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憶蓮和李宗盛為什麼離婚?

侯佳儀


《為你我受冷風吹》《夜太黑》《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

在唱這些歌曲的Sandy林憶蓮更為人稱道的是,她在這個時期和臺灣樂壇的詞曲雙聖李宗盛相愛並結婚。

老老實實說,這些歌聽起來很俗,不外乎都市男女那點事,但是Sandy唱出來就有了紅酒配香菸的誘人與醉生夢死的意味深長。

俗,全怪李宗盛那個矯情的“大藝術家”,喋喋不休個沒完,不俗全靠Sandy嗓子矜貴,會講故事。

當這段驚天動地的愛情已成往事,當這些或流俗或前衛的歌曲已成老歌,我們才發現Sandy的厲害就在於,不管那首歌到底好不好,她都能動用她的銀嗓子賦予一首普通流行歌曲刻骨銘心的好感。

任時光匆匆流去,千禧年回到香港的Sandy終於讓歌迷見識到了那個最酷的林憶蓮。

2005年王菲只顧著玩,其他天后不知去向的時候,林憶蓮帶來了她全新的專輯《本色》。

去你的喋喋不休爛情歌,什麼懷舊傷感全部留給那個愛哭的李宗盛,她的《本色》就是要甩掉一切玩酷耍個性《再見悲哀》。

破舊立新,對於過去隻字不提,新音樂新態度新玩法,卯足了勁做個“新人”。

結識新的男友,唱自己喜歡的歌,演唱會專輯一樣不落,在2005夜色無邊演唱會上與男友倫永亮放肆玩串燒,13分鐘玩到盡,國語老歌、西洋歌曲、粵語流行、歌劇串聯,收放自如,每一首都堪稱完美。開始解放自我的Sandy再次讓人大開眼界。


香港電影


2010年林憶蓮北京演唱會,即便是唱了無數李宗盛的歌,Sandy依然絕口不提李宗盛。

直到《傷痕》前,林憶蓮握住話筒,悠悠地說:

“說老實話,我這輩子其實寫了很多的歌,但大部分都扔到了垃圾桶裡。和大家見面的,只有《鏗鏘玫瑰》和這首《紙飛機》。下面我要唱的這首歌,不是我寫的,也不是倫永亮寫的,而是另一個男人寫的。”

臺下的歌迷的呼聲響徹了整個體育館:李宗盛!

林憶蓮笑了,這時伴奏響起,她唱道:夜已深,還有什麼人,讓你這樣醒著數傷痕……

直到最後她也沒有開口提李宗盛的名字。

而這邊的李宗盛則沒這麼多顧慮,最近的一次小巨蛋演唱會上,李宗盛面對大屏幕上的林憶蓮,隔空對唱《當愛已成往事》,未及第二句就已經溼了眼眶。


那個寫出了無數情歌的男人啊,到了50多歲還是這麼多愁善感,面對曾經的愛人,這個已經被稱作大哥和教父、頭髮和鬍鬚都已經花白的華語樂壇宗師級人物,瞬時間就回到了當初的小李和阿宗。

沒有這樣的多情,李宗盛寫不出那些看透了男女之事的歌;

沒有這樣的多情,李宗盛和林憶蓮不會走到一起;

也是,沒有這樣的多情,他們也不會最終分開。

1992年,李宗盛給張信哲寫過一首《我是真的愛你》,歌裡他唱道:

曾經自己像浮萍一樣無依

對愛情莫名的恐懼

但是天讓我遇見了你

我初次見你人群中獨自美麗

你彷彿有一種魔力

那一刻我竟然無法言語


網上常常把這首歌謬傳成是李宗盛對林憶蓮的心聲之曲,但這種說法其實是不準確的,因為哪怕是乘飛機時遇到一個好看的空姐,李宗盛都能寫出《鬼迷心竅》:

曾經真的以為人生就這樣了

平靜的心拒絕再有浪潮

斬了千次的情絲卻斷不了

百轉千折它將我圍繞

有人問我你究竟是那裡好

這麼多年我還忘不了

春風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

沒見過你的人不會明瞭


所以你明白了嗎?李宗盛屬於的,是整整一代甚至是幾代聽眾的,他必須多情,他必須對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產生足夠的敏感度和情愫,才能寫出那些經典的歌詞和旋律。

而林憶蓮亦是如此,從代表香港都市女歌手的新銳形象再到滾石的情歌天后,再到如今與內地的常石磊等音樂人合作,林憶蓮的戀愛關係也隨著作品的變更而更替。

所以,當兩個人都是藝術家的時候,他們的分開,最終只能成為必然。


罐頭辰


2004年,李宗盛與林憶蓮協議離婚 。林憶蓮1983加盟新力唱片有限公司,成為旗下合約歌手。入行16年,有過3段公開戀情,全是工作上的合作伙伴。更揹負“小三”之名與李宗盛結婚。

如今,大家聽到的《為你我受冷風吹》、《至少還有你》等多首膾炙人口的情歌都是李宗盛為林憶蓮寫的。那他們為什么離婚?有網傳是林憶蓮有外遇,而李宗盛的聲明似乎證明了這傳聞,“我們的愛若是錯誤,願你我沒有白白受苦。祝你幸福找到你要的、你認為值得的。

  也有李宗盛身邊朋友爆料稱,這對經歷多年風雨的歌壇銀色夫妻,因無法在個性及生活上達成共識,走上分手的道路。

李宗盛,是當今歌壇不可多得的音樂全才,出道二十多年來,無論是他親手創作的還是親自演員的音樂作品,可謂首首都是經典,從傳唱不衰的《夢醒時分》、《當愛已成往事》等,到暌違樂壇多年後推出的兩首自己演唱的《給自己的歌》、《山丘》,字字直抒胸臆,句句直抵人心,包藏著一個男人無盡的情懷。

聽李宗盛的歌,那滄桑的聲音,那空靈的歌詞,一個老男人似乎在訴說著一個久遠的故事。然而,只要你走進李宗盛的世界用心聆聽,會驀然發覺原來這個“曾經滄海難為水”的男人是那麼的厚重,他的情感世界裡交織著那麼深重的苦樂悲歡。

李宗盛的世界裡,有一位過客給他留下了波瀾壯闊的情感糾結,也給世人留下了諸多剪不斷理還亂的看點,她就是林憶蓮——彼此之間擦肩而過卻又愛恨交織,直到今天我們也不知道是該祝福他們結合,還是該祝福他們分離。

女:往事不要再提

人生已多風雨

縱然記憶抹不去

愛與恨都還在心裡

真的要斷了過去

讓明天好好繼續

你就不要再苦苦追問我的消息


自古美女傾慕才子,林憶蓮當然容易對李宗盛這位大師動真情了。天雷勾動地火,兩人愛得激情四射。但彼此相愛的人卻不能在一起,這是何等痛苦?

男:愛情它是個難題

讓人目眩神迷

忘了痛或許可以

忘了你卻太不容易

你不曾真的離去

你始終在我心裡

我對你仍有愛意
電影海報

我對自己無能為力

因為我仍有夢

依然將你放在我心中

總是容易被往事打動

總是為了你心痛

女:別流連歲月中 我無意的柔情萬種

不要問我是否再相逢

不要管我是否言不由衷

林憶蓮曾說過,李宗盛是個很可怕的人,好像能看穿所有女人的心事。能看穿又如何,最好的詞人也許未必是最好的丈夫,況且詞人總是多情的。

李宗盛的歌詞很適合在冷如水的深夜裡一個人輕輕哼唱。熟悉的生活情境,小人物的視角,沒有誇大華麗的辭藻,一邊唱一邊顧影自憐。聽著聽著你會感受到一股清冷的氣息襲背而來,捲入你內心的是那不斷髮酵的歌詞,撩撥你那愛情和夢想的也是那不斷升溫的歌詞。

