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守法,再談奮鬥

先守法,再談奮鬥

01

最近有位企業大佬 ,關於要求職工996加班事情,他講了一個地板鬧鐘的故事,大意是為了能讓自己少睡,將鬧鐘定時2小時,放在地板上,鬧鐘震得地板巨響,想睡也不能睡,然後又說了這樣的話,“ 我現在無法再像創業初期那樣拼命工作了!但是以我的體質,做到811648,(週一到週六,早8點工作到晚11點,週日工作8個小時,每個月休假兩天, 每年也會休一次長假)完全沒有問題!”,在整段講完後又加了句不拼搏不是他兄弟,言下之意很明顯,就是對那些所謂混日子的員工要下手,而幾乎所有人都明白他嘴裡混日子就是不願意加班的那些人。

同樣是這位大佬,在另外一個國家酒後亂性,涉嫌性侵女生,此事被他國警方披露,當然大佬肯定矢口否認,也肯定會利用各種關係將此事擺平。

有人相信他是清白的,認為他這麼有錢,隨便什麼樣的女人沒有,還要性侵別人?可我認為,恰恰是他有錢,以為自己無所不能,什麼樣的人都可以玩弄在股掌之中,更可能幹出我性侵你,你也不能拿我怎麼樣這種事。

先守法,再談奮鬥

02

為什麼相信他這類人不會清白,因為他能將一件公然挑釁我國勞動法有關對勞動者工時規定的事情說得如此冠冕堂皇,連自己國家的法律都不能遵守,還能相信他會遵守其它國家的法律?

我國勞動法對員工工作時間有明確規定,即勞動者每天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每週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小時,而這些企業家嘴裡的996工作明裡暗裡是要將目前勞動者工作的時間延長一倍。

再想到年前,一些電商企業公然叫囂讓不加班的員工滾的消息,以及類似華為這樣企業人到中年職工捲鋪蓋的信息,可以看出隨著經濟下滑,這些曾經自以為風光自以為民族驕傲的民營企業像我們曾經學習過的書本上那些萬惡資本家一樣,張開了血盆大口。

這些不是個案,另一個被視為業界領軍人物的大佬也公開說了,996工作是勞動者的福分,直到人民日報發文批駁後,才裝模作樣出來洗白,聲稱不為996辯護,只向奮鬥者致敬。

先守法,再談奮鬥

03

人生需要奮鬥,但奮鬥的方式絕不僅僅是996工作,不僅僅是為企業打工,我們需要的就如這位大佬自己說的那樣,是8小時以外的學習和思考,是對家人的陪伴是對自己身體健康的負責,試想一下,當一個人每天一早上班,至月落星稀回家,一身疲憊躺在床上,然後一週6天,循環往復,你還有時間學習和提高?還有時間關懷身邊的親人?幾十年後你只是一幅形銷骨立皮囊。

當然大佬們會說,打工奮鬥以後會成功,會獲得回報,並以自身案例證明所言非虛,肯定也會有認同者和追隨者,那好,首先這些追隨者都是自願的,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另外,為什麼不能提早兌現這種成功呢,有人說你給足了錢,不要說996工作,24小時不眨眼都會有人幫你幹,顯然事實並非如此,因為企業經濟效益下滑,老闆們想出的是以延長工時來減負,等於是將企業經營的困境一部分轉嫁到勞動者身上。

不可否認,這些年民營企業經營困難,工作效率低下這些問題確實存在,但這些恰恰是企業需要去改變的,一家企業領頭人你改變不了你的制度和工作內外環境,你就不配成為企業家,轉過頭來向自己員工開刀,以犧牲員工的休息權益來獲取你自身的經營利益,並美其名曰為奮鬥,你們是不是對奮鬥有種莫名的誤解?

是的,人生需要奮鬥,但奮鬥的定義遠遠沒有你們嘴裡所說的那種狹隘,你地板鬧鐘是一種奮鬥,別人闔家融融也是一種奮鬥,你腰纏萬貫是一種奮鬥,流浪者在垃圾堆裡堅持讀書也是一種奮鬥,多元化的社會需要多元化的人生,這才是一個有社會責任的企業家要做的表率和應有的胸懷,奮鬥絕不是有些人眼中多少的錢財,而是對自我意識的覺醒和釋放。

先守法,再談奮鬥

04

上世紀三十年代,夏衍先生著名的紀實文學包身工裡有這麼一些描寫, 和烏鴉很相像的那種怪樣子的墨鴨,整排地停在船上,它們的腳是用繩子吊住了的,下水捕魚,起水的時候船戶就在它的頸子上輕輕地一擠,吐了再捕,捕了再吐。墨鴨整天地捕魚,賣魚得錢的卻是養墨鴨的船戶。而現在,將這種關係轉移到人和人的中間!在這千萬被壓榨的包身工中間,沒有光,沒有熱,沒有溫情,沒有希望……沒有人道。

當然用包身工來類比可能不是很合適,但是我們同樣要警惕以奮鬥為名,用一種表面軟性所謂不強制員工996,暗地裡不同意就滾蛋的潛規則,來綁架員工,達到讓員工付出的目的。

首先這是違法,如果違法也算奮鬥,那麼最應該稱呼為奮鬥者的都在監獄裡,其次在道義上欺詐,你和員工簽訂的是8小時工作合同,然而你卻要讓員工多付出,你的契約精神在哪裡?

羅素說過,將勤奮定義為美德是統治階級加在平民身上的鎖鏈,而今天我們要說,資本的慾望是無窮盡的,今天如果對此退讓,明天枷鎖就會套上勞動者們的脖子。

先守法,再談奮鬥

最後,我們來重溫一下當年美國勞動者們的訴求:

“我們要把世界變個樣,我們厭倦了白白的辛勞,光得到僅能餬口的工餉,從沒有時間讓我們去思考。我們要聞聞花香,我們要曬曬太陽,我們相信:上帝只允許八小時工作日。我們從船塢、車間和工廠,召集了我們的隊伍,爭取八小時工作,八小時休息,八小時歸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