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新年號“令和”取自日本典籍?

4月1日上午,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正式對外公佈新年號為“令和”。5月1日正式啟用。

日本的新年號“令和”取自日本典籍?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解釋新年號“令和”表示,“蘊含了在人們的美麗心靈相互靠近之中,文化誕生併成長的意思”。他還稱“希望和國民們一起,建設對年輕人而言洋溢希望的日本”,透露選定該年號是意識到了年輕人。

新年號出自《萬葉集》,引用了“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梅披鏡前之粉,蘭薰佩後之香”一句。

日本的新年號“令和”取自日本典籍?


《萬葉集》是現存最古老的和歌集。其中的和歌是用萬葉假名寫的古日語——所謂萬葉假名,本質上就是以漢字來標記日語讀音的一種書寫方式,漢字本身沒有意義。年號不可能取沒有意義的兩字。

那麼怎麼辦呢?新年號其實出自《萬葉集·卷五·梅花歌三十二首並序》中的“序”。序是漢文:

——天平二年正月十三日,萃于帥老大伴旅人之宅,申宴會也。於時,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梅披鏡前之粉,蘭薰珮後之香。加以,曙嶺移雲,松掛羅而傾蓋,夕岫結霧,鳥封穀而迷林。庭舞新蝶,空歸故鴈。於是,蓋天坐地,促膝飛觴。忘言一室之裡,開衿煙霞之外。淡然自放,快然自足。若非翰苑,何以攄情。請紀落梅之篇,古今夫何異矣。宜賦園梅,聊成短詠。
日本的新年號“令和”取自日本典籍?

有沒有覺得這段文言很眼熟?因為它根本就是仿寫的《蘭亭集序》!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稧(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領(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日本的新年號“令和”取自日本典籍?

《萬葉集》的和歌本身也是日本古代貴族,對蘭亭集會的模仿下所生的產物。

新年號可以說符合日本媒體所說的取自日本古典。但其實嚴格來說它是取自中日兩方古典。

安倍晉三雖有去中國化之心,但找來的這本古典實在一般,從含義上來說也只是表達時令節氣的意思,,與之前的“平成”、“昭和”相差太遠。

日本的新年號“令和”取自日本典籍?

最後,這個“令和”的真實出處其實出自《清史·和珅傳》:“乃賜令和珅自盡”。(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