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濟南老火車站同為哥特式建築,張夏火車站為何能完整保留?

指動濟南


在濟南境內曾有過3座德式火車站,其中被稱譽為“遠東第一站”、始建於1904年的濟南火車站已被拆除。儘管不到10年,關於這個舉動的悔恨和反思就開始了,甚至2010年就有人提議“復建濟南老火車站”。

但是,事實永遠無法改變,失去的永遠無法挽回。因此這幾年來,很多人把目光投向另外2座保存完整的哥特式火車站。

相比較於位於市區的黃臺火車站,遠離濟南市中心的張夏火車站,因為地理位置較遠,知名度較低,歷史記載較少,一直籠罩著一層神秘的面紗。

1、108年前的鐵路“加油站”

汽車跑上高速路,需要中途加油,那麼火車也需要嗎?答案是肯定的。張夏火車站最初就充當了鐵路“加油站”的角色,充分體現了早期鐵路運營規劃者的智慧。

1904年,津浦鐵路濟南站建成投入使用,5年後津浦鐵路北段重要站點——泰安火車站也建成使用。人們很快發現,由濟南火車站發往泰安火車站的火車,因為泰山山脈地理高度的原因,一路向南就要一路爬坡。

蒸汽火車全憑煤炭、水來拖動,爬坡中的消耗極大,很難支撐到泰安站。於是在1911年,位於濟南與泰安兩站間的張夏火車站建成並投入使用,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給來往兩站的火車加水、加煤,補充運行中給養,保證火車的正常運行消耗。

2、張夏火車站和劉黑七

張夏火車站東南是蓮臺山,西南是饅頭山,地理位置十分顯要。從建成後至上世紀20年代,一直是山東剿匪軍事活動的供給站和中轉站,也與禍魯最烈的劉黑七有了牽聯。劉黑七在抱犢崮為匪,自1915年起三任山東督軍張懷芝、張樹元、田中玉都對其圍剿。

兵敗後劉黑七投奔孫美瑤,但因孫美瑤招安被殺,他再次為匪。1928年先歸附韓復榘,又歸附馮玉祥,再歸附何應欽。1930年又投靠閻錫山,中原大戰後投奔張學良。1931年被劉峙擊敗,返回山東後投誠韓復榘,不久兩人反目,他又投靠宋哲元。

在馮玉祥、吉鴻昌手下,劉黑七擔任17路軍軍長。不久與湯玉麟發生磨擦,1934年再返山東為匪。韓復榘於是調5個師和民團圍剿。激戰1個多月,劉黑七隻身跳出包圍圈,逃進天津日租界。據傳,韓復榘在圍剿中把指揮部設在張夏火車站。

3、張夏火車站保存完好

張夏火車站德式建築至今保存良好。主體建築的黃牆紅瓦,綠漆大門一直沒更換過。底部磚石壘砌,階前和窗前三根長方形石柱,疏密有致又厚重踏實。屋頂一如中國傳統的坡頂式建築,沒有德式建築常見的圓形尖頂或八角、六角窗等,也沒有閣樓。

最有特色的當屬扇形老虎窗、大門。“最裡面的老虎窗原來是售票口。改成貨運車站後就取消了,候車室也改成職工活動室。”車站工作人員說,“房子冬暖夏涼,根本用不著空調和暖氣。這麼說吧,磚牆就有半米厚,你想想是不是保溫防暑效果好?”

與火車站主體建築相對的,是同樣建於1911年的一座水塔。“水樓子過去給火車加水,建在半山腰上,因為壓力大,加水快,省事。”隨著蒸汽火車的退役,水塔也失去了使用價值,如今已完全空置。

相比較於濟南老火車站,張夏火車站能得以完整保留,主要原因是:

1、作為20多年前就只承擔貨運的火車站,功能單一,加之遠離市區,不太容易引起公眾的關注,與外界接觸極少,反而成了一種保護。

2、主體建築體量有限,外觀上也沒有強烈表現出德式元素,造型內斂含蘊,不象“看到濟南火車站鐘樓,就想到殖民主義侵略者的頭盔“那樣,容易引起情感上的波動。

3、火車站後建的附屬服務與辦公設施,與主體建築風格相近,形成錯落有致、移步看景的三個院落,所有建築都掩映在山林之間,相得益彰。

濟南老火車站沒了,留下永遠的遺憾。張夏火車站還在,希望能得到全面的保護。有機會,你可以去看看。

不過,要記得徵求火車站裡鐵路職工的同意。平時,可是大門緊鎖的。


指動濟南


問題設置的前提錯誤,兩個火車站不是哥特式,而且兩組建築級別相差巨大,都屬於德國羅馬復興風格的建築。

津浦鐵路濟南站始建於1908年,1912年投入使用。由德國著名設計師赫爾曼·菲舍爾設計建造,是一座典型的德式風格的車站。主站房由巨大的候車廳、售票廳、辦公用房、鐘樓組成。建築為三層磚木結構,建築面積近1600平方米。入口處設有寬大的石臺階,門口設有柱廊。候車大廳頂部為巨大的雙面陡坡屋頂,尖角處開有小窗,南北兩面開有高大的拱窗,鑲嵌綠色的玻璃,起著為候車廳採光的作用。大廳為方形,上面是方格井式天花板。候車廳東側的半圓形穹頂為售票廳,穹頂上方有一座雲朵狀曲線形山牆。西部是一排三層的輔助用房,閣樓山牆舒緩的曲形線條連綿起伏,與候車大廳的穹頂和拱窗相呼應。在候車廳與輔助用房中間是高32米的鐘樓,共七層,內有盤旋式扶梯。

張夏站至今仍存,屬於最小級別的站點,四坡屋頂,中部屋頂下簷外展,形成風雨廊,主立面為一大兩小三座拱券門。

至於拆與不拆更無關聯和可比性!




青之島


因為它沒有在濟南市裡


一生一世59954


濟南火車站被拆不是因為它是哥特式建築,而是覺得它礙事。不管是什麼式建築,放在當時恐怕都難逃噩運。張夏一個鎮的小站,沒有任何拆除的理由。


濟南的冬天26


濟南頭車站折毀十分可惜。但重建是不可能的。這應該成為歷史教訓。現在的濟南站已經設有歷史特點。不光是濟南,我國一些歷史文化名城都應該注意這一點。如何保護城市特點。如何利用自已的優勢。都高大洋:使城市沒有了自已的特點是一件可悲的事。


那老先生


因為當時領_導“沒作為”,凡”作為”的目標都拆了,“沒作為”的目標得以保留。


漫漫畫影像


沒任何原因,全憑個人喜好。


南靠山


拆一棟建築需要徵得老百姓同意嗎?所以這是個人喜好,理由不重要!


EricTYR


建設有特色的濟南小鎮


showmeyourmeaning


你確定這是哥特式而不是巴洛克風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