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的教育到底缺失了什麼?

沙漠戰車1


中國式教育,現在大部分認為是應試教育,為了考試,為了成績,但是忽略了其他的很多東西,比喻孩子的興趣,孩子的理想,孩子的思考能力………我想這些就是中國式教育的不足,要改革改進的地方。

目前中國式教育,很多都帶有功利性,家長帶有功利性,學校帶有功利性,老師帶有攻利性,在這樣的“”天時地利人和“”的環境裡,讓小孩讀書也帶有功利性了,這也是中國教育,需要改進的地方。

教育要回歸本質,迴歸理性,讀書是為了提高全民素質,讓人生更有意義,讓以後的生活更有趣,讓我們看到和了解更全面的世界。

雖然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中國教育也有缺失的地方,但近年來我們也看到教育部積極應對和改革,他們的出發點也是好的,至少我們教育部門也認識到了中國式教育的缺失,他們正在積極的改進,我相信,中國的教育會越來越好。

中國式教育主要強調的是學生的學習成績;所謂的綜合素質和個人品行問題在成績面前顯得多麼蒼白無力。缺的真的太多了,國情如此。

中國目前的教育是太難了,非要把孩子都培養成天才。一群老學究把一些連自己都解決不了的問題,讓孩子從小培養去幫他們解決。

還有一句話說的好,用過去的知識教現代的孩子面對未來的問題。


李亞莉莉安


因為教育的目的性根本錯誤,應試、功利、短視。舉個例子,從小我的班主任語文老師反覆講:人以群分,物以類聚;少年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吃了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鯉魚跳“農”門;優勝劣汰;叢林法則。在種高壓之下,好學生更加努力,全班課間不休息,體育別想,副課沒有。中下游學生看不到希望,註定要被社會所淘汰。我一個常年穩居十七名的學生,多麼心灰意冷,悲觀失望,從小對教育產生牴觸的情緒。加上不停地被罰抄寫,中午常常吃冷飯。不是我不努力,是我作業量太大,根本不能保證充足睡眠,上課打瞌睡,惡性循環。於是我註定成為被社會淘汰的人。這種高壓應試教育註定只是為一部份“精英”設計的。而這一部分“精英”註定要成為極端功利主義者。完全不會考慮教育的真正目的,學以致用,語文為了幫助你寫好文章,提高分析水平,有很好的語言交流方式。數學幫你處理好數據分析,英語為了和世界交流。藝術為了提高生活品質。體育是為了儲備體能,增加生存能力。

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更方便的瞭解、和運用知識,提高生活質量,為更多的人安居樂業,有一技之長,有生存能力。教育不是用來欺壓別人,不需要“人上人”磚家瞎指揮。



第17號學生


從今年世界100強高教評比來看,中國高教的水平大幅度下滑。

北大清華到了100的末尾。

弄不好下次滑到100以外。

實際上我們的教育一直存在很大的問題。

第1個問題是死背硬記的教學方式。

這種教育方式不會開發智力,不會培養人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造能力。

只會培養出一大批只知道死板教條,循規蹈矩的書呆子。

第2個問題是功利化。

教育成了掙錢的大買賣。

學校不是以為社會培養人才為目的。

把賺錢放在了第1位。

老師的注意力放在了賺錢上。

學生的注意力也都放在了能夠升官發財的專業上。

獲取知識,被放在了第2位。

第3個問題是外行領導內行。

讓那些不懂教育的人領導教育,只會搞一些假大空的東西。

對正常的教學是一種嚴重的干擾。

第4個問題,封建文化重新抬頭。

現在儒家思想文化又在社會上大行其道。

學校的教材裡面也添加了許多封建文化元素。

這是一種倒退行為。

新的知識層出不窮 ,學生們掌握的還不太紮實。

卻去學那些腐朽沒落的舊知識。

這不是在培養學生,這是在毀學生。

這也是在毀中國的未來。


用戶2514177795319


學校的道德教育,形同虛設!

