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3+1+2模式真的比3+3模式更好嗎?老師:這2類學生最受傷

近日,《南方週末》發表文章《議教|新高考改革:“3+1+2”並非對“3+3”的真正優化》一文指出:

3+1+2方案,只是減少了8個選擇組合,以及與之對應的學校組織選課走班的壓力,而擴大學生的選擇權,本來是這一輪高考改革的重點,因此,這其實是減少了學生的選擇權,而此前存在於3+3方案中的問題,並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在筆者看來,各地必須謹慎論證高考改革方案,對於3+3方案,完全可以在3+3基礎上,進行優化,而不是倒退為3+1+2。

對於《南方週末》的這種觀點,我並不是很認同,我認為“3+1+2”是對“3+3”模式的一個優化,不是倒退。這是因為:

一、學生選擇權多,未必是好事!

新高考改革以來,一直都有一種聲音“原來的文理分科最好”,確實,大家已經習慣了文理分科的模式,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雖然有很多弊端,但是也早一成型。如果對其改革,畢竟出現“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結果,也就是說不能只是高考改革,中考也得改革,甚至從小學就得改革;不能只有高中改革,初中和大學都有改革,否則這場改革就會出現很多銜接問題。

新高考3+1+2模式真的比3+3模式更好嗎?老師:這2類學生最受傷

學生的選擇多了,學生卻不會選了,選擇的組合可謂是五花八門。比如我們學校1600多人的校區,有個組合只有1個學生選,那麼你說這個組合好不好?如果說好,為何其他學生不選?如果說不好,這個學生選了,就是最適合他的組合!如果不給他開班,就是不尊重學生的意願,如果給他開班,6個老師教1個學生,這可能嗎?

二、棄物理現象不利於國家的發展!

實行3+3模式,只是考慮了學生的選課自主權,卻未考慮學科難度,結果導致學生出現“棄物理”現象。比如物理和地理同樣實行賦分,但是由於物理難,地理簡單,所以選擇物理的就少,選擇地理的就多,如果按照等級賦分,選擇物理的學生賦分可能就不如地理的高,而且選擇物理的由於都是成績較好的學生,結果也會導致“尖子生互掐”的現象。

新高考3+1+2模式真的比3+3模式更好嗎?老師:這2類學生最受傷

所以,3+3,模式下,“棄物理”現象不可能消失,這一點以浙江省最為嚴重,大家都形成了不敢選物理的心態,即便是成績不錯的也擔心成了“炮灰”而放棄物理。

在其他省份,雖然“棄物理”現象不是那麼明顯,但是也是非常嚴重了。據我觀察,我們學校的學生,是全市乃至全省最優秀的一個群體,這些學生中不選擇物理的同學也非常多,原來實行文理分科時,學生非理即文,而像我們這種省重點學校,文理科比例大約是6:1,理科生遠遠大於文科生,從成績上也是遠遠高於文科生。但是,實行3+3之後,很多學生因為物理難,而選擇了用地理或者歷史、政治代替物理來進行組合的現象,這些學生原本是要選擇理科的學生,以後也是打算上理工科專業的學生。

新高考3+1+2模式真的比3+3模式更好嗎?老師:這2類學生最受傷

我們都知道物理是科技之本,強軍之本,關係到國家的發展,一旦出現“棄物理”現象,後果將在十幾年甚至二十幾年後顯現出來,那個時候再亡羊補牢,也許已經晚了。

所以,從這一點來說,3+1+2模式決定比3+3模式更好!

三、盲目選課,後果很嚴重!

實行3+3模式還有一個很突出的問題,就是選理科的學生,不選物理!如果單純在高中階段來看,這沒有問題, 理化生之間的聯繫沒有那麼密切,把物理換成政治、地理或歷史,可以賦出更高的分數。

但是,從大學專業看,物理是化學的基礎,而化學又是生物的基礎,這三科之間聯繫密切。沒有物理的基礎,大學的化學是沒法學好的,在化學、生物、化工、材料、環境等這些所謂泛化類工科專業裡,物理化學(需要熱力學、統計物理、量子力學)和化工原理(比較雜,含流體力學、傳熱學、流體機械等內容)都是最重要的兩大門專業課;同樣,生物學科也需要有機化學、無機化學和生物化學等內容。

新高考3+1+2模式真的比3+3模式更好嗎?老師:這2類學生最受傷

然而,高中階段,幾乎沒有學生能知道大學課程是怎麼設置的,也不會想這麼多,他們只看到眼前利益,只想選最容易學的組合,而不管以後如何,這樣的結果真的很可怕,一旦到了大學,學生就會出現掛科嚴重的現象。據說有些大學,已經開始為浙江和上海的學生補習高中物理課了。

所以,物理是理科的基礎和根本,不學物理,想學好理工科幾乎是不可能的。從這一點上來說,3+1+2模式,把物理或歷史作為必選,以原始分計入總分,是一種進步。

當然,3+1+2模式也並非是最佳的模式,這種模式有兩個明顯的缺陷,對於兩類學生非常不利:

一、物理和歷史都非常好的學生!這在學生中也是普遍存在的,因為物理和歷史都需要理性思維,對於物理學得好的學生來說, 學習歷史的難度不大,而且很多物理學得好的都是男生,他們對歷史有一種天然的好感,喜歡歷史,但是不能選歷史,這對於他們是不公平的。

新高考3+1+2模式真的比3+3模式更好嗎?老師:這2類學生最受傷

二、物理和歷史都不好的學生!本來新高考給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可以讓學生根據個性、愛好和特長進行選課,尊重學生的選擇權利。但是,有些學生物理和歷史都不好,卻被迫選擇這兩科中的一科,這對於他們同樣是不公平的。

所以,有人說“新高考是為了改而改”,這種觀點是有一定道理的,新高考改革中出現的問題,不是簡單修修補補就能彌補的,需要有關部門站著更高的角度,進行完善。總體而言,新高考改革中,有人受益,有人受損,但是改革的趨勢不可逆轉,只是但願改革儘快完善,不要讓更多的學生成了實驗的“小白鼠”。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