現在再聽李宗盛,每一句歌詞都不是那麼隨隨便便,似乎都隱藏著一段喜淚交織的深情過往;再聽林憶蓮,那濃情的歌聲似乎一語成讖,你總能從她的訴說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也許這是一個謎,但謎底藏在每一個人的心裡。


戰狼No2


筆者認為,李宗盛的所謂愛情,說好聽一點,是“一見鍾情”;說難聽一點,其實就是濫情,動物的本能,即“情慾”,或者所謂的“好色”。

據說,李宗盛未見林憶蓮其人,只聽其聲時就曾說:“像林憶蓮這樣的女人,聽她的聲音就足以愛上她。”這就是很好的例證。他當時已婚,名氣很大,想再愛一個女人,簡直輕而易舉。

李宗盛缺乏的是責任心,即動物本能昇華為真正的愛情和家庭責任感,兩個明星,不食人間煙火,一旦遇到實際的生活,磕磕絆絆,互不相讓,缺乏真正的感情基礎,所謂的“動物愛情”一觸即潰,離婚就成為必然,而且還具有了慣性,若不汲取教訓,下一次離婚就在前面潛伏著……惡性循環,週而復始。

李宗盛的問題,在明星中屢見不鮮,缺乏文化心理積澱,缺失傳統美德,註定無法善始善終。排除性格不合的因素,他們有的是錢,有的是機會,有的是追求者……他們資源太多,慾壑難填,反倒成了他們的災難之源,正如道家所言“泰極否來”或“福禍相依”。缺乏寬容、奉獻、感恩、真誠、擔當……誰也不可能真正實現美好的願望:“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大哲學家李澤厚認為:人的情慾屬於動物本能,只能歸本能的“性”,即性愛,只有經過人類歷史洗禮和文化積澱後,才能昇華為真正的愛情,恰如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很多人為李宗盛惋惜,以為他正因為多情,才能為歌迷創作美妙的歌曲。其實,我也為他惋惜,作為一個公眾人物,李宗盛沒有樹立很好的榜樣,他絕對可以因為專情而創作出經典的歌曲流芳千古,可惜他卻因濫情只能流行一時。他註定要為濫情付出慘重代價,假如他認識不到這一致命缺點,他一定會一錯再錯,這才實在令人惋惜。

目前,物慾膨脹,愛情被物慾異化,為物慾、情慾……而結婚,後果不堪設想:婚姻有性無愛,夫婦同床異夢……結合“情本體”思想,筆者認為:作為現代意義上的人,真正的愛情不僅需要物質基礎,而且需要動物本能的性,但更要富有人性的愛;長遠來看,超越的精神愛情最終會創造更多的物質和精神財富,從而徹底完勝短視的物慾愛情。


一封家書名店


2004年3月12日李宗盛和林憶蓮昨天各自傳真了一份離婚聲明給媒體,正式宣告兩人已結束七年的婚姻。

李宗盛在聲明中以他寫的《領悟》歌詞:我們的愛若是錯誤,願你我沒有白白受苦,為他和林憶蓮七年的婚姻做註解,記者打電話給人在北京的李宗盛,李宗盛說: ‘我已透過臺北的好朋友幫我發離婚的聲明,我把我認為要說的都寫在聲明中,我不會再說什麼,也沒什麼好說了。’

緊接著在李宗盛的離婚聲明後,林憶蓮也託經紀公司傳真來離婚聲明,同樣地,人在北京的她也以她最喜歡的黑人女歌手Roberta Flack的《And So It Goes》歌詞‘愛像一陣野風,夏日玫瑰的餘香,遠方傳來風的呢喃,當一切已成往事…’做為她離婚的心情。

兩人的離婚聲明中均未提及何時簽字離婚、離婚的原因,以及女兒喜兒的監護權歸誰等細節。

據李宗盛的友人表示,兩人離婚的原因,是因為巨蟹座的李宗盛個性比較踏實、封閉,不太跟外界接觸,而金牛座的林憶蓮比較浪漫,自從李宗盛將事業重心移到北京後,給家庭的時間變少了,林憶蓮又有自己浪漫的想法,才造成兩人離婚的結果。

