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之花開遍山巔上 ——椿木營鄉整鄉推進產業扶貧側記

通訊員鄭家雲 王芬

4月22日上午,在宣恩椿木營鄉長槽村4組的黃柏營,65歲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何雲階正在忙碌著管護今年種植的2畝牛膝藥材。他興奮地對筆者說:“藥苗,複合肥都是州中心醫院對接宣恩縣恆瑞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免費提供的,我共種植了3.5畝,現在進入生長旺盛期,一年每畝可採挖1000多公斤鮮貨,有2000多塊錢的收入。”作為多年的貧困戶,終於找到了“挖窮根”的路子,何雲階臉上樂開了花。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永輝告訴筆者,在長槽村,像何雲階這樣的藥材種植戶有100多戶。

長槽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種藥材增收,只是椿木營鄉產業扶貧春風勁吹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椿木營鄉充分依靠本地優勢資源,發揮扶貧政策的撬動作用,因地制宜,因戶施策,產業引領,做到鄉有主導產業,村有支柱產業,戶有致富門路,產業之花開遍山鄉。該鄉建檔立卡貧困戶已有1420戶4137人穩定脫貧,15個村已在去年底全部順利出列。

凝聚力量,引好脫貧攻堅路

“產業發展不是空中樓閣,必須結合本地產業基礎與群眾意願實施,並大力培育新型農村經營主體。”鄉黨委副書記、鄉長徐兆海這樣說。

為摸清“家底”,把準“脈搏”,早在2017年初,徐兆海就帶領鄉扶貧辦、產業辦等單位幹部走訪全鄉15個村2000多農戶,又深入鄉內藥材企業和其它市場主體調研問計,確立了“著力精準扶貧,帶動整鄉推進,打造農旅一體,實現全民致富”的發展思路。19家新型經營主體與15個村“相親”互選完成聯姻,實現了每個村都有一至二個主導產業,每個村至少有一個企業參與幫扶,產業扶貧在全縣率先實現全覆蓋,全員覆蓋。

“去年,鄉村扶持我家對舊木質房子進行了民俗改造,隨著七姊妹山的名氣越來越大,我們家在旅遊旺季時的洗車、住宿純收入有時每天有500多元,加上女婿張華修車的收入和藥材收入,家庭月平均純收入在3000元以上哩。”站在開滿山花的山坡上,長槽村1組建檔立卡貧困戶萬志縣樂呵呵地對筆者說。

強化聯結,鋪好企民共贏路

“參加培訓班學習藥材種植技術,不但不要學費每天還發100元的誤工補貼,免費發放的藥材苗子種下去後還能保底收購,這真是一件稀奇事!”范家坪村7組建檔立卡貧困戶李世富繪聲繪色地說。據范家坪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畢然介紹,2017年以來,該村共舉辦6期藥材、蔬菜、菸葉種植、生豬養殖技術培訓班,來自全村7個組的150戶貧困戶和140戶非貧困戶現場集中學習藥材、蔬菜、菸葉栽種培管,生豬養殖等技術。

“從2016年起,我們長槽村、范家坪等村的貧困戶參與產業發展,已經實現了零成本投入,零風險經營。”該鄉分管產業扶貧工作的負責人田正友介紹。

據統計,自實施產業扶貧以來,全鄉新建藥園8000畝,發展生態觀光藥園5000畝,從事藥材、蔬菜、菸葉生產加工、種植等相關行業的貧困戶達到3000多人。

“鄉黨委政府傾情助力脫貧攻堅,產業扶貧根植於民,全鄉貧困戶搭上了脫貧致富的快車,收穫了真金白銀。”鄉黨委書記尤浩這樣評價全鄉的產業扶貧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