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宇宙的規則和本源……;德:是對宇宙規則和本源的敬畏和順從;二者合一就是信仰?

藝術就是謊言


謝您約題。

莫生氣,不明由哪看到的這個咋湊出的題,看上去如電腦拼字列組成的句式一樣,有型無魂的。

道德經的道是慣性或規律進展時,引領慣性或規律的趨勢的導向部分的說講詞字。

而道德經的德是得與舍的捨得兩字的合體表示辭。即取捨間的用辭記寫成德字,而與講公德道德的德字無關。

因而,老子用柔剛或鋼述一切。並注重用柔勝用剛的。從而水遇硬繞行。其它句是此兩字的選用後效果的示例或說明。

信仰本型就是老百姓用的:信不信。信了就聽從隨同同意,也可去做。不信就不贊同不聽從隨同,更不會去做。

只不過信仰由相信為起點,呈信則有不信則無狀態後,相信否達信念的堅持堅守狀態,而具堅毅程度的表述詞句式。中國老百姓說成:犟眼子的九頭牛都拉不回的犟勁,褒義詞述成:誓死如歸的人的狀態。

但神學上的信仰與上述不同,而獨呈腦或心裡有“神”與否。

而政治上的信仰雖具點理念堅守式,但理念多被理論的理想或夢想替代。即理論為之奮鬥的目標體現著。

而道的趨向正與信仰的朝向是同一個東西,僅兩套詞說的字不同而己,即取向被不同詞字表示了罷了。

慣性.規律.旋律.取向.趨向.趨勢都是一個東西,被不同字詞表述了而已。

涉點規則,規則是取向趨向兩邊緣處夾中間的邊際線形式的表述詞,但與源和宇宙無關。

悟空問看後咱也在其上留上點啥。


味哎兒


1、【道】是宇宙自然的秩序,是“一是一 、二是二”的社會法制化,是將人與人之間、人與事之間邊界劃分的很清楚的行為規則。

人類最偉大的創造不是民主自由,而是社會秩序。民主自由是原始的本性,而遵守秩序才是人類超越所有生物的最大原因素。

道是剛性的。

2、【德】是仁愛,是用來模糊邊界的情感。是模糊人與人之間、人與事之間關係的感性存在。

雖然,人類最偉大的創造是“秩序”,但是,所有生命最偉大的東西依然是充滿感性、最原始的愛,在社會活動中就是“德”。

3、道和德一陽一陰,這就是“一陰一陽謂之道”。

4、人類社會最完美的相處或社會治理就是“社會法制化”+“道德治理”。社會法制化就讓人們有了社會秩序,知道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做了會怎樣。這是剛性的,不容觸犯的。

而道德治理沒有邊界,宗教活動也是道德治理的一種,在法律不太健全的社會,宗教用日常道德約束人們,告訴人們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

“禮”制是宗教對社會道德治理的提升,讓道德更理性,給人們一個自我約束的理由,比如“裸體上街”這種事,法律很難判刑,但“禮”告訴人們有羞恥心,不能那樣做。所以,實際上【德】也在教育人們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只是【德】模糊了大多數的邊界。

5、法治不能酷刑,禮不能無底線,也就是說【道】要符合天道,宇宙天地運行的自然規則就是法治社會的上限;【德】要符合生命本源,愛是有底線的,“熟不知禮”和“無法無天”就是底線。

道和德相互作用就是美好社會的開始。

6,實際上,這世界上不止是一分為二隻有道、德這兩個方面,而是還有“三”,“三”就是“散”,三生萬物。【社會法制化+道德治理+中央集權制】這才是真正符合銀河系、整個宇宙運行的規律。

銀河系是有核心的,宇宙一定也是有核心的……宗教的核心是上帝的力量,老百姓的核心是中央集權,以及中央集權所制定的(符合“道”的:不符合則亂,符合則安居樂業)社會運行秩序。




終南高揚


道德經的道是想表示自然界的規律,但它是粗糙的,無非是辯證法或者說矛盾。它並沒有什麼具體的內容,象現在的物理化學一樣。其實他這種解釋是觀念化的。因為它很容易被人當作是一種思維方式的改變罷了。

“道”的具體含義除了矛盾其它都是模糊的。這種模糊讓人可以任意的想象,從而成了神秘的。從實際來說,它對科學的實際發展是起了阻滯作用的。因為它把科學發展的真正方式,也就是經驗實證拋給了神秘的陰陽,虛實等糊模的觀念,象古代的中醫天文以至於政治經濟。科學沒有經驗實證的方法論是不可能真正得到發展的。如果醫學還秉承中醫的那套,不引進西醫還能有現在的發展嗎?現在有人質疑中醫是偽科學是有原因的,因為它沒有實證的證據。

題主給“道”戴的那個高帽是言過其實的。因為僅僅用矛盾並不能概括自然的本源。很多思想家都認為矛盾只不過是我們腦中的臆想,因為沒有形而上的觀念就沒有矛盾。

《道德經》的德也是片面,甚主和它的道是相悖的。它要人們完全尊從自然,所謂雞犬相鳴不往來,小國寡民。但作為矛盾的理念,自然與人是一體兩面,它們必然是互相影響的,而不是人完全遵從自然,現實中人也是在時刻挑戰自然的。