林憶蓮的經紀人Lim Sek則說,他是發出聲明前晚臨時接到林憶蓮通知12日晚要發這個聲明,林憶蓮定居北京,離婚對她心情當然有影響,至於兩人為何離婚,他以這是個人隱私,不願多說,但他希望外界能給林憶蓮更多的時間與空間。

林憶蓮和李宗盛的情路一路走來十分辛苦,一九九三年,林憶蓮因為李宗盛幫她量身寫了‘不必在乎我是誰’,道盡林憶蓮身為歌壇天后,掌聲背後也渴望有人愛的心情,讓兩人成為音樂上的最佳拍檔。 不過因為李宗盛當時已和香港電臺主持人朱衛茵結婚,並育有兩女,兩人在音樂上的相知相惜,也讓林憶蓮成為李宗盛婚變的第三者。

第三者的身份,再加上李宗盛一直給人風流才子印象,圈內人一直不看好他們的婚姻,林憶蓮也儘量保持低調,不過卻也因而造成外界更多的聯想,從結婚第二年開始就不斷出現離婚的傳言,讓兩人疲於應付,也備受壓力。生活中充滿了不安和焦慮。最後的兩地分居,只會讓這段婚姻變的越來越糟糕。離婚也就變成了可以預期的選擇。


大牌情報局


林憶蓮的歌我最喜歡的是《傷痕》和《夜太黑》兩首,曾經讓我如此著迷。

李宗盛雖然早已出名,但其後期很多作品,卻正是因為和林憶蓮之間的火花,才寫出那樣多的好作品。所以說,李宗盛的大紅大紫,根本離不開林憶蓮。林憶蓮的聲音征服了所有男人,李宗盛未見其人只聽其聲時就曾說:“像林憶蓮這樣的女人,聽她的聲音就足以愛上她。”

而林李的結合,也將其二人事業推向頂峰。

但是夫妻過日子,就難免相互有不適應,誰也不是神仙,總生活在浪漫的雲霧之中!李宗盛創作給莫文蔚寫的《陰天》一歌,寫出了愛情的分歧:“開始總是分分鐘都妙不可言,誰都以為熱情它永不會減”。

男人都是動物,當年的1994年,李宗盛的所謂妙不可言,是建立在輿論強烈攻擊下的“小三”,每天偷偷摸摸,後來,已經是天后的林憶蓮放棄一切事業,斷掉和李宗盛的聯繫,賣掉香港的物業而移民加拿大。

李宗盛為了追隨愛情,也暫停音樂工作一年去了加拿大,當終於在一起以後,又生了女兒,也就沒有了妙不可言,那剩下的也就是再平常不過的日常生活,一天三餐,吃喝尿屎拉罷了!

作為動物中的佼佼者,李宗盛終於始亂終棄!

林憶蓮與李宗盛離婚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這是一篇關於他們的報道

《寂寞難奈》和《愛的代價》是李宗盛在受邀於張藝謀《十面埋伏》首映禮現場演唱的兩首歌。當時他已經處於離婚傳聞的包圍中。首映後兩天之際,即7月12日,他衝出傳聞的“埋伏”,勇敢宣告自己與林憶蓮結束婚姻。

12日入夜時分,李宗盛擔任首席音樂顧問的北京太合麥田音樂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向全國部分媒體公佈了一份信函,信是以李宗盛第一人稱寫的,文中內容大略為——我們的愛若是錯誤,願你我沒有白白受苦。Sandy......祝你幸福,找到你要的,你認為值得的。

