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詩歌和古典詩詞你喜歡哪種?為什麼?

jingyu2099


唐詩十新詩(第12期)

唐詩之一《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處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唐詩之二《江南春》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唐詩之三《雨睛》王駕

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後全無葉底花。

蜂蝶紛紛過牆去,卻疑春色在鄰家。

唐詩之四《涼州詞》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新詩《春天的樣子》根言木語

在春節眼裡

春天是紅色春聯紅色燈籠的樣子

在楊柳眼裡

春天是萬千條綠絲絛的樣子

在花朵眼裡

春天是千紫萬紅的樣子

在農夫眼裡

春天是種子和泥土的樣子

在螞蟻眼裡

春天是為命運而奔跑的樣子

在燕子眼裡

春天是從王謝家飛向百姓家的樣子

在羔羊眼裡

春天是遠看卻有近卻無的樣子

在唐詩眼裡

春天是春風吹又生的樣子

或站在玉門關前的樣子

在手機眼裡

春天是千圖萬言爭鮮的樣子

在世人眼裡

春天是風衣和紗巾的樣子

在我的文字眼裡

春天就是“春天”

這個詞的樣子











根言木語


對於我來說,古典詩詞和現代詩我都喜歡,並且也都會寫。但若真的需要比較的話,可能對古典詩詞更偏愛一些吧。古人寫詩填詞是一種文化趨勢,是如同我們今天的學生寫信讀書一般平常。當代人學習,喜愛古詩詞,原因很多。有的人是為了尋求一種神秘感,有的人是因為對國學有敬畏之心。多年以來,我一直對詩詞情有獨鍾。喜歡它語言的濃縮精煉,意境的高深含蓄,更喜歡它的古樸典雅。


古詩詞,有著嚴格的韻律要求,千百年來,不斷髮展完善,是代代傳承下來的瑰寶。那些透著喜怒哀樂的詩作,那些記載了奇風異俗的句子,讓我們走進了古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喜歡李白,杜甫,蘇軾,辛棄疾,李清照,柳永,李煜的作品,並深深的為他們的命運感嘆。

現代詩相比於古詩,在內容,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自由,可以寫幾句話的小詩,也可以寫幾十行的長詩,可以用韻,也可以不用韻,這個隨自己心情,喜好。但我還是比較喜歡押韻的,這個可能也和我喜歡古詩詞有關,因為同是韻文。沿襲了語句的韻律美,讀來朗朗上口。

現代詩平時只是隨意寫寫,小心情很容易表達。古詩詞則不然,它總讓人覺得學無止境,一直以來,我都在認真的學習,聽課,查資料,學習寫作,鑑賞,總覺得這樣的學習讓我的生活豐富多彩,讓我腹有詩書氣自華。古詩詞,以它獨特的,含蓄的美,已經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喜愛。朋友,其實學習詩詞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不信,跟我來吧,咱們一起學習,交流。


慕容婉卿Y


不請自來!看到這個標題,咱就想起了宋朝盧梅坡的詩:雪梅爭春不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現代詩歌與古典詩詞,猶如雪和梅一樣,都認為自已是春天的使者,都覺著自已的貢獻大。但事實呢?梅缺乏雪的潔白晶瑩,雪少了梅的豔麗芳香。

由此可見,兩者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現代詩歌的優點在於通俗易懂,直白明瞭!情感更容易發揮,寫景寫意更便於闡述。因為句子可長可短,可伸可縮,這樣就脫離了古詩詞的韻律之羈絆。反之古典詩詞也同樣有其優秀所在,一是結構嚴謹格律合韻,讀起來仰揚頓錯非常有美感。二是煉句意境有著獨特的情愫繞懷,讓人如痴如醉不忍收手。三是文學意重溫潤高雅比較切合騷客之心。

如果以個人的興趣愛好來判斷誰好誰壞?是非常不能說明問題的!因為個人的傾向只能代表其個人的品味,不能以點帶面否定一切。譬如家裡的傢俱,有人喜歡老式傢俱,覺得厚重典雅,而有的人則喜歡新式傢俱,顯得適用明快。總不能下結論古典傢俱比現代傢俱好吧?反之亦然,不可一言蔽之!

