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的五四運動,到底發生了什麼,真的有那麼偉大嗎?

五四運動,已經成為了全國青年的方向,而這個方向,無疑就是是革命的方向。

五四運動已經過去一百年了,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政務院正式宣佈五月四日為青年節。這一天,現在的每個青年都可以慶幸自己依然年輕,但是在這個時代,設立節日的初衷往往被淡忘,和所有的節日一樣,如五一勞動節,三八婦女節,六一兒童節,大抵如此。

一百年前的五四運動,到底發生了什麼,真的有那麼偉大嗎?

或許現在的青年們已經理解不了那個熱血的時代,甚至已經想象不到為什麼當初的那些人可以拋棄一切,敢為人先,發出年輕的最強音。對於青年這個字眼,現在的我們往往都執著於多少到多少歲之間還是青年,用各個組織的定義來爭辯這個界限到底在哪裡,然後來慶幸自己依然年輕,而幾乎沒有人再談它背後的那場轟轟烈烈的運動。

那場運動之後,五四成為了一個輝煌極了、正確極了的名詞,沒有人敢去質疑,也幾乎沒有人會去質疑,板上釘釘,它成了教科書欽定的三好學生。

一百年前的五四運動,到底發生了什麼,真的有那麼偉大嗎?

可是,當年的五四,發生了什麼?真的如我們所知的那麼偉大嗎?

眾所周知,今年121歲生日的北京大學,作為戊戌變法唯一的遺產,當時它還叫做京師大學堂。1952年,原本12月17日的北大校慶日被改為五月四日,不用說,自然是為了紀念五四運動。

五四運動,幾乎每個人都知道來龍去脈,用不著多費筆墨。一戰結束後,協約國團體以勝利者的姿態齊集巴黎召開巴黎和會,討論戰後問題,中國作為戰勝國,要求收回原本被德國佔領的山東,而日本卻也以自己出兵打敗在山東的德國軍隊,因此要求繼承德國在山東的權益,巴黎和會上,弱小的中國完全沒有勝利國的地位,終於,中國代表據理力爭無果,列強同意了這個無理要求。

一百年前的五四運動,到底發生了什麼,真的有那麼偉大嗎?

消息傳到國內後,大家都以為北洋政府要賣國,要把山東權益讓給日本,於是學生憤怒了,北大學生為首,北京的高校紛紛衝上街頭,就此展開了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學生們遊行示威,向北洋政府請願,並衝到曹汝霖家裡,火燒趙家樓,痛打駐日公使章宗祥,繼而運動擴大到全國,商人罷市,工人罷工,迫使北洋政府最後放棄在協約上簽字。雖然學生遭到了逮捕,可是最後政府迫於壓力都將他們釋放,五四運動取得了全面的勝利。

然而,教科書上寫到這裡就停筆了,寫了許多五四運動的意義,可是,這場運動的結果,卻很少有人知道。五四運動的訴求呢?還我山東,還我青島,最後還了麼?拒絕簽字,是不是日本就不會佔領山東了呢?事實上並不是。巴黎和會上日本對於山東的訴求,並沒有因為中國代表沒有簽字而流於無形。日本還是佔領了山東,事實並沒有什麼改變,反而,原本外交官們爭取到的權益(收回領事裁判權,停止庚子賠款,關稅自主等權益)因為沒有簽字,全都落空了。

一百年前的五四運動,到底發生了什麼,真的有那麼偉大嗎?

那麼五四到底有沒有正面意義?當然有。在那之前,可以說,中國已經暮氣沉沉了許多年,國家早已喪失了朝氣,人民也只是渾渾噩噩地活著,早已不知曉什麼意義所在。是無數愛國青年在五四時候的聲聲吶喊,喚起了全民對於國家命運的關心,連販夫走卒都知道了山東不能讓。

自五四運動始,新文化運動真正沉澱到光大華夏子孫心中,那顆追求獨立自由,奮進向上的果實被這個古老國度的每個國人都嚐到了,它的味道是苦澀的,是向上的。此後無數年,提起五四,總能讓人心潮湧動,熱血澎湃。這,就是五四最大的意義吧!

對,這場運動的真實情況就是這樣的,但是這已經不太重要了,所以教科書在此就停筆了。

一百年前的五四運動,到底發生了什麼,真的有那麼偉大嗎?

青年是朝氣的代表,各個年齡中,只有青年既血氣方剛,又無所顧忌,他們有敢為天下先的勇氣。

對於一個國家,需要的是切實能夠改造國家的人才。每一個青年都應該踏實地學習知識,去擁有知識,去擁有理性。用知識改造國家與社會。

北大的精神無疑繼承了五四的精神,而五四的精神,就是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五四運動,一百年前,一百年後的現在,以及以後,它將依舊偉大!

一百年前的五四運動,到底發生了什麼,真的有那麼偉大嗎?

最後,青年們,努力吧,節日快樂!北大,生日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