我與林憶蓮小姐已在友好的氣氛下結束了婚姻的關係。以上是我對這件事最終與唯一的聲明。

李的上述文字全部是用繁體字寫就的。業內人士猜測是其親書而後由公司代發的。更有敏銳人士稱,李宗盛於《十面埋伏》首映禮後公佈真相,是受了張藝謀這部大片的影響,對愛情觀有了新的認識。其當晚現場演唱的兩首歌,是自己真實心態的寫照,尤其是《愛的代價》中“走吧,走吧”一句,他演唱的蕩氣迴腸。另據說,李宗盛當時在臺上表情並不窘迫,還略露笑臉。但就在此前數日,他對於離婚傳聞還是矢口否認的。

據說6月李宗盛與林憶蓮就已經簽字離婚。對二人的分手,目前最大的原因之說是:林憶蓮要在香港再戰江湖,但男方主攻內地市場,分歧日益加大。統計數字表明,從前國語唱片動輒賣過60萬張銷量的林憶蓮,到了婚後每張唱片皆賣不過10萬張;李今年的叫賣新作幾乎為零,均想鹹魚翻身的“夫妻同林鳥”,終因事業路徑的不同成為“分飛燕”。同時也有猜測性消息說,女方外遇可能性很大。

李宗盛現在擔任首席音樂顧問的北京太合麥田音樂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是太合傳媒與麥田音樂全面合作的產物,致力成為推動中國內地音樂產業健康發展的中堅力量。旗下擁有朴樹、葉蓓、老狼、達達、E樂隊、火星電臺等大批優秀藝人資源(朴樹曾唱著《Colorful Days》與李宗盛一道賀喜《十面埋伏》)。 李宗盛的“敬業”品牌和張亞東的“東”品牌,是太合麥田的重要合作伙伴,成為太合麥田高品質音樂的有力保障。業內人士估計,離婚後的李宗盛將繼續作為整個華語樂壇教父級的人物,與太合麥田一道秉持“內容為王,開拓多元化華語音樂市場”的經營理念,全力投入內地的唱片工作


姑且言之


在歌迷心裡,這倆人簡直就是天作之合。

李宗盛最好的作品,都給了林憶蓮唱;林憶蓮的代表作,大部分都是出自李宗盛之手。

不久前,林憶蓮在《歌手》上演唱的《不必在乎我是誰》,唱哭好多網友。這是林憶蓮1993年專輯的主打歌,李宗盛寫的。

那時兩人之間傳出緋聞,歌詞 “不管春風怎樣吹,讓我先好好愛一回”像是寫給林憶蓮的,又像是李宗盛的心聲,因為那時候他還是有婦之夫,倆人愛得好尷尬。

1994年,李宗盛開完暫別歌壇演唱會,留下前妻朱衛茵和兩個女兒,去了加拿大溫哥華。林憶蓮也在那一年,離開香港,去了溫哥華。

頂著輿論壓力,可能還有互相欣賞,也相處了四年,1998年2月,兩人在加拿大奉女成婚,那會兒看起來皆大歡喜有沒有?

不過,李宗盛重回樂壇後,事業狂的特質就爆發出來了,他不能沒有音樂,但林憶蓮可是放下一切繁華在加國相夫教子,犧牲蠻大的,得到的回應就……用李宗盛的說法是,自己要顧事業、顧公司,太太分到的愛就會很少。

不但愛很少,倆人之間也缺少有效溝通,就連給林憶蓮寫了一首《鏗鏘玫瑰》,李宗盛都沒有大大方方地說:老婆,我給你寫了首歌。結果林憶蓮拿到歌詞之後,也是蠻利落的說:寫的不錯,咱們把它錄了吧。

這種公事公辦的表達,十足中年危機,還顯得“愛無能”。才子才女可能更適合當音樂情人,真要像平凡夫妻一樣過柴米油鹽的小日子,你讓誰妥協、讓誰犧牲都太難了,所以分開反而對雙方都是解脫。


桃紅梨白


在娛樂圈,明星夫妻離婚的事件層出不窮,早已算不得什麼新聞了。李宗盛和林憶蓮,這對曾經名噪一時的明星伴侶,他們從結合到離異,直到今天,十多年過去了這段婚姻依然成為人們茶餘飯後談論的話題。