我看過中學的思想品德課本,內容上,其實沒有問題,在我看來,問題的關鍵應該是,有些東西,寫在書上,不見得會有多少觸動,對學生心靈的觸動。

真善美,在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落伍,關鍵還是要看怎麼講。

譬如真,真,才是最好的,譬如美食,真材實料,無汙染純天然的,最美味,最好吃。

真,真貨,真的貨品,精良、美致,彷彿藝術品一般,拿到手裡,有種爽心悅目的感覺,用起來,也順手、適意,歷久如初。

而假貨,放在那裡,就給人一種粗糙偽劣的感覺,望之,面目模糊,而且,由於都是工廠批量生產,面目一樣,機械冰冷。

真品的,美食的真,如何好……都可以詳細地講。



再譬如美,美,天地有大美,瑰麗神奇之處,每每令人驚歎不已。

美,事物之美,器物之美,真之美,藝術之美,美不勝收。

每種美都可以鋪開來講。

真、美,都可以拿實物來輔助教學,通過欣賞真品、藝術品等,在孩子心裡先建立起真、美的概念和感覺,然後,在建立了真、美的概念之後,再過渡到道德上的真、美。同時還能提高孩子的鑑賞審美水平。



善,在我看來,正面,由於現在社會上的不好的現象,不好講,所以,可以反過來講,不作惡,即是善。惡是什麼,批判了惡,學生們,自然就明白了何為善。

所以,批判惡就是在弘揚善。

如此,真、善、美,可以進入到學生的心裡,觸動心靈。


鋼筆刀


中國現在的教育最缺失的是:聖賢教育!從小學到大學就沒有開設這門課程;培養出來的人全是“高技能而無心”的人!怎麼個“無心”了?他們不知“孝、悌、忠、信”為何物?更不知“禮、義、廉、恥”是什麼?違反了二千多年來的孔孟思想和教育程序(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齊家——治國——平天下),完全是“胡亂搞、胡亂教”而誤人子弟;培養出來的人大多數是“狂人、野人、誑妄之人”!在家不知道孝順父母、在社會上也不知報效(孝)國家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樣的“教與育”還能繼續教下去嗎?改革、改革......教育為什麼不改革?


秋風66820


要改革的是中國頂尖的大學!大學招什麼人以何種方式招才是影響各民族百姓教育方式的源動力!

解放初期講成分,又紅又專的貧下中農是響噹噹招牌,嫁女還嫁無產階級!六、七十年代工人、醫生、解放軍;七、八十年代司機;九十年代公務員……什麼吃香民眾就嚮往啥。當985、211都唯分論,那學子們不鑽書堆就是不務正業了啊!

有需必有求,有求必有供,供需關係是連鎖反應。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那不死命學數理化?學好英語成標配,英語培訓就如雨後春筍……

定義中國式教育的利敝有何意義?美國式教育又咋樣,它也是根據美國知名大學衍生出來的教育方法。不從根本上去改革而把責任推在家長身上,確實是專家的思維模式。


映山紅191517683


中國式教育缺少思辨,思辨的教育要到研究生之後才開始。在國外這種教育從小學就已經開始了。我的教授的孫女在國外唸書,這孩子初中時寫了一篇關於種向日葵的論文,老教授看過之後感慨萬分,他覺得這篇論文的寫作水平比他自己的博士研究生還要好。

我的孩子在讀小學,最近,要寫一篇關於科學實驗的作文。要求是先描寫實驗步驟再寫實驗結果最後是感想。我的孩子寫的是摩擦起電的實驗,他的文章寫得很生動,弘揚了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百折不撓的科學精神。這是典型的中國式教育的套路。這種套路從頭到尾都在套用別人的思想,怎麼看都找不出自己的觀察和思考。

下面我按思辨式套路說說關於靜電的實驗的作文怎麼寫。

  1. 通過觀察提出問題 描寫塑料尺和頭髮摩擦後可以吸起小紙片等現象。提出什麼條件下可以摩擦起電的問題。
  2. 接下來要按照邏輯的完備性做出假說,比如:相同材質的物體不能摩擦起電,不同材質的物體摩擦能摩擦起電,金屬不能摩擦起電,非金屬能摩擦起電。
  3. 根據假說設計實驗,說明實驗結果。
  4. 根據實驗結果得到結論。
  5. 分析實驗的不足,提出新的問題。比如,液態和氣態物質能否摩擦起電。

