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霍山:中國毛竹之鄉,雨後春筍,拔節生長


五一假期前,去了趟安徽霍山,這個大別山區的經濟強縣,自然資源豐富,素有“金山藥嶺名茶地,竹海桑園水電鄉"之稱。霍山是江北毛竹第一縣,中國竹子之鄉,我們去的是佛子嶺風景區,景區有個大林竹海,總面積9850畝,號稱萬畝竹海,這次行程中沒有安排前往,很是遺憾。但我們入住的迎駕山莊附近,山上和河邊都可以見到青青竹林,到達之時,剛剛下過一場雨,雨後春筍,拔節生長,蔚為壯觀。

幾年前,一篇關於毛竹的雞湯文刷爆朋友圈,說的是毛竹種子萌芽,四年才長3cm,但第五年每天足足長30cm,6周發生的不可以思議的變化,是因為在前四年,竹子在暗暗的做一件事,向地下紮根,將根在土壤裡延伸了數百平米,花時間紮根很重要。用種子種毛竹很少見,現在的竹林,竹筍都是從地下的橫莖長出來的,積攢了一冬的力量,在春雨的滋潤下,竹筍能夠頂破厚重的土層,甚至是土層上的巨石,嶄露頭角,不斷向上生長。

毛竹這種蟄伏、積蓄力量、衝破阻力、抓住時機快速生長的現象和精神確實能給我們啟迪,正如現在,國家鼓勵創新創業,降稅減負,正是奮鬥者的春天,大家一定要發揚五四精神,砥礪前行,奮鬥的青春最美麗!


靜立青青竹林旁,聽竹筍生長的聲音,聽竹濤陣陣,卸下心裡的那份浮躁,讓自己經歷一場盪滌心靈的洗禮。

竹林一年四季常青,給大別山區增添了美麗的風姿,也給當地帶來很好的經濟效益,當地竹製品暢銷海內外。希望毛竹之鄉的毛竹產業越做越強!

圖為在霍山佛子嶺風景區拍攝的竹林竹筍

圖為在霍山佛子嶺風景區拍攝的竹林竹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