早年,林憶蓮有眯眯眼之稱。早在林憶蓮出道伊始,她在偶然間結識了有"臺灣音樂教父"之稱的李宗盛。李宗盛為林憶蓮量身製作了一些優秀作品,助力於林憶蓮快速起飛。李宗盛比林憶蓮大九歲,就在兩人合作和相處的過程中,李宗盛喜歡上了這個看上去略顯青澀又開朗活潑的女孩。

而李宗盛當時已經是有婦之夫,妻子叫朱衛茵。這樣說來,李宗盛是婚內出軌,而林憶蓮也揹負著“小三”的罵名。直到三年後,李宗盛揹負著另覓新歡、拋棄妻子的罵名與原配離婚。1998年2月,李宗盛在加拿大與當時已懷有5個月身孕的結婚。

林憶蓮在出道後很長一段時間都處於不溫不火的半紅狀態,而李宗盛顯然是林憶蓮事業上的貴人。婚後,在李宗盛的扶持下,林憶蓮的事業一步步上升,名氣也漸漸為人所知。後來李宗盛與一個女歌手的緋聞被媒體大肆炒作,林憶蓮再也無法淡定了,便在電話裡嚴厲質問。

李宗盛倒是很淡定,說這是媒體的炒作,你難道還不明白?儘管這件事後來不了了之,但還是在林憶蓮心頭留下了陰影。後來終究因為兩人各自忙於事業,聚少離多,夫妻間漸漸有了無法彌補的裂痕。直到2004年,李宗盛與林憶蓮聯合發表聲明宣佈離婚,世人為之譁然,這場曾經被人豔羨的經典婚姻落下了帷幕。

經歷過兩次婚姻失敗,李宗盛表示現在跟朱衛茵與林憶蓮都是朋友,正如李宗盛在自己寫的歌中所說:“我們的愛若是錯誤,願你我沒有白白受苦。”


李洪夥


李宗盛未見其人只聽其聲時就曾說:“像林憶蓮這樣的女人,聽她的聲音就足以愛上她。”

他們的故事就像小說,像電影,成了一生說不完的故事。

李宗盛創作的太多作品都有林憶蓮的影子,他給莫文蔚寫的《陰天》彷彿道出了兩人一生的情感輾轉:“開始總是分分鐘都妙不可言,誰都以為熱情它永不會減”。

林憶蓮在臺灣市場比肩陳淑樺,李宗盛理所當然地注意到了,甚至當時的妻子朱衛茵曾向李宗盛推薦過好多次林憶蓮。1992年,滾石有意挖角林憶蓮從華納轉會,李宗盛提前寫好《當愛已成往事》,並錄製完自己演唱的部分,邀請林憶蓮對唱,趁機穩定其轉約。這次見面就如同哈雷彗星撞地球,儘管當時他已經和朱衛茵結婚,還是不能自持的愛上這個小眼睛女人。

1993年,李宗盛寫給張信哲的《我是真的愛你》其實就是給林憶蓮表白的歌曲。其中每一個字都把深情刻入骨髓,當時的他們揹負了不倫的禁忌。

1993年,林憶蓮正式轉會滾石,推出在新東家的首張國語專輯《不必在乎我是誰》,李宗盛參與監製。這是李宗盛為林憶蓮製作的第一張專輯,主打歌據說是李宗盛根據當時林憶蓮與許願之間的矛盾所選。當時不管他們如何曖昧,他都看懂她的心,這張專輯收錄的《傷痕》、《為你我受冷風吹》等等真心都是豪華歌單。因為這張專輯,她坐穩了都市女性情歌代言人的交椅。

當年的王菲有竇唯默默加持,李宗盛如同大神一般籠罩著林憶蓮,他們產生的化學反應讓整個樂壇興奮,因為每一首歌都能流傳幾十年,其中的情感引起太多人的共鳴。

1994年,李宗盛舉行十年回顧暫別演唱會,他與林憶蓮對唱《當愛已成往事》,一詞一句都交相輝映,稍微有點眼力見的都能看清他們之間的眼波流轉。

據說當年朱衛茵坐在臺下看著兩人堪稱完美的合作,雖然大家都叫她“大嫂,但她內心卻五味雜陳。她感受到與李宗盛快十年的婚姻處處矛盾疊加。她想要安定,才子卻不羈愛自由,必須的需要都是錯離的。而臺上的林憶蓮與他卻是那麼的合拍。。。