現代詩歌的代表人物,如徐志摩,戴望舒,艾青,郭小川等詩作大家,你能說他們的詩歌差勁嗎?當下也有許多詩人的現代詩歌也是非常的優美。我們不能裝著不見!

古典詩詞就不要說了!單一個唐朝就出來了幾十個享譽世界的大詩人。什麼詩仙,詩聖,詩傑,詩豪,詩佛,詩鬼,詩奴,等等稱號,就讓人傾倒了!加之宋詞的蘇軾,辛棄疾,陸游,柳三變,秦觀,範文公,周邦彥,李清照等一大批詞作家,就以目不暇接了!

說白了!當代詩歌為什麼市場不大,關鍵不是他沒有古典詩詞的好,關鍵是沒有優秀的作品。加上人們追逐的現實利益,苦寫一首詩,刊載報紙上稿費最多三十塊,而一篇東拉西扯的散文則一百塊。顯然寫詩即苦也不掙錢,誰還在用心去創作詩歌?


夜光珠2


現代詩歌和古典詩詞我喜歡創作出了意境的那一種,因為有意境的詩句最容易引起共鳴,在深入骨髓的審美愉悅中,受到認識教育啟迪感化頓悟的作用,進而達到興觀群怨的目的。

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就是古典詩歌中有意境的詩句,讓欣賞者常讀常新。通過晴空,雲,鶴,碧霄等不多的意象,與詩人心中慷慨激昂的,與眾不同的,奮發有為的,詩意盎然的豪邁心境水乳交融地合在一句詩中,達到了一切景語皆情語,餘味曲包,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詩意創作。因而此唐詩為古典詩歌中有意境之詩的代表作,諸如此類創作出了有意境的詩句有:

大鵬一日同風起,

抉搖直上九萬里。

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盡長安花。

坐車停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紅杏枝頭春意鬧。

雲破月來花弄影。

等等等等。

當代詩歌雖沒有古人寫詩凝練,但也有寫出了美妙意境的詩句,讓欣賞者百讀不厭常讀常新。

歌詞《塞北的雪》正是如此。

你是春雨的親姐妹啊,

你滋潤著返青的麥苗迎春的花葉,

你把生命融入土地喲,

你是春天派出的使節,

春天的使節。

作者沒有寫熱爰家鄉,熱愛生活,熱愛祖國,而對雪花的讚美足以讓上述之情溢言表。

類似的當代寫出了有意境的詩句有:

面朝大海,青暖花開。

為什麼我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片士地愛得深沉。

所以,不沒古典詩詞或是當代詩歌,只要是有意境的,都值得我們去喜歡。



GoodLuck6868


這個,真的不好回答!

古詩詞可能比現代詩更有韻律和意境,表達的情感更婉轉隱晦,閱讀起來也朗朗上口,加上人門對歷史的想象力,對純真感情的嚮往,就像血液裡面的基因,一讀就感同身受。或婉轉,如柳永《雨霖鈴》,或豪邁如蘇東坡《赤壁賦》,或飄逸灑脫,如王勃《滕王閣序》。各類風格的大師總是會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心靈感受和衝擊力,往往讓人不忍釋卷。

現代詩相對於古詩詞來說,大多語言已經不是很精煉,遣詞用句已嫌淺薄,表達的情感沒有張力,無病呻吟或者自怨自艾者居多,也許是時代的原因,更是罕見有豪放灑脫的詩風現世。當然也有一些大家的詩詞,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讀後讓人久久回味。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既然是好文章,就可以流傳於世,不一定要非要做出選擇。











