忍耐,一邊等待著時機。相持數月後,諸葛亮不幸病逝軍中,蜀軍悄悄退兵,司馬懿不戰而勝。

承認自己的劣勢,不僅能轉危為安,還能正視努力方向,贏得人們的好感。在《我就是演員》的舞臺上,劉歡的演技很抗打,讓觀眾走進他塑造的人物內心。同時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有他的一次表態。

有一期,劉歡出演《深夜食堂》中聾啞人馬克一角,現場效果不錯。但導師徐崢還是發現,劉歡沒能在劇情激烈時達到情感的高峰。後來章子怡為劉歡解釋,說下午彩排,劉歡的情緒還很飽滿。排練時間長,演員們身體已經超負荷,所以沒有到位,情有可原。

遇事懂“迂迴”,是一種智慧

這時,劉歡堅定地說:“沒做好就是沒做好。”沒有遮掩,勇敢面對暫時的失利。在這一刻,他身上似乎在發光,也贏得了評委和觀眾們的認可。

除卻本身的實力,他的態度也在一定程度促成了順利晉級。在下一次PK中,劉歡明顯彌補了之前的缺陷,在處理情緒上更加上心,細膩地打磨著細節,給大家帶來了更好的表演。

瞭解到不足,才會蓄精養晦。承認“輸面”、不找藉口,暗暗用今後的行動讓自己加倍出色。

3.委婉吐露真情,是改善關係的智慧

最近,身邊很多朋友在看日劇《每天回家都會看到老婆在裝死》。影片一開頭,男主角阿純提出一個關於婚姻的悲觀論點:“有百分之二十五的餐館會在第一年關門,百分之五十的會在第三年倒閉,我認為婚姻亦是如此”。因為前一段婚姻的失敗,他跟女主約定熬過三年,再重新考慮未來生活。三週年紀念日這天,他卻發現千惠“死”了。

遇事懂“迂迴”,是一種智慧

阿純下班回家,目睹到驚悚一幕——妻子千惠口吐“鮮血”躺倒在地,就在撥打急救電話時,妻子突然“詐屍”,笑著從地上坐了起來。從此,千惠每天不是被鱷魚咬死、被箭穿腦,就是扮成被捅死的藝伎、等待下葬的朱麗葉、遭歹徒槍斃的軍人……

其實,惠子每天花式嚇唬阿純,是在逗樂他,變相地讓對婚姻不看好的阿純不要過度擔心。她還會在阿純問“你對我是什麼感覺”時,回答“月色真美”。這看似轉移了話題,實際上源自夏目漱石的一個翻譯小典故——他曾經把I love you翻譯成“月色真美”。這種含蓄的方式,反倒凸顯出一種日式的浪漫。

最後,明白妻子的用意後,阿純心裡暖暖的,“每天欣賞充滿愛的表演,現在這已經是我們最甜蜜的愛情語言,只有我們自己感動在心裡,每天回家都會看到我老婆在裝死,這已經是每天最期待的事”。看來,他倆的愛情、婚姻故事,已經戰勝了“三年之癢”,今後未完待續。

遇事懂“迂迴”,是一種智慧

其實,在與朋友喝酒時,阿純也曾講訴過上一段婚姻:夫妻兩人原本很親密,但當感情褪去色彩,有一天阿純下班後,就發現前妻已不在,回孃家了。在《掌控:如何在人際交往中取得主導權》一書的封底中,有這樣一段話:“人們生活中的許多矛盾正是由於與他人太過親密而造成的。”在婚姻裡,夫妻整日面面相對,沒有一定的距離感、神秘感,關係很可能難以維持不下去。就像在《延禧攻略》,魏瓔珞的忽冷忽熱,反而比嫻妃的句句吐露真愛在皇上那裡更討喜。

每天裝死的惠子用靈巧的心思,設了一個個謎題。讓丈夫好奇,捉摸不透,又從細節感受到這份委婉的愛意,這比口頭的直敘更加動人。

在與愛人相處時,不妨用心製造驚喜,委婉告知真情。愛的最高境界也許就是,你還沒有說出口,但是他明白了。

老子曾說過:“曲則全,枉則直”,很多人喜歡直來直往,結果處處碰壁,把事情辦壞了。懂得迂迴拐彎,在成功之前沿途get滿各個“技能點”,在劣勢面前不恐慌、把它當作一個新的跳板,在夫妻關係中,保持神秘、遊刃有餘。這樣才能在人生旅途中,始終能雲淡風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