把一段讓人不齒的婚外戀弄成刻骨銘心的苦戀,李宗盛與林憶蓮的愛不是個人的事,而且留下了太多至今都無法超越的經典,《傷痕》、《為你我受冷風吹》等等,以及李宗盛在寫給莫文蔚的《十二樓》、《忽然之間》等等。

李宗盛把他的愛與感悟都留到了歌裡,而林憶蓮吞氣如蘭的音色完全的詮釋了這些歌,彷彿天作之合。在每一個冷雨夜撫慰都市裡受傷的心。

林憶蓮在香港紅磡的第二次個唱,一連十場,特別嘉賓都是李宗盛。

從此林憶蓮的音樂事業進入“李宗盛時代”。當時林憶蓮推出的《love,sandy》、《夜太黑》,都讓她名聲大漲。《love,sandy》更是創下臺灣銷量80萬張,亞洲銷量200萬的記錄。

不過他們的愛情總歸是和常人理念違背的。1994年,輿論強烈的“小三”攻擊下,已經是天后的林憶蓮放棄一切事業,斷掉和李宗盛的聯繫,賣掉香港的物業而移民加拿大。李宗盛為了追隨愛情,也暫停音樂工作一年去了加拿大,這導致當時新聞媒體的輿論罵聲更加猛烈。

這樣爆炸性的八卦,不管擱在哪個時代,都會被輿論罵得狗血淋頭。他們絲毫沒有被媒體輿論所影響,依然執著。

1997年李宗盛跟前妻朱衛茵辦理離婚,1998年初的時候,林憶蓮和李宗盛的五年苦戀終於修成正果,兩人舉行新聞記者招待會,正式宣佈林憶蓮懷孕的消息。隨即兩人2月份在溫哥華而註冊結婚,並於5月份在臺灣生下女兒李喜兒。

朱衛茵曾經表示,自己和李宗盛的婚姻失敗,並非全然是因為林憶蓮介入。是兩個人在溝通上、思維模式上的確出現了一些齟齬:“離婚應該是兩個人各打50大板,我以前真的不是成熟的老婆。”對於當年的林憶蓮,朱衛茵也笑說:“我並不怪她!”她在之後的採訪中曾經不止一次的提及對於林憶蓮的欣賞,這種關係微妙得驚呆群眾。

與李宗盛離婚後反而得到解脫,朱衛茵與他成為好友。在李宗盛迎娶林憶蓮,與林憶蓮離婚的關節點,她都當聆聽者,為其分擔壓力。

這段失敗的婚姻給莓寶的感悟是:找一個才子做老公有風險,以及溝通真是太重要了!

打破了世俗的束縛,用盡所有力量走到一起,被認為天人合璧的林憶蓮與李宗盛卻沒能得到HE的結局。結婚之後的林憶蓮唱片銷量下滑,她曾經打算洗手作羹湯,默默做好李宗盛背後的女人。然而,從小就有著倔勁,事事要強的林憶蓮怎能安於寂寞?她將重心放回香港市場。

世事弄人,唱片圈生態環境急轉直下,即便是鬼才的李宗盛也不能倖免。李宗盛逐漸開始進入內地尋求新的轉機。

合作《鏗鏘玫瑰》之後,李宗盛漸漸退出了林憶蓮專輯的製作。林憶蓮也開始慢慢與新銳音樂人有了更多的接觸。曾經以音樂為紐帶的兩人事業上愈行愈遠,感情也慢慢消耗殆盡。如同李宗盛在《陰天》裡的感慨:“除了激情退去後的那一點點倦”