鐵馬金戈67055400


現代詩歌與古典詩詞異彩紛呈各有千秋,但是最鍾愛的,我比較青睞古典的詩詞,那種節奏美,韻律美,意境美,語言美,可謂美不勝收。

《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長歌行》: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曹植《七步詩》: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李白《行路難》: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饈值萬錢。投筆停箸不能食,拔劍擊柱心茫然。

李白《立冬》: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

白居易《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杜甫《客至》: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李商隱《詠史》: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王昌齡《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

陸游《沈園》: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節,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

辛棄疾: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還有創作古典韻律詩詞的近代文化大咖的名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還有我們敬愛的毛主席的古典韻律美的詩詞歌賦:斥鷃每聞欺大鳥,昆雞常笑老鷹非。

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

而今我謂崑崙,不要這高,不要這多雪,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

古典詩詞歌賦,典雅含蓄,聲韻優美,比其他語言更令人吟誦上口,魅力四射,美之所在,溢於言表。











一身正氣99999


一個愛寫詩的人,當然他不會拘泥於詩體,而是那個更能表達順達自如。格律詩,是國學的寶貴財富,她的光輝會永遠璀璨延續,其詩律詩韻有嚴格的格式規定,吟誦唱和,典雅古樸,語言考究,寓意深厚。但受文化修養,和國學底蘊的限制,發散的範圍圈子,還是有無限的。而詩是一個廣義的範疇,民謠,快板,曲藝,民歌,順口溜等等,而現代詩在寫作的自由上,與它們更接近,因此,傳播的範圍和受眾群體更廣闊。可以說:古詩詞是雅,而新詩更傾向於俗。也就是說:新詩在寫作與傳播上,更有優勢,發展的路子更寬。

另外,古詩詞在現代來講,發展緩慢,能有跟傳統古詩詞媲美的佳作確實不多。因此,更多人還是願寫現代詩。


sunkexin1


只要是好的作品,都會喜歡。現代詩歌也好,古典古典詩詞也罷,只是表達方式不同而已,其核心都是通過一種文學體裁,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反映特定歷史階段的社會生活……重要的是內容,而不是形式。何況各種形式都有各自的美感,都有各自存在的價值。因此,只要內容積極向上,能鼓舞人心,催人奮進;能觸動心絃,感同身受;能寫景恰當,身臨其境;能敘事準確,再現場景;能議論客觀,據理充分。就都是好作品,我都會喜歡。


屈原故里江邊鳥


最好是結合,不要過於被平仄韻腳格式給束縛,以突出主題為主。不贊成為平仄而平仄寫詩。在詩詞界有一大批人自以為格律嚴謹對仗無縫陶醉在雲霧裡孤芳自賞,為了平仄湊字造詞瞎編一氣,根本意識不到寫出的東西亂七八糟枯燥無味如同嚼蠟,有的句句還加註釋,哪管讀者的感受。附上一首:

訴衷情~心願

夜深人靜寂無聲,

星暗月冰冰。

自斟濁酒獨飲,

悽楚入喉疼。

痴醉望,遠方人,

會丹心。

它鄉讀我,異地重溫,

翩舞騰雲。



瑞雲6934


這還用說,當然更喜歡古典詩詞。

原因很簡單,中國文學史告訴人們,漢代樂府、唐詩宋詞及散文,明清以四大小說名著為代表。

中國古代尤其是唐朝的詩歌,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以大李(李白)小李(李賀),大杜(杜甫)小杜(杜牧),還有白居易等一大批為代表的大家,現代人有誰敢說超越了他們。

讀了唐詩以後,再看現代人所寫的詩歌如同爵臘一般,沒有味道。

那些個自吹自擂的所謂開創了這詩社那詩社的,沒有任何文化水平,自能是譁眾取寵,缺乏自知之明。

當然,極少數現代文化作者的詩歌,也僅僅是時下的優秀作品。與唐詩相比還有相當距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