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三百為什麼能成為經呢?

鵬友程


詩三百為什麼能成為經呢?他的功勞最大!

其實一開始不叫《詩經》,眾所周知,《詩經》一開始叫作《詩》或者是《詩三百》。

到了西漢時期,漢武帝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這時,“五經”就出現了。《詩》或者是《詩三百》,在這時也被列為五經之一,故稱《詩經》。

董仲舒曾經說過:

“《詩》《書》序其志,《禮》《樂》純其美,《易》《春秋》明其志。”

這個“其”指的就是儒家的六義,標誌著《詩》被正式確立為儒家的五經之一。

詩三百能成為經,我們現在能看到300多篇優美、浪漫的詩篇,都是因為漢武帝採用了董仲舒的建議,實行了這個偉大的決策,讓我們得以看到3000年前的詩歌經典!


四方國學


公元前134年,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的意見,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並立五經博士,其中就包括了《詩》。

雖然《詩》正式被稱為《詩經》是在西漢, 但是《詩》能夠成為經並不是偶然而成的,探討《詩》的經典化過程,尤其要看《詩》在先秦時期的是所處的地位。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

一、《詩》的起源

《詩》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有305篇,另有6篇有目無辭的笙詩,收集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的作品。

《詩》的來源有兩個主要途徑:采詩和獻詩。

采詩說:周代設有"行人之官",主要負責到民間收集詩歌。這在班固的《漢書·食貨志》中有相關記載:"孟春之月,群居者將散,行人振木鐸徇,於路以采詩,獻之大師,比其音律,以聞於天子。"采詩的目的是便於周天子瞭解各地民風民情。採集的詩歌主要被記錄在了十五國風中。

獻詩說:這一說法最早見於《國語·周語》:"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 …"不同於采詩,獻詩的主體是公卿大夫。這一部分詩一般是保留在二雅中。

一般認為,這些詩歌在公元前六世紀初就被編訂成定本。

采詩和獻詩兩種制度是並存的,雖然有種種不同,但其目的都是幫助天子鑑察王政得失,從開始就與清明的政治有很大關聯。從這一層面來講,《詩》的起源和功用實際也符合儒家作為"士師"輔佐賢君的內在期許。

二、行人賦詩

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權力下移,禮崩樂壞,《詩》輔佐王政的作用也逐漸衰微。而賦詩言志成為當時的風氣,貴族子弟要學《詩》,在外交場合上也必要賦詩,孔子所說的"不學詩,無以言"即是處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提出的。

在《左傳》中記錄了很多在外交場合賦詩言志的例子,在此可略舉一例。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晉公子重耳至秦國,試圖請求秦穆公的幫助以回國。在參加秦穆公的宴會之前,重耳特意帶了善於賦詩的趙衰一同赴宴。在宴會上,秦穆公和重耳三次賦詩對答,最終結成了友好關係,重耳才得以回國。

行人賦詩實際是對原詩斷章取義的應用,這種做法使得外交場合上的對答更加靈活,而賦詩的能力和水平實際關涉到國事的成敗。因此孔子說:"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意即在外交場合用詩時需靈活應對,否則不能發揮《詩》的作用。

正因為《詩》在外交場合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才能一直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

三、儒家與《詩》

《詩》是作為儒家經典被立為經的,因此我們可以重點關注《詩》與儒家的關係。

孔子對於《詩》的經典化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人物,作為儒家的開創者,對《詩》的重視深刻影響了儒家學派對詩的尊崇。在研究孔子比較可靠的文獻《論語》中,我們可以找到一些孔子對《詩》的評價。

孔子對《詩》最為人熟知的評價是"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詩無邪",高度評價了《詩》的思想內涵;在評價《詩》首篇《關雎》時提出"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這成為後代文人作文的重要追求;在教育子弟時,說"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也與";在談《詩》的作用時,提出《詩》可以"興觀群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除了《論語》之外,上海博物館藏的戰國楚簡中有孔子專論詩的《孔子詩論》。僅從這兩個方面來看,孔子對《詩》的重視程度可窺見一斑。

