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是不是蘇軍並沒有大規模採用半自動步槍?為什麼?

寰球新觀察


SVT40:給你機會你再說一遍。

二戰時期,蘇軍並不是只有莫辛納甘,蘇軍還有一個自己的半自動步槍,而且還大面積裝備了,叫SVT40。這是蘇軍廣泛應用的半自動步槍,也是蘇軍當初準備想利用替代莫辛納甘的。


蘇軍裝備SVT的數量其實也是非常多的,戰爭開始時,蘇軍已經有幾十萬把SVT40了,這把槍當初在戰場上也是大發神威。然而,這把槍在蘇軍內部,並不受任何看好,因為其結構複雜,不好好保養會導致其可靠性差。蘇軍很多士兵都不喜歡SVT40,原因就是他們素質低,軍事素質文化素質都低,對於槍支保養,並不專業,甚至是業餘。所以他們對SVT40的評價並不高。而相反,精銳的海軍步兵們對此槍評價則是非常高。兩個軍事素質和受教育程度的部隊,給出的評價截然相反。


而蘇軍的敵人德軍也是非常喜歡這把槍的,德軍當年推出G41的時候,惡評如潮,相反,對於SVT40的喜愛程度非常高。德國人借鑑了SVT40的導氣方式,才有了G43半自動步槍。


蘇聯人在戰爭中,主要生產的是結構相對簡單的莫辛納乾和火力強勁的波波沙衝鋒槍,而SVT40蘇聯人也沒放棄,只不過生產數量降低了。二戰期間,蘇聯生產的SVT40大概在160萬支左右。


軍武文齋


老規矩,先說是不是,再說為什麼。

  • 結論就是不是,蘇聯也大規模列裝了SVT半自動步槍

首下,蘇聯是少有的在二戰中裝備半自動步槍的國家,其SVT-38和SVT-40半自動步槍的產量在整個二戰中高達160萬支(這個數字出自1996年美國軍事歷史作家喬·波耶和史蒂夫·凱亞的著作《The SKS Carbine(CKC45g)》),產量是絕對夠的,而且根據1941年德軍入侵時期的蘇軍普通連隊裝備列表來看,至少三分之一的戰士裝備了SVT-38/40半自動步槍,儘管比不上美國M1“加蘭德”那種幾乎人手一隻的分配,但如果說他不算大規模裝備,那應該是在胡扯。

蘇聯在二戰前就啟動了半自動步槍和全自動步槍的設計,蘇聯兩大輕武器設計師託卡列夫和西蒙諾夫各自設計了SVT-38/40半自動步槍和AVS-36全自動步槍,其中全自動的AVS-36生產量也有6.6萬支。

  • 全自動的AVS-36

但是二戰的蘇聯面臨這樣兩個問題:一個是缺人,缺基層的高素質軍事人才,另一個就是蘇聯歐洲部分兵工廠的破壞。戰爭初期由於德國閃擊戰快速突破的緣故,導致了蘇軍當時的基層人才凋零,死亡率驟增,不得已蘇軍便儘可能招募農民、小混混充軍補充兵力。這些新來的兵源素質低下,普遍是文盲,而且教育水平較低,相對精密的SVT很明顯沒有結構簡單的莫辛納甘和PPD、PPSH衝鋒槍來的順手,至少他們維護起來不方便。再一方面,二戰中,蘇聯歐洲部分的兵工廠遭到了納粹的摧殘,剩下的兵工廠為了儘快供應軍隊,因此降低了SVT這種結構繁瑣的半自動步槍生產量,與此同時,由於PPSH-41衝鋒槍在前線表現良好,再加上生產簡單,維護容易,因此蘇聯輕武器兵工廠更樂意生產簡單的莫辛納甘和PPSh-41衝鋒槍。

  • 使用繳獲SVT的德軍

不代表生產量小,SVT就不夠好。相反,由於二戰初期蘇聯紅海軍損失慘重,許多水兵不得不上岸充當陸軍使喚,而水兵的戰術素質更好一些,他們也更愛使用這種半自動發射,比莫辛納幹更輕,而且後坐力跟小的步槍。而芬蘭人和德國人繳獲了莫辛納甘之後,也覺得挺好用,因此也一直在用,其中芬蘭人有自己的7.62×53mm R子彈生產線(與俄軍的7.62×54mm R彈通用),可以持續供應,而德國人則直接靠繳獲蘇聯彈藥供應。在此之後,德國人甚至根據SVT改進了G41的後繼型G43半自動步槍,不過這已經是後話了。

  • 由於精度足夠,二戰中相當大一部分SVT加了狙擊鏡充當狙擊槍使用,圖為加入蘇軍的捷克斯洛伐克女狙擊手Marie Ljalková


鐵匠工坊


實際二戰期間, 蘇聯既有槍也有人,之所以沒有大規模列裝半自動步槍,主要是因為人與槍不匹配。

蘇聯很早就開始研製半自動步槍,二戰前只有美國和蘇聯率先裝備了半自動步槍。1938年,蘇聯著名槍械設計師託卡列夫設計了SVT-38半自動步槍,並於1939年生產。SVT-38 槍長1226mm,重3.95kg。

