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眼菩提,不會選你就輸了


皮質:尼泊爾鳳眼的皮質是所有產地鳳眼皮質最好的,密度最好的,而密度和皮質是直接影響盤完最後效果和皮殼包漿的最最關鍵因素,這就是為什麼只有尼泊爾的鳳眼才能盤念成深棗紅色的原因!而國產印度的鳳眼就會發烏,因為只有尼泊爾的鳳眼才是最正宗的原來的種,其他地區的都是嫁接種。

尺寸:如前所言,11mm以下都是沒成熟即採摘的炒作品種無價值但價格高,正常的成熟的鳳眼菩提子百分之九十九的尺寸都是13-15的。12mm以下,16mm以上的都少

種:因為鳳眼小的被炒作的很貴,而酸棗核尺寸小的很多,而且有些酸棗核價格稍微便宜一點,所以有些人把酸棗核冒充鳳眼賣,這個有鳳眼標本的就不容易被騙。

眼形:好的鳳眼,眼形要正,眼線分明,眼睛微凸起,眼角結合整齊

形體:整體比較規整,無橢圓,變形。

除了上面原料本身的問題,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加工的精細度也直接影響一串手串的品質。開孔的位置有沒有偏這就是工藝水平,看哪個人能更好的展現出這個東西的美感!所以好料子一定不要隨便浪費了

處理方法:因為處理方法不一樣,鳳眼習慣被劃分為酥油鳳眼和水鳳眼,這是指處理鳳眼原果的時候是用酥油浸泡和用水浸泡的區別。傳統尼泊爾鳳眼都是酥油處理的,近兩年酥油漲價,一些無良商家開始採用水浸的方法,但這樣得到的鳳眼不地道也不耐用,故而應該購買時應該警惕。


產地:尼泊爾北部高海拔地區所產鳳眼要好於國產嫁接所產鳳眼,更不要被市場上的酸棗核迷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