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二胎後,老大竟然變成這樣……

生了二胎后,老大竟然变成这样……

生了二胎后,老大竟然变成这样……

行為實驗室

生了二胎后,老大竟然变成这样……

-第25篇好文-

不被看見的孩子 ,一生都在證明自己,不論是老大還是老二,二胎家庭需要平等對待。

所長

作者 | 火星主婦

生了二胎后,老大竟然变成这样……

1

自從生了二胎,在這世界上,我就只羨慕一種人,那是能把兩個孩子帶得相親相愛不打架的人!

看綜藝《不可思議的媽媽》的時候我發現,蔡少芬就是那種我非常羨慕的二胎媽媽。

節目裡,她的大女兒湯圓特別會照顧妹妹,行李都幫她拿;

生了二胎后,老大竟然变成这样……

妹妹不想拿,我拿!

生了二胎后,老大竟然变成这样……

問妹妹坐那一邊,尊重她的意見

而妹妹包子,也很關係姐姐,經常會問姐姐“累不累”。當自己犯錯時,也會撒嬌求姐姐原諒。

生了二胎后,老大竟然变成这样……

妹妹包子在冷落姐姐後,撒嬌求原諒

這樣一番“兄友弟恭”的美好場景,離不開蔡少芬對老大湯圓的細心愛護。她曾在節目自曝,當得知自己懷了老二的時候,她的第一任務,就是要讓老大不要有受冷落的感覺。

所以她會和姐姐說,多一個弟弟或妹妹,其實是多一個人來愛你。

生了二胎后,老大竟然变成这样……

那如果老大帶得不好又會怎樣呢?電視劇《都挺好》裡的蘇明哲,其實也是一個典型的老大形象。

  • 他成績優秀,對自己期望有加;他想要解決蘇家的問題,證明自己才是老大;他能力不足,又不願拉下臉接受弟妹的幫助。眾多因素作用之下,才有了一個如此擰巴、讓觀眾牙癢癢的蘇家大哥。

生了二胎后,老大竟然变成这样……

其實,心理學家很早就發現,出生順序會影響孩子的性格特質。

因此,二胎家庭的老大,更容易發展出某類同樣的性格。不同家庭的老大,彼此之間的相似性,甚至會超過有著相同血緣的親兄弟。

研究發現,當一個孩子是家裡的老大時,通常容易發展出如下的性格:

生了二胎后,老大竟然变成这样……

因為承受了家裡人最多的期望,有強烈的追求成就的慾望;

因為活在家人的關注裡,有強烈的完美主義傾向;

是大人可靠的幫手,也是弟弟妹妹堅強的依靠;

充滿控制慾,擁有天生的領導風範;

渴望贏得一切,卻又謹小慎微;

高傲倔強、卻又自卑孤獨。

這麼對照著來看,蘇明哲正是成長為了一個“合格”的老大。

長子這個身份,有著殘酷的兩面性,既可以給孩子更多動力去爭得優秀;也可以給孩子更多壓力使其崩潰。

2

那麼在二胎家庭裡,父母要怎麼做,才能避免把老大養成“蘇明哲”呢?

1

不該讓老大成為“榜樣”。

我家的老大,無論是說話、走路、戒掉尿包、自己吃飯、獨立閱讀等,他完成的時候都能比同齡孩子早上好幾個月。

幼兒園期間,他開始學習打架子鼓、畫畫、搭樂高,態度認真,有模有樣,深得老師期許。

我深深以這個老大為傲,也把他當成弟弟的榜樣,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

看看我們家哥哥多麼能幹,這麼小就會XXX了,你要跟你哥哥學習。

弟弟,你看你,怎麼還是做不好,哥哥X歲的時候就已經會幹這個了!

但是我發現,每次大哥和我下棋,輸了都會哭;客人來家做客,他會把自己的畫藏起來,就怕別人會笑話他。

練習了兩年架子鼓,卻屢次拒絕參加比賽和考級,非常害怕在上臺的時候會失誤。

我發現,我家大哥,經不起一點點失敗。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把孩子標榜成“榜樣”對,他們來說是一種鼓勵,殊不知“被榜樣”的孩子,就像是被父母架上高臺供人展示的物品。他們希望自己可以超級完美,以此配合父母要展示自己的慾望。

而且,他們會害怕從高臺跌落的感覺。所以當終有一天,弟弟妹妹成長起來,老大也會很難接受自己被被弟弟妹妹超越的現實。

就像蘇明哲,明明混得不如自己妹妹好,卻無法坦蕩地欣賞妹妹,反而轉而去攻擊她為什麼媽媽死了沒有哭。因為他的自尊心無法接受妹妹比自己更為出色。

生了二胎后,老大竟然变成这样……

明明年薪只有12w,偏偏說成20w

2

不要給老大各種特權

通常在家庭裡,有兩種情況,會導致我們太過溺愛老大,給與老大特權。

第一是老二出生以後,很多父母覺得對老大照顧變少了,出於愧疚心理,於是會過分溺愛老大,給與他們特權。

第二,就是因為老大比較優秀,因此給與老大特權。

在電視劇裡,蘇家媽媽就因為老大讀書成績特別好,於是對他優待有加。老大為了考研,在家苦讀兩年,並沒有替父母分擔什麼家務的;弟弟妹妹吵架打擾到他,他上去就是一頓吼。

但是家庭和社會一樣,是有規則的。一個人被賦予太多特權,肯定是其他家庭成員的需求被不公平地壓制。

《變形計》有一期講的是女孩劉思琦的故事,她已經16歲,是家裡的老大,底下還有個弟弟,但是自己的生活能力約等於零,需要全家人服務她:

