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怎麼處理學生中強欺弱的現象?

數學樂園1


班主任怎麼處理學生中以強欺弱的現象?

在校園裡,學生往往因爭奪,強佔而以強欺弱的現象是經常發生的。

鏡頭1.校園水龍頭旁,一個大孩子急等著用水龍頭洗臉,一個小孩子正拿著瓶子在接水喝。

大孩子出言不遜:“滾,老子洗臉。”

“不,我還沒接滿呢?”小孩子也不是個善頭。

大孩子照著小孩子拿瓶子的手就是一巴掌。小孩子剛想說話,大孩子威脅說:“說,再說我揍你!”

小孩子只好悻悻地走開了。

鏡頭2.校園一角,兩個一年級孩子正在石頭剪刀布玩“神奇寶貝卡”,一個大孩子來到他們面前,說:“誰有超級超夢,我買著。”

一個小孩子說:“我有。”說著,他從一沓子卡中抽出兩張,遞了過去。

大孩子接過卡,抬腿就走,小孩子哭著在後面追。

“哭,我去告訴你老師,玩神奇寶貝卡。這卡沒收了,我要交給老師。”大孩子說罷,揚長而去。

針對上述現象,班主任怎麼處理呢?

一,查明情況。學生中以強欺弱現象,情況多種多樣,程度有輕有重。作為班主任,要正確處理此事,首先就要查明情況,瞭解事情的原委;然後做到“三看”即:一看欺凌者是偶犯還是慣犯;二看欺凌是一般欺負還

是校園霸凌;三看雙方是不是都在本班。查清這些問題以後,就可以對症教育了。

二,展開教育。根據瞭解的情況,

1.如果欺凌者是偶犯,一般的批評教育就能夠解決問題;如果是慣犯,但又夠不上霸凌。這樣的孩子要加強教育,要告訴他,以大欺小,以強欺弱,仗勢欺人都是不對的,不要養成這樣的習慣,如果養成習慣了,隨著年齡的增長,就很容易發展成校園霸凌校園暴力行為,如果還得不到制止,走上社會就容易走上犯罪道理。

2.如果是一般欺負,像本文開頭的兩個鏡頭一樣,老師可以做一般性批評教育,讓他認識到以大欺小是不對的。要知道人都是從小長大的,當你小的時候受到大孩的欺負時,你是什麼心情,什麼感受?現在你欺負小孩子,有一天,如果你遇到比你大比你厲害的孩子欺負你,你會怎麼樣?要知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果欺凌者是校園霸凌者,經常使用暴力欺負弱者,不是毆打就是謾罵,不是逼錢就是要物。對於這樣的欺凌者,老師要慎重對待,搞清楚他的霸凌是個人行為還是團伙欺負,是主謀還是隨從,然後開展針對性教育。一要積極做好該生的心理疏導工作,讓他知道毆打和謾罵別人看起來是為了顯示自己的能力和威風,想得到別人的尊重,但是這種尊重是以傷害別人為代價,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的。

要想真正得到別人的尊重,首先要學會尊重別人,提高自己。二要開展主題班會,以作文或思想彙報的形式,讓學生寫“我向老師訴心聲”。及時瞭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及時解開學生的心結。三要建立班級“防暴”機制,組織班幹部或精明強幹的學生時時監控霸凌者的動向。四要配合學校通過影像教育,讓他認識到霸凌者給被霸凌者生理心理造成的傷害,以及被霸凌者對霸凌者的仇恨,霸凌者最後走上犯罪道路的可能性。

3.如果霸凌雙方,一方在本班一方在外班,班主任老師要主動找該班班主任及學校領導,積極應對校園霸凌事件。霸凌者在本班,要結合以上四點進行教育。如果受害者在本班,如何教育避免霸凌,可以參考我前面的回答“面對校園霸凌,我教育孩子,如果有人欺負你一定就當場打回去,難道有錯嗎?”

對於霸凌者,如果通過這些努力,教育效果不很明顯的話,班主任老師就要聯繫家長,通過家庭教育及時遏制霸凌者的霸凌行為。

三,家校共管。家庭作為養成教育的主陣地,糾正孩子不良行為的主渠道。家長在糾正孩子霸凌行為中,應該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1.教育孩子要有正義感,同情心;2.教育孩子同情弱者,保護弱者;3.要對霸凌孩子必要的懲罰,但要適可而止;4.在老師的協助下,家長的監督下,要求孩子向受害者賠禮道歉,包賠損失等;5.如果受害者家長怒氣難消,家長還要及時找對方家長溝通,以免對方家長對自己孩子不利。

總之,班主任工作是一件既複雜又沉重的勞動。如果學生中再出現了以強欺弱現象,老師就該上火了。因此在處理學生中以強欺弱現象時,一定要冷靜,全面考慮,妥善處理。





伯廷


我是數學李老師,來說說的看法。

作為一名班主任,我也經常遇到學生強欺弱的現象。對於這種情況,我是這樣處理的。

抓住時機,當面教育

當發生強欺弱的現象時,第一時間勸解叫停。當然,如果教師在場還好說,如果教師不在場,則需要周圍同學的力量,關於這個,我會在後面說到。

對於這樣的現象,我會先給雙方一定的時間冷靜,而冷靜的過程其實正是給了他們平復心情,和反思的時間。

待冷靜後,我會分別讓兩個人和我敘述剛才的經過以及原因,努力還原事情經過,並得到兩人的認可。

然後根據問題原因來對一方或雙方進行批評教育並道歉。必要時要根據嚴重程度決定是否需要請家長一同解決,或是是否需要醫院就醫等。

召開主題班會,進行集體教育

為了這樣的事情減少發生的可能,我會利用班會或是集會時間來召開主題班會。在隱去學生姓名的前提下與班級中的同學一同討論,用集體的討論來讓當事人瞭解這樣做的後果,認識錯誤。

