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八旗駐防將軍作為清朝地方的最高長官,卻在清末銷聲匿跡?這是真的嗎?原因是什麼?

空心樹子


一、八旗駐防將軍只是駐地旗兵的最高長官,並不是所屬地方的最高行政長官。

二、駐防旗兵在清末並未銷聲匿跡,只是在湘淮軍特別是清末新軍崛起之後,不復再有之前的作用和影響了。

清朝定鼎中原之後,以八旗兵分駐各省要地,稱為“駐防”。駐防將軍為駐防當地八旗兵的最高長官。全國共設駐防將軍十四人,分別駐守盛京、吉林、黑龍江、綏遠城、江寧、福州、杭州、荊州、西安、寧夏、伊犁、成都、廣州、烏里雅蘇臺。

駐防將軍的性質相當於清朝當時的省軍區司令員,統領八旗軍(由滿蒙和漢八旗士兵組成)。作為滿清最信得過的自家嫡系部隊,為滿清鎮守要地、監視轄區內的一舉一動。

和駐防將軍性質相同的還有各省提督。提督的全稱為提督軍務總兵官,是各省綠營(清朝的另一支國家常備軍,由漢人士兵組成)的最高長官。

將軍是駐地旗兵最高長官,將軍與總督同駐一省的,如果因事一起上奏朝廷,以將軍領銜。並不是說將軍的實權就比總督大,這和清朝對駐防將軍和督撫的任命人選有關。歷任將軍都是從滿清宗室及滿蒙八旗和漢八旗挑選擔任,強調的是血統。地方督撫則強調的是行政才能,能力強的漢人也能擔任。將軍是朝廷的心腹,是親戚,朝裡有人,由他掛名到朝廷辦事自然要容易得多。當然,其中盛京、吉林、黑龍江、伊犁、烏里雅蘇臺五地為純粹將軍轄區,在這五個地區,將軍是不折不扣的的老大,軍政事務完全都是將軍說了算。

滿清以八旗入關建國,清朝前期,八旗軍自然是最為強勁的軍隊,開疆拓土平叛,都是以八旗軍為主,漢綠營為輔。康雍時剿滅準噶爾蒙古,還是八旗軍大秀肌肉,到乾隆時的大小金川之戰,漢綠營就已經全面參與了。

到太平天國起事,八旗和綠營都已經腐朽不堪,湘淮軍應勢而起。但並不是說這個階段就沒有八旗軍和駐防將軍們的表現,以荊州將軍為例,被逼急了也還是會咬人的。

1854年,太平天國曾天養所部西征軍連克安陸、荊門、宜昌等地,形勢危急。荊州駐防將軍官文“遣軍復之。連復宜昌、石首、華容,於是荊州稍安”。後來“武昌被圍急”,官文又“遣將沿漢水下援”武昌。荊州駐防佐領錫齡阿亦曾“率兵從戰沔陽、監利、潛江、應城、漢陽、宜昌”,與太平軍激戰,最終還是維護了清廷在荊州以及周邊府縣的統治。

在剿滅太平天國的過程中,湘淮軍崛起,湘淮軍有戰功的將領,本來就是書生領兵,後來大部分都做了清朝的督撫總兵等官職。而從曾國藩開始制定的湘淮軍營官制度,註定了湘淮軍是一支私兵,“天下督撫半湖湘”的時代,原來純文官性質的督撫大部分換成了衝鋒陷陣的將領,已經沒落的沒有多少戰鬥力的八旗駐防將軍,自然吸引不了眼光了。

隨著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海戰、八國聯軍的輪番刺激,清政府意識到必須“師夷長技以制夷”,購買炮艦,訓練新軍,這個時候的駐防將軍和滿城,雖然依舊存在,但已經被極度邊緣化了

武昌起義爆發,作為湖北境內唯一的八旗駐防地荊州,離革命爆發點最近。當時荊州旗兵約有7000多人,武器裝備十分精良,雖有戰力,卻無戰膽,龜縮不敢出城。革命軍這邊,為策應起義,湖南王正雅帶著剛剛募集的湘武營1700人,決計打掉荊州,減輕武昌起義軍的壓力。

因為眾寡懸殊,湘武營於傍晚開始攻城,激戰10多小時,“滿兵哭聲展天,競有投環自溺者”。主戰派恆齡見大勢已去,又為部屬所抱怨,開槍自殺。參謀長德霈、將領恩霈等也自盡身亡。主戰派既亡,剛升補的將軍連魁失去防守依靠,旗兵要求出降的呼聲日益高漲。連魁和右副都統松鶴見大勢已去,惶惶不可終日,只好請當時在城裡的比利時傳教士馬修德、田國慶,稅務司葛雲森(英國人)為代表到革命軍營乞降。