媽媽幫穿衣服襪子,姑姑挽褲腳剪指甲;

生了二胎后,老大竟然变成这样……

二姨姥餵飯,還有個叔叔當司機,開車帶她到處轉。

生了二胎后,老大竟然变成这样……

但是她與弟弟的關係惡劣,兩姐弟經常會打架。

生了二胎后,老大竟然变成这样……

我們很納悶劉思琦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在一次和弟弟的爭吵中,她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呵呵我就是老大,你看這家啥時候聽過你的。”

吵完架後劉思琦打電話給爸爸,要求爸爸聽了弟弟的淘寶,教訓教訓他,結果爸爸不問前因後果,統統滿口答應。

特權慣了的老大,就會變得過於自我中心,心裡眼裡都沒有他人、父母和弟妹。

3

加強老大與人溝通的能力

還記得之前走紅的“殺魚弟”孟凡森麼?他就是家裡的老大,年紀輕輕就出來在父母的魚店幫忙,幫助父母撐起生活的重擔,不僅魚殺得利索、賬算得快、眼神還特別犀利,讓網友印象深刻。

可時隔8年再一次上新聞,卻是因為他喝下半瓶百草枯。

生了二胎后,老大竟然变成这样……
  • 根據記者的採訪,爸爸讓孟凡森幫忙去老鄉商戶那收錢,由於不知道爸爸下調了商品價格,孟凡森要收的金額,和老鄉認為要付的金額對不上。

這本是溝通幾句馬上就可以解開的誤會,孟凡森卻陷入了老鄉長久的爭執。接著,他被隨後而來的爸爸罵了幾句,一氣之下就喝了農藥要自殺。還好,經過治療,他已康復出院。

如果當初孟凡森和老鄉說,請等等,我去和爸爸確認一下,或許就不會發生這些事情。

凱文·立馬博士在其著作《出生順序之書:你之所以成為你》一書中,有這樣的調研結果:

美國高層權利機構或者高成就人群裡老大的比例非常高:

44位美國總統中有28位是老大或者功能性老大;

第一批上太空的23位美國宇航員中,有21位老大和2位獨生子。

可以看出來,老大更容易成為領導者,他們天生地擁有領導欲。

但是如果沒有學會與人溝通的能力,那麼老大在處理衝突、解決問題時態度會比較強硬,手段也會很單一,最後就會陷入僵局。

3

看到這裡,請不要覺得氣餒,覺得撫養老大太過複雜。

只要我們認識到老大在成長過程中存在這些天然的坑,就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儘量避開,用我們的育兒行為,來幫助老大更好地成長。

有著20多年兒童行為和家庭治療經驗的Meri Wallence女士為我們總結了幾條養育老大的經驗:

1.接納老大的各種情緒

作為被“拉下王位的位子”,老大會更容易憤怒、沮喪、悲傷。我們要給機會老大表達自己的情緒,並且要接納這種情緒。

2.不要炫耀老大的技能

研究表明老大的智商會相對比較高,學習能力也比較好,他們會習得更多技能,令家長感到自豪。但是千萬不能只向親戚朋友炫耀老大學會的本領,這會讓敏感的他們覺得家長只愛有技能的他,而不是他本人。

3.和孩子設定界限

有時候因為家長對老大要求太多太高,老大會變得因此沒有界限,以回報家庭、幫助弟妹作為己任,而忘記了自己的需求。家長要和孩子設定與他年齡相符的界限,並好好保持這條界限。

4.教導老大學會與人協調解決問題

作為天生的領導者,有時候老大在處理衝突時態度會比較強硬,家長要引導老大學會和其他人好好商量,各退一步,共同協調解決問題。

5.共渡親子時光

無論有了多少孩子,請記住,老大也是個孩子,他也需要關注,也需要和爸爸媽媽獨處的時光。

好好愛我們的第一個孩子,因為他是第一個來愛我們的天使。不僅如此,我們還要正確地愛第一個孩子,只有這樣,他才會將得到的愛再分給弟弟和妹妹。而我們生二孩,才終將有意義。

● End ●

生了二胎后,老大竟然变成这样……

所長互動

平衡老大老二的關係,

你有什麼妙招嗎?

熱文推薦

“媽媽你為什麼趴在爸爸身上?”這個媽媽的回答刷爆朋友圈

生了二胎后,老大竟然变成这样……

|本文為原創,作者:火星主婦:三個孩子的媽媽,美國正面管教認證家長講師,線下讀書會領讀人。一人帶娃雞飛狗跳,寫盡媽媽的雞湯和吐槽。

*部分配圖來源網絡,如侵權,聯繫刪除。*

生了二胎后,老大竟然变成这样……生了二胎后,老大竟然变成这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