同時,在班會上,我也會告誡孩子不欺負他人,當自己受到欺負時,可以用適當的反抗來表明自己的立場,如果比較危險,則可選擇遠離事發現場,並尋求成人的幫助等。

必要時,請家長參與解決問題,並與家長溝通

作為孩子的監護人,我會視情節嚴重程度,與家長共同商議問題,尋求問題解決方法。

長期關注,及時批評或表揚。

對於經常性的欺負他人的現象,要與學校,家長一同解決,比較事情進一步發展。防止欺凌事件發生。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數學李老師


發生這種現象,最本質的原因,就是團隊內部還有不團結因素,對強的進行教育,對弱的進行幫扶,這只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要是一位拍板的人,長期重複這一操作,這個團隊的使命就已經結束了。

再說了,對強的進行教育,搞不好還會讓其心生怨恨,把這種恨轉移到弱的人身上,造成更嚴重的後果。恨這種負能量的東西可以延續很長的時間,離開了熟悉的環境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降低,在特殊的時間地點,卻又會像火山噴發一樣,災難深重。

既然班主任精力有限,不可能同時幫助幾十號人得到他們自己想要的東西,那為何不發動群眾,讓學生自己幫自己。講到這裡,不得不說集體榮譽感,這東西很奇妙,足夠多的話,一個集體的戰鬥力往往能呈幾何式增長。

榮譽感培養好之後,內部再進行細分,形成內部的小組對抗。這時候把最不對眼的人放在一塊,他們小組內鬥的精力會比擊敗其他小組的精力少很多。長此以往,強欺弱的事情會變少,班主任也會有精力去尋找班級走的更遠的路子。


Mr蒙小林


以強欺弱,個別孩子的本性,這些孩子成績往往都是一踏糊塗,是因為學習上的無聊,又愛慕虛榮要面子,在欺負弱者的時候心裡好像才能顯擺一下自己。當然了,也許還有其它的目的,像索要財物啦,談戀愛啦往往也都是引發校園欺凌的主要原因。

1、防患於未然

善於用心去仔細觀察班級的班主任老師,一定會提前發現這種事件的苗頭。對於這種情況萬萬不能懈怠,疏於管理而任其發展。要會從根本上來徹底搞定,不留一點兒遺憾。班主任的控班能力及工作方法對於校園暴力事件的預防起著決定性作用。

2、針對事件發生的主要原因,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法。

校園欺凌也有它的方向性和目標性,針對問題的實質解決問題往往事半功倍。會利用班主任德和威的影響力和震懾力來工作。牢牢抓住班級工作的主動權,對於這類學生之所以以強欺弱的目的及其性格來採用合適的解決方法。手腕一定要讓學生感覺到力度很大,約談沒效果,那就直接勸退主要人好了。拖泥帶水的處理方式只能給你帶來麻煩甚至災難。

3、不允許任何學生拉幫結夥。

這才是工作的難點。校園欺凌多數都是以多欺少,學生大多有群膽。不允許學生結夥很大程度上預防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真出現結夥這種情況,對於伙頭直接勸退,不必猶豫。不論噴子如何評論,真出了事誰也不會給你擔責。不去惹火燒身,但你也要懂得明哲保身啊。

校園暴力,一個讓人讓社會心痛的話題!


紅色老人


這個問題很簡單,可以給孩子講三國,講水滸,因為強者從來不欺負弱者,真正的強者是保護弱者的。





創業者天地


我過去遇到學生強欺弱的,第一次找談話,搞清楚事情原委,和學生一起分析討論問題的危害性,指出正確的處理方式。第二次還是要循循善誘,說服教育,對學生所犯錯誤提出嚴厲的批評。第三次,我出手替弱者教訓打人的人,對那些態度蠻狠的學生下手比較狠。過去這種辦法行之有效,家長也不會袒護自己的孩子,認為老師這樣做是為了自己的孩子。現在不能這樣做,只能是口頭教育,沒有效果只能是向學校反應,和雙方家長溝通,別無它法。


XLS8753


班主任要勤於瞭解學生,真心關心愛護學生,多溝通,多交流,真正走進學生內心世界,得到學生認可,讓學生心靈有所歸屬,才能真正瞭解掌握學生心理動向,把班級問題處理在萌芽狀態,防患於未然,讓那些抽菸喝酒打群架的同學沒了市場,只有班內風氣正同學們才有歸屬感,才能把精力心思投入學習之中。班主任是一個非常細心細緻的工作,那些班級出現重大問題的肯定是班風不正管理不嚴所致!


123456hmyyy


好辦啊,要是家長通情達理,平時不對老師或趾高氣揚牛逼轟轟或毛病多多橫加指責等等的話,班主任願意配合學校和雙方家長處理,該賠償的賠償,該批評教育的批評教育,該道歉的道歉,該保證的保證。否則就報警,警察按照規定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管我什麼事。


手機用戶85215218997


假如說我是一個老師遇到打架的同學的時候我不在教室,呢麼我希望,要有同學去制止她們,然後在去找我來處理,如果是在同學和班幹部制止不了的情況下在去找老師來制止並且把問題給解決了。


檸檬水丫


其實班主任沒辦法處理,因為班主任沒有警察權力,壞學生的家長往往地頭蛇,連校長都怕地頭蛇。最好的辦法是學生打人就追究家長刑事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