革命進程中,十四大駐防將軍們,或死或降或逃亡。隨著清政府的滅亡,這些往昔被滿清引為腹心、依為長城的八旗軍和駐防將軍,也落下了歷史帷幕。


武陵老蠻


駐防將軍從來不是地方的最高長官,他最多隻能算警備區或者省軍區司令員而已。

清朝的兵制比較特殊,是兩套班子——漢人的軍隊稱之為綠營,旗人的則是八旗。其中,綠營兵的戰鬥力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也就是起個巡警的作用。真正有戰鬥力的,還得是八旗(雖然後期八旗也是廢物)。

但是旗人(包括滿人和蒙古、漢軍八旗)的總數是不夠的,不可能像綠營一樣全國每個城都塞點。因此,八旗軍隊主要駐防在一些大城市裡,起到掌控全局的作用。

有清一朝,一共有十四個駐防將軍的崗位:黑龍江、吉林、盛京、烏里雅蘇臺、伊犁、綏遠、寧夏、江寧、福州、杭州、西安、廣州、成都和荊州。從地理位置來看,前七個都是邊塞,後七個則是漢人的重點城市,正好起到了監視外寇、牽制漢人的作用。

所以在這裡,要分兩個地方來討論:

後七個駐防將軍,並沒啥權力管理地方行政,他只有對地方事務的知情權和建議權。清朝的文武分的非常開,地方行政有布政使司和按察司管,兩司上面還有巡撫和總督,將軍只有建議權和知情權而已。畢竟,即使是如今的省軍區司令,雖然也進省委常委,卻並不是一把手,二把手都不是。

前七個駐防將軍就各有各的路子了。黑龍江、吉林、盛京和伊犁,在清末都建了省,有各自的巡撫和總督管著,自然就衰落了。綏遠、寧夏是陝甘回亂的高發區,在打完仗以後也逐漸撤併;烏里雅蘇臺是監控蒙古人的將軍轄區,歷來也起不了多少作用。



青言論史


首先糾正一點,八旗駐防將軍並不是清朝地方的最高軍政長官。地方最高的軍政長官主要是各直省的總督,以及不設總督節制省份的巡撫,而並不是八旗駐防將軍。

八旗駐防將軍是駐防地區旗兵、旗戶的領袖,並沒有所在省份的軍政權。不過由於八旗駐防實際上具有著某種監督、監視地方的性質,八旗駐防將軍在所在地方的地位比較尊崇。

再回到清末時期的問題上,清末駐防關內各省的八旗將軍一共9人,即福建福州將軍、江蘇江寧將軍、浙江杭州將軍、山西綏遠城將軍、廣東廣州將軍、山西西安將軍、甘肅寧夏將軍、湖北荊州將軍、四川成都將軍。在清亡時,這些將軍的命運不一,談不上是銷聲匿跡。其中,福州將軍樸壽、廣州將軍鳳山、伊犁將軍志銳是被革命軍殺死或炸死,西安將軍文瑞是自殺,江寧將軍鐵良、寧夏將軍檯布則是逃亡,伊犁將軍廣福調任杭州將軍,未離任,在伊犁參加革命軍的回漢聯軍,荊州將軍壽耆在北京未到任,綏遠城將軍堃岫則堅守任上,到了民國仍任綏遠將軍。


海研會


八旗軍在清廷入關之前是主力部隊,入駐中原平定天下時,朝廷將部分八旗軍駐紮在全國各個重要地點,駐防將軍作為八旗軍在地方的最高長官。雖然級別高但是在與總督同駐一省時,即沒有地方上的總督實權大。



在康熙時期,八旗軍已開始微弱,由於朝廷對旗人免稅賦和勞役,到太平天國運動時,八旗軍已經不堪一擊,朝廷開始重用漢人來當總督,如曾國籓,李鴻章,左崇棠等,湘軍,淮軍已經成為主力。



到平定太平天國時,由於朝廷國庫空虛。總督有權在地方上統籌稅賦,駐防將軍已經沒有說話的份了。

辛亥革命爆發後,滿清八旗軍駐防在各省的部隊反應不一,有的毫無抵抗被和平解決,特別是成都將軍玉崑在與四川革命軍鑑下城下之盟,沒發一槍便繳械投降。也有的駐防八旗軍試圖頑抗,但大勢已去,做為滿清入駐中原定鼎天下的根本,此時已經起不到作用了。


覃貴千


八旗子弟早就頹廢。

三藩之亂都是綠營打的。乾隆時期綠營基本報廢,太平天國是湘軍鎮壓,捻軍是淮軍,此後淮軍一直是主力軍隊。

小站練兵後新軍開始建立,主力是北洋,各省新軍多被革命黨滲透,成為起義軍。

辛亥革命後各省八旗軍大部投降。作為地方軍政第一位的八旗將軍自然就是廢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