2004年7月,他們曠世的愛還是以離婚告知,留下一段抹不去的“傷痕”。李宗盛與林憶蓮的分手聲明至今都如同一個範本。

李宗盛的聲明裡,引用了當年寫給辛曉琪的《領悟》裡的歌詞——“我們的愛若是錯誤,願你我沒有白白受苦。”(ps據說這首歌時李宗盛寫他與朱衛茵的婚姻感受,企料卻也成為他與林憶蓮的總結陳詞。)

這段愛情很難說誰對誰錯,對於創作人,戀愛是最容易激發靈感的原動力,就像竇唯為王菲寫了《浮躁》,張藝謀為鞏俐拍了《紅高粱》,而越是見不了光的感情,越是有持久的創作力。當他們愛得人盡皆知,眾人祝福,往往也就沒有了那一點神秘的動力,李宗盛和林憶蓮沒有成為例外,最終成了分飛燕。

2014年,李宗盛開唱,與林憶蓮隔空對唱《當愛已成往事》,剛唱幾個字就哽咽了。李宗盛在上海開唱的時候曾經直言過“我並不喜歡上海(上海曾是李宗盛林憶蓮一家居住過的地方),我在上海失去人生好大一塊,我花好多時間和這個城市和解,每走在街道,都有思緒找我……”

我想這大概是前任最好的結局:沒有撕X,沒有陌路,也沒有炒作,但留下了無數無數被傳唱的情歌。每次當事人唱老情歌的時候,他們的眼淚就是愛過的證據。

很值得說一嘴的是,林憶蓮和她愛過的每一任都最終成了朋友,即使那麼深深愛過的李宗盛也依舊是和睦的。她會去李宗盛的吉他坊逛,縱貫線開演唱會,她會第一時間送上花籃。而林憶蓮在臺北開唱,李宗盛也以Jonathan之名送上花籃。

他們雖在不再同臺,但不是敵人,而是成為有獨門默契的老友。不是每個成年人的愛情最後都能夠做到互相尊重。


傳媒櫻桃派


想起袁枚的《隨園詩話》裡記錄的一個故事:“汪應銓中狀元時,年已四十餘,面麻,身長,腰腹十圍。”他在老家就有一位結髮妻子。即使如此,仍有不少美少女對他傾慕不已,上門提親主動要求當妾的絡繹不絕。這當中有一個家住京城的陸小姐,尤其主動。陸小姐讀過書,平日裡最愛看的,就是才子佳人劇,誤認為狀元都是溫文爾雅、風度翩翩,如戲中的男主角一般。她一再讓家人派人上門提親,要給汪狀元做妾。汪狀元欣然同意了這一門親事。新婚之夜,新郎新娘第一次見面,燭光之中,陸小姐看到汪狀元的相貌後,大失所望,又見狀元飲酒後酩酊大醉,粗俗不堪,越想越悔,五更天時,竟懸樑自盡了。這一起由婚姻引起的悲劇在當時鬧得滿城風雨。後有好事者送汪應銓一副對聯:國色太嬌難作妾,狀元雖好卻非郎。

不是兩個優秀的人在一起,彼此就能欣賞。也不是兩個人品好的人在一起,就能天長地久。

什麼都有保質期,愛情的保質期尤其短。

甲殼蟲樂隊有一首歌,歌名叫:愛情有一種一夜消失的惡習。

羅大佑的一句歌詞:你曾經對我說,你永遠愛著我,愛情這東西我明白,但永遠是什麼?

一夜也好,永遠也罷。短與長沒什麼意義,有和無才有意義。

愛情的有無和存廢,是不是可以從文藝理論上來解釋。

愛情的本質就是一種浪漫主義。

文藝理論中說:浪漫主義就是主體把審美的願望投射到一個他並不真正理解的外部對象上去,通過對該對象的詩化的理解來宣洩對現實的不滿,心理上滿足內心未遂的願望。

浪漫主義的本質就是對不理解的外部對象的一種投射效應。

一旦理解了,投射效應自然也消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