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何以為家》中有哪些情節讓你印象深刻?

娛樂是一個圈


電影中有很多細節都是現場臨時發揮的,比如扎因為了救自己的妹妹,拉著妹妹跑的那個片段,並沒有讓扎因跑起來,而是扎因自己的真情實感,他是真的想要救自己的妹妹。因此,電影中出現紀錄片式的搖晃鏡頭,就是拍攝人員在跟著扎因跑的原因



扎因的父母不該負主要責任,其實責任更應該歸結於戰爭,國家政府。政府的不作為,戰爭的冷酷殘忍,讓整個社會秩序崩壞,人們根本來不及思考更多,每天都為了生存下來,在掙扎奔跑。扎因控訴自己的父母,為何將自己生下,“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世界我不懂動漫


最印象深刻的是,贊恩在監獄打電話控訴他父母。

他說,我只記得暴力、侮辱或毆打、鏈子、管子、皮帶,我聽過最溫柔的一句話是“滾,婊子的兒子”“滾,你這個垃圾”,我以為我們能做個好人,被所有人愛,但上帝不希望我們這樣,他寧願我們做洗碗工,你兒子還沒出生就死了,他並不存在,即使是番茄醬也有名字,有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而他沒有,我希望大人聽我說:我希望無力撫養孩子的人,別再生了,既然你沒有生養他的能力就不要生下來,不然他以後就會和我一樣。生活是一堆狗屎,不比我的鞋子值錢。

看到這之後真的淚奔了。一個僅僅12歲的孩子,卻遭遇了毆打,歧視,飢餓,何以為家?




小星兒r


電影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有很多,一個是贊恩和賣東西的女孩之間的對話,小女孩說:“我想去瑞典,在那裡沒有一個小孩是慘的。”看到這裡我的心很痛,生活在同一個星球,差距卻是天差地別。當然這個世界永遠有不公平,生活在和平國家的我們有許多便利,但是教育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我們該如何去縮小這種差距永遠是國家思考的問題。

另外一個場景就是贊恩與法官之間的對話:

“你知道你為什麼會被帶到這裡嗎?”

“知道。”

“為什麼呢?”

“我要起訴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了我。”

贊恩有著不同齡人不具有的冷靜與鎮定,他看到了他生活的地方的不堪,不願再有小孩經歷這種痛苦。他的父母沒有這種意識,還試圖用新的孩子來填補失去孩子的痛苦。他能在這樣的環境中有這樣的覺悟,令人肅然起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