除了孔子外,儒家學派的另外兩位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和荀子,在他們的著作中多直接引詩自證。如果說孔子對《詩》的重視還基於它對個人修養的重要作用,那麼孟子引詩則更多地將《詩》與政治聯繫在一起,而荀子直接賦予了《詩》一個權威地位。

孟子長於論辯,在遊說各國國君時常常引詩說明自己的觀點,例如在名篇《孟子·梁惠王上》中就三次引詩。引用了《大雅·思齊》的"刑于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小雅·巧言》的"他人有心,予忖度之"以及《大雅·靈臺》的"經始靈臺,經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經始勿亟,庶民子來。王在靈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鳥鶴鶴。王在靈沼,於牣魚躍"。

而荀子在 引詩時有一點不同於孟子,荀子常常在所引的詩後加上"此之謂也",這種格式可以與後來的經學家在闡釋經典的時所用的語詞聯繫起來。可以說荀子實際已經將《詩》推尊到了"經"的地位,引詩不僅僅是為了加強自己的觀點的說服力和權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對《詩》的闡釋。


最後,作一個簡單的總結。在先秦《詩》的經典性就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的積澱,加之儒家學派的大力尊崇,在漢代被立為五經之一也是一種必然。漢儒對《詩》的大量附會性的闡釋、齊魯韓毛四家詩的並興、以至鄭玄注毛詩並使其佔據主導地位。"漢儒言《詩》,不過美刺兩端。"詩旨與倫理教化掛鉤,適應了政治的需要,也因此使得《詩》經學化並且形成了詩教傳統,在這一層面上來說,《詩》的經學地位才最終確立。


一往文學


《詩經》在古代不僅僅是起抒發感情的作用,也不是閒來無事,吟誦一首以應其景。而且《詩經》還具有思維能力的訓練功能,其發散式的類比、聯想更有意義於人們思考歸納。另外,更重要的它可以指導人們的實踐活動。於公於私皆可,有著廣泛的實用性和多種用途。學者李澤厚說:“特別是學習禮制和辦外交時必須援引以作為依據,因為《詩經》乃當時經典,具有很高的權威性。不學則寸步難行。”

以下就《論語》中涉及《詩經》的內容列於其下,以供參考。

按《論語·學而》。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按《論語·為政》。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按《論語·泰伯》。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按《論語·子路》。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按《論語·季氏》。不學詩,無以言。

按《論語·陽貨》。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按《論語·陽貨》。子謂伯魚曰:“女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也與?”





華年1979


一部名著的形成有它歷史的原因,也有它本身的原因。

從歷史上說,我們現在所見到的經出現的時間都比較早。比如尚書,左傳,成熟時間都非常早。經典就像大浪淘沙一樣,隨著時間的流逝,不斷的萃取,最後湧現出來的就是最經典的。也就是說經典需要靠時間來檢驗。

從作品的本身來說。並不是說所有早出的作品都可以成為經典。時間是檢驗作品的一個重要標準。但絕不是唯一的標準。一部好的作品。需要靠時間去檢驗,但前提是本身必須具備優秀的條件。詩經本身是當時從民間和各國家提取出來的優秀作品。在當時就已經在勞動人民中廣泛流傳。

因此,是《詩經》經歷了時間的檢驗,同時本身也具備優秀作品的條件,所以才成為經典一直傳頌到現在。





地下文物看歷史


詩經中的每一首詩,都含藏大學之道的妙理。大學之道,講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詩言志,講的就是這個。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講的也是此事。

這個學道修行的妙理,是永恆不變的,過去是這樣,現在是這樣,未來也是這樣,故稱之經。

現在研究傳統文化的專家學者教授,都把詩經當作俗解,偏離了大學之道,使詩經變質成了神經,可笑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