SVT-38

蘇芬戰爭後,根據SVT-38在實戰中的缺點,進一步改進成SVT-40半自動步槍。

SVT-40是一種優秀的半自動步槍,採用導氣式工作原理,彈匣供彈,使用7.62*54Rmm凸緣步槍彈,彈匣容量10發。該槍從各方面來說都不比美國的加蘭德m1半自動步槍遜色,甚至在彈匣容量方面還優於加蘭德。

SVT-40

SVT-40的產量很大,從1940年末到二戰結束,累計生產了100萬支。SVT-40加裝1940型瞄準鏡後,可作為狙擊步槍使用。

中間還發展過AVT-40全自動型號,使用15發彈匣,可以連發,但不太可靠,隨後就停產了。

蘇軍士兵認為SVT-40可靠性不佳,維護困難,總體評價不高。但蘇軍精銳部隊認為SVT-40與莫辛·納甘精度相當,比莫辛·納甘射速快、重量輕、後坐力小,評價相當好。

蘇聯人的對手,芬蘭和德國軍隊曾在戰爭中獲得大量SVT-38和SVT-40步槍。他們非常喜歡這些步槍,以至於德軍重新賦予它們德國編號,SVT-38被命名為SIG.258(r),SVT-40命名為SIG.259(r),SVT-40的狙擊型為SIG.Zf260(r)。

SVT-40狙擊型號

蘇聯曾打算用SVT-40作為制式步槍,全面替換莫辛·納甘步槍。但當時蘇聯子彈使用的發射藥性能不太好,有較強的腐蝕性,需要經常擦拭保養,才能保持槍械的可靠性。

而SVT-40結構複雜,不容易擦拭保養。蘇軍士兵文化程度低,訓練不足,短時間難以掌握複雜保養方法,不如莫辛·納甘簡單皮實,所以普通步兵對SVT-40評價不高。蘇聯也就沒有大規模裝備半自動步槍了。


和風漫談


SVT-40半自動步槍

蘇軍也想大量裝備,但是因為當時它們裝備的SVT-40半自動步槍,生產費事,結構比較複雜,需要經常保養才能發揮威力,這對於沒怎麼訓練就上戰場的蘇軍士兵來說,是件很麻煩的事,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這種半自動步槍就沒有像美軍的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一樣,大規模裝備蘇軍。

SVT-38半自動步槍

20世紀30年代,在美軍逐步換裝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的同時,蘇聯也開始研製自己的半自動步槍。當時,蘇聯槍械設計師費德爾·瓦西裡耶維奇·託卡列夫,設計了一款採用導氣式自動原理的半自動步槍,這就是SVT-38半自動步槍。後來,這種槍開始少量裝備蘇軍,並在冬季戰爭中首次亮相。在實戰中,因為它有著笨重、難以維護且彈匣脫落問題,所以士兵們對這款武器可以說是怨聲載道。1940年4月,SVT-38半自動步槍停產。後來,費德爾·瓦西裡耶維奇·託卡列夫對SVT-38半自動步槍的問題進行了改進。改進的成果就是SVT-40半自動步槍。1940年7月,蘇聯各兵工廠開始生產這款步槍,到1940年底,生產數量達70000支。

德軍士兵使用繳獲的SVT-40半自動步槍

實際上,SVT-40半自動步槍,就是一款用來取代莫辛·納甘步槍的步槍(如果SVT-38半自動步槍沒那麼多毛病的話,就成為蘇軍新制式武器了)。在蘇德戰爭爆發前,蘇軍已經裝備了很多的SVT-40半自動步槍,在蘇軍步兵師的裝備列表中,有三分之一都是SVT-40半自動步槍。

1941年6月22日,德國發起“巴巴羅薩”行動,300萬德軍1800多公里的邊境線上攻入蘇聯。在剛開始幾個月,蘇軍節節敗退,損失了大量的武器裝備,這裡面也包括幾萬支SVT-40半自動步槍。為了補充武器的缺乏,蘇聯各個兵工廠,開始重新生產莫辛·納甘步槍。

狙擊型號的SVT-40半自動步槍

與莫辛·納甘步槍相比,SVT-40半自動步槍生產起來更加困難。另外,由於部隊傷亡過大,新兵往往只進行基本的訓練後,就會被送到前線。而這些只接受基本訓練的新兵,是根本發揮不出SVT-40半自動步槍的優勢(例如同時期的波波沙-41衝鋒槍,因為它價格便宜、製造簡單、耐用和維護簡單,士兵僅接受基礎訓練就可以將其威力發揮出來,所以蘇軍才會大規模裝備它)。

上述原因,導致SVT-40半自動步槍的產量逐漸下降(工人和資源都去生產莫辛·納甘步槍和波波沙-41衝鋒槍