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第二體育場今昔

建於1954年的青島第二體育場,原來稱德平路體育場,佔地面積2.2萬平方米,設有足球場和六條煤灰渣跑道。因地形的制約,僅有單面17階看臺。是周邊市民觀賞體育比賽項目和鍛鍊身體的好去處。人們對這裡耳熟能詳。那麼,青島解放前這一地塊是做何用途呢?似乎就鮮為人知了。其實,1937至1945年,日本第二次佔領青島時期稱為”運動競技場”。1945年,被美軍佔用。中國人稱毛爾普汽車修理廠,也稱毛爾普汽車隊。即”地圖汽車隊”?也有人說,是英文單詞Map(地圖)被”老青島”一眾人念偏了,把”邁普”念成了”毛爾普?”這裡暫不作考究。總之,既是修理廠又是車隊。裡面有小基普(Jeep)、中基普、JMC、大萬國(10輪)各種車輛,汽車中最打腰的(即氣勢)是後者貨車。它與遺留的鐵皮瓦楞營房(呈半園弧形)直至大鍊鋼鐵的1958年才逐漸被淘汰剷除。

1960~1962年間,這裡像第三公園一樣每到星期天,都舉辦”週末晚會”。有籃球賽、武術表演、歌舞和放映電影,記得一隊10人青年男女化妝演出”花兒與少年”舞蹈,最受年輕人青睞。入場卷:成人一角、小孩5分。業餘體校學生憑學生證免費!……66年文革期,一度成了召開群眾大會之地。那時批鬥市一把手,被宣佈會後不準坐公車回家、回單位,必須徒步行走;此後,任何人如看到當權派乘坐14—10027華沙牌小車,應立馬拉下來……可謂荒誕無稽。1976年8月,各地鬧地震之際,為了防震,場內被臨時搭建了防震棚,周圍市民夜晚走出家們,來這裡避險……

2012年1月13日,公示了第二體育場地下停車場及全民健身中心工程規劃。此後,重新進行改建。至目前,”二體”正門建有一座辦公樓,一層為魯能乒乓球訓練基地、二三層分別設棋牌館、及三個乒乓球訓練館;西面建築有游泳館、籃球排球場各兩個、更有碩大的地下停車場,面積相當於地面足球場大小。地面跑道與足球場,當然是塑膠跑道和人造草坪。今與昔比,早已鳥槍換炮。”二體”附近,早年間原有四中、八中、九中、十中、十一中及上海路、臨邑路、包頭路、陵縣路等小學,故學校或企事業單位均不時租用它搞田徑或足球籃球等運動會。

田徑、鉛球、標槍、鐵餅、跳遠、跳高、籃球和足球比賽,特別在五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期電視未普及時,人們常在這裡觀看比賽或煅練身體,把它當作觀摩、鍛鍊和娛樂勝地。二體也走出了不少體育名人,如五六十年代短跑老教練,省百米記錄保持者紀家才;當今乒乓球名將張繼科等。……每當回顧起運動會開幕閉幕式,奏響進行曲時,仍會感到一股讓你振奮的情緒在升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