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違見實效“兩違”零增長

拆違見實效“兩違”零增長

4月19日上午,龍門縣對龍城街道水西村1棟高8層的違法建築進行拆除。 本報記者譚 琳 通訊員程道清

近日,記者從市整治兩違辦獲悉,目前,我市各地以拆違為抓手,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挪空間,推動民生改善,取得了較好效果。從3月29日行動開展至4月19日,全市累計拆除“兩違”建築221.46萬平方米,其中龍門縣29.13萬平方米,大亞灣區7.79萬平方米,惠陽區42.53萬平方米,惠東縣43.73萬平方米,博羅縣50.67萬平方米,惠城區28.96萬平方米,仲愷區18.65萬平方米。

提到拆違促產業轉型升級、改善民生和優化營商環境,龍門經驗做法不得不提。據瞭解,龍門拆違敢碰“硬骨頭”,對影響民生,破壞耕地、林地和溫泉等資源的“兩違”建築進行重點打擊,改善民生效果顯著,溫泉資源得到保護,為促進溫泉旅遊產業升級奠定了基礎。

執法力量

集結全縣力量重點拆除6類“兩違”建築

近年來,龍門縣構建了以溫泉養生為龍頭的旅遊產業鏈群,共有溫泉旅遊景區13處,其中,國家4A級旅遊景區有4家。僅2018年1~10月龍門溫泉景區接待遊客615萬人次,旅遊總收入40.63億元。

在巨大經濟利益面前,龍門永漢、龍華等溫泉資源豐富的地區,“兩違”建築野蠻生長,無證採伐地下熱水資源,破壞地質結構,無證經營酒店,危害公眾安全,這些“兩違”酒店亂排汙也嚴重破壞了龍門原生態的好環境。

一到節假日,永漢附近經常嚴重堵車,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由於“兩違”酒店缺乏規劃,無停車場配套,在這些酒店入住的遊客只能將車停在路邊,佔據公共道路,既影響了出行體驗,也破壞了當地的旅遊環境和口碑。

“溫泉產業是龍門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必須要為子孫後代留下溫泉資源。”龍門縣城鄉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負責人告訴記者,此次拆除“兩違”重點也放在了溫泉資源豐富的永漢、龍華等地。考慮到鄉鎮執法力量薄弱,龍門通過相關單位聯動、各鄉鎮抽調人員,組成了400多人的聯合執法協作隊伍,集中全縣力量重點對6類“兩違”建築進行拆除。

從3月28日至4月19日,龍門累計拆除“兩違”建築29.13萬平方米,持續的拆違高壓態勢,對違法建設酒店和小產權房的行為形成了有效震懾,行動開展以來實現了龍門“兩違”零增長。

為民拆違

改善群眾出行 優化營商環境

為營造濃厚的控違拆違工作宣傳氛圍,龍門全體黨員幹部簽署了承諾書,並廣泛張貼宣傳致廣大人民群眾的一封信,還定期將全市拆違的行動製成視頻發到各鎮村。

“讓群眾擁有更多獲得感,才能讓群眾理解支持拆違工作。”龍門縣城鄉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負責人說,龍門將那些影響民生的“兩違”建築作為重點拆除對象,解決民眾最切身、最關注的問題。

“現在接送孩子上下課,再也不堵車了。”此前,在龍門永漢鎮永強中學對面,一棟違法建築侵佔了公共道路。4月12日,龍門縣城鄉管理和綜合執法局、永漢鎮等多部門開展聯合執法拆除行動,依法對這棟高11層、佔地面積675平方米的違法建築進行拆除。如今,學校門前交通順暢。

“以前我們持證經營的酒店各項成本都高於違法經營的酒店,在房間價格上一直拼不過,經營效益也差。”在龍門永漢經營一家溫泉酒店的陳先生說,通過拆違行動,“兩違”酒店受到法律的懲罰,“龍門營商環境好了,我們在龍門投資的信心也更足了”。

此前,龍門有關單位調研時發現,由於無序採伐地下熱水,原本熱水資源豐富的地區開始出現地下熱水枯竭的現象。為了龍門溫泉健康有序發展,龍門結合“兩違”行動,計劃出臺溫泉管理辦法,對亂採伐地下熱水行為予以嚴厲打擊。

責任倒逼

幹部轉作風 敢碰硬骨頭

在龍門縣有關負責人看來,拆違絕不僅僅是為了拆,而是要實現“空間換地”,推動“騰籠換鳥”,通過拆違迎接更多好項目、大項目,實現綠色發展。

在龍門首場拆違行動中,不僅各鄉鎮執法人員到場,各鄉鎮一把手也到現場,“難的、大的‘兩違’縣裡統一拆;小的‘兩違’鄉鎮要學到經驗自己拆”。

龍門縣將拆違落實到部門、鄉鎮責任人,列出拆除時間表,形成“一對一”責任制,倒逼部門、鄉鎮完成拆除計劃。每週召開工作例會,驗收各鄉鎮(街道辦、管委會)拆除完成情況,並確定下週具體拆除目標。

在拆違行動中,龍門縣發動全縣力量,全力參與拆違。檢察機關也做實行政檢察工作,對於怠於履職,或造成公益受損的部門、個人,將提起行政或民事公益訴訟。

“不管是本地村民建的,還是外來投資建的‘兩違’建築,一視同仁,拆!”龍門縣城鄉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負責人說,拆違工作維護了法律的尊嚴,維護了社會的公平正義。接下來,龍門將通過多部門聯動懲戒,加大違建者的違法成本,通過制定規章制度,將治理常態化、制度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