老子是幾千年前的一個有思考的人,他不是神仙,思想在現在看來是粗糙簡單的。我們現在的人根本不需要神秘化他。


藍天白雲77597639


其實不管怎麼說怎麼定義,道與德都是要人們去自己去真正感受和領悟的。

文字不過是用來引路的,說的極端點,不管怎麼說怎麼定義如果陷入文字裡,則全盤與道與德無交涉。

中國古人是通過參悟道與德來安排自己的人生和性命的。仔細一想就能明白,談玄說道又與性命何干?只是不明難以正性命,所以勉強談來啟發人而已。

在中國來說,道就是一切的本體,德就是本體的功能能力。人就要去體會這種本體,發揮這種本體的功能,踐形儘性。這性命之學乃是實踐之學。

明瞭道德之體,才能正確實踐。所以儒門才講,朝聞道夕死可矣!才有,天地之大德曰生!

這都是對道德的追求和領悟。所以我們看道德問題,切記陷入思辨而不用性命體悟實踐。

如果能白這個道理的話,則一切名相都可以扔到垃圾桶裡。而自己也再也不會陷入無限名相之中不能自拔,從而可以開始不被思維欺騙開始貼近真實。

正如老子所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無為。

無為按佛家說就是不生滅。所以各家對於至道都是有所追求的。而要義不外乎扔掉思維名相的執著,用心去體悟。

我們返觀一下就會明白,就算我們知道了一切的定義,一切的知識,也不能讓自己能超脫生死擺脫輪迴。而禪宗的很多祖師卻可以坐脫立亡,生死自在。

這其中的差別,有志於道者不能不細細體會。所以求道關鍵是做功夫,求理論不過是在入門的門檻前觀光而已。

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曾說,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儒家《中庸》也講,道者也,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這都是功夫,和學知識迥異。

所以有志於道,也就是生命根本問題,就不能只停留在門前觀光,還是需要往門裡深入的走一走,也才叫求道,而不是學知識。


晴之黎明


道法自然,自然怎麼來的,你要知道,你就明白六爻土長生於申,八字土長生寅,怎麼來的。我認為土長生於火是自然。原因現實普遍生活中萬事萬物遇火都變成土。


顏廷石


中國人的老祖宗老子在《道德經》上說得非常清楚: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也就是說:道生時間,道生空間,道生宇宙,道生萬有,道生萬物,道生植物,道生動物,最後,道生人類!

道是自有永有的!道是充滿宇宙萬有的!被生的不是道!被侷限於宇宙的不是道!道是超越宇宙而存在的!道可以不因宇宙而存在!但是,宇宙不能離開道而存在!

中國人的老祖宗告訴子孫:太初有道!道是生命的源頭,道是真理的本體,道是唯一的道路!順天行道便是德! 一切生命包括宇宙,都是道生的!產生宇宙和生命的生命叫做道!

道不是被造的!道不是被生的!被造的不是道!被生的不是道!

孔子編輯的四書五經中的《尚書》裡說:。天敘有典,敕我五典五惇哉!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同寅協恭和衷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討有罪,五刑五用哉!政事懋哉懋哉!”“天聰明,自我民聰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達於上下,敬哉有土!

天是道的另一個稱呼,老百姓也叫做老天爺!道是有性格的,有感情的,有脾氣的,是公義光明的!道對宇宙萬物和生命以及人類擁有絕對的主權!就象人對被人所造的手機一樣,人對自己造的手機有絕對的主權!

如果人向自己的手機按A,自己的手機不顯示A相關的內容,反而顯示B,這個手機就是問題手機!就是壞的手機!就是不正常的手機!就是不合格的手機!就是不能用的手機!就是要修理和更換的手機!如果不能修理和更換的手機,就是被人拋棄的手機!手機不順從人就壞手機!

同理,人不順從道,就是壞人或者叫罪人!順天行道叫做天人合一,稱為德!替天行道或逆天行道必然會出現天災和人禍!

道,有主權無中生有!道創造時間,創造空間,創造宇宙,創造萬有,創造萬物,創造生命!生命不是從宇宙產生的!生命是生命的源頭,道生的!

道,也叫做天,也叫做造物主,就是真理,就是生命,就是道路。就是真理的本體,就是唯一的道路,就是生命的源頭。道一直掌管宇宙萬有,使宇宙萬物有序運行。


lihuazhang2017


木錯!道是一切的總綱,是形而上滴;德是人符合“道”的要求的言行思想,是形而下滴。完美的“德”是指言行百分百符合“道(善)”的要求。信仰就是人精神上追求的共有的完美(歸宿)世界。


用戶447358621267


你的問題問得很有水平,證明你的思考深入到了多數人沒有達到的境界。但道和德是古代哲人對世界規律的高度抽象,是哲學,現在的中國人很少能理解,更談不上信仰。


王錚828


道是虛空破碎之後才顯現的東西,你這哼哼唧唧的不知所云。你以為都和你的腦袋一樣蠢,還規律,道也有規律?


明鏡靜圓


總之"天人合一",從出生發展到死亡不是自然規律嗎,誰能抗拒?不信也得信。不過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人與人的複雜的各種關係充滿著各種矛盾,有矛盾就就有鬥爭,一生也是鬥爭哲學,猶如四季交替,有驟風暴雨,也有雨過天情,太烈日當頭,也有天寒地凍,總之你死了他活了,生生息息,繁衍不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