必須承認中國式教育對傳承已有的知識是非常有效的,但對於創新來說就顯得守舊而且不大實用了。很難想象我的孩子用十幾年的時間學會的作文套路,能幫助他寫出論文,或者是設計方案。大概這種本事也只能用來應付一下高考吧。


日衝信息 黃


中國教育形式為應試教育,就是為了應付考試,考試要考的重點學,對於不考的,好多老師就一筆帶過或是壓根不提。應試教育有利也有弊,但總體來說還是利大於弊。拿高考來說,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可以說是很殘酷的了,但它是比較公平的,不用拼爹,不用靠關係,高考制度很嚴,很公正,沒有捷徑可走。學習是自己的事,我們不是為父母學,更不是為老師學,而是為自己學。學習關鍵得靠自己自覺,自己要管好自己。但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如果老師管的很鬆,對班上同學要求都很低,那麼學生還會自覺天天認真搞學習嘛?我想肯定是不會的。中國的教育就是應試教育,雖然我們也知道這種教育模式有弊端,但也無計可施,只能繼續搞應試教育。在我看來,這種模式的弊端有忽略了對學生道德修養,價值觀,人生觀等方便的教導與培養。還有就是與西方國家相比,中國學生的動手實際操作能力要差一些。


鄂東boy


老老實實回答這個問題。中國教育缺失有以下幾點:

1.缺乏有質量的教育下限,在農村、在山區、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孩子們得不到有質量保證的基礎教育。不是老師們不願意教,而是師資真不趕趟。作為政府,不必管那些質量有多好的各類附中、四中之類,而是拼了老命把最差的最低的教育水準提到一個相當高相當好、老百姓認可、不必人人糾結去不去私立學校的問題。

2.缺乏職業教育理念。分類培養。我認為中小學教育,以培養遵守社會公序良俗、遵紀守法、有基本人文素養的社會人為主,只在高年級(高二、高三)為職業教育做好準備即可,如大部分人(學習成績真的太低的那種)高二(三)即可進入職業學院學習,而準備以智力為工作內容的學生,為進入大學做好準備。配套來說,中國2700所高校,1500所要明確應用型職業教育為主,培養低知識含量的勞動技能,以技能證書為主,可以進去大學獲取學位。剩下的1200所,要有200所要以研究為導向的大學教育為主,培養重點研究生,本科生為輔。剩下的1000所以應用型學位教育為主。

3.缺乏人文薰陶,太過於強調學習。


俺從小就玩這個玩意


中國式教育什麼都不缺。在教育系統之外,缺少了自信。從中國新文化運動開始到今天,也已經經歷了推翻封建社會,半殖民地社會,並建立了就中國,特別四十年的改革開放的建設成就,無一例外的不是中國人自己培養出來的人才在各個領域取得的成功。因為百年滄海桑田變遷完成了西方世界幾百年的風雨兼程。變化太大,既有階級形成幾經推倒重新構建,學而無用與學無止境並存,把握自己的命運,相對於學習的書中金屋,好象不是但又好象是通過學習知識和努力的結果,全面否定自己的教育獲得和全面肯定自己的教育獲得於當今並存,所以才有那些為自己著書立傳的人寫出英雄創世到世無對手的孤獨。有中國今天的成就,難道沒有我們當今教育的一分功勞?況且,中國教育,在中國百年滄桑鉅變中,事實上也在與時俱進,呼喚教育改革必須認可過來的教育的成功,並在此基礎上,培養出引領中華民族走向富強的人才教育機制,不要忘了,十年栽樹,百年育人哪!教育方法與機構,機制必須是穩定的走向未來。當今中國,要想毀我中華,首先要亂我中華民族的人才培養,在國際舞臺上,爭我民族的生存利益最大化,首先應該必須是忠於我中華民族的人才,不是如此,有可能有一天,假中國人民利益而飽飲中國人民的鮮血終飽私禳。所以,中國教育應該是教育忠心耿耿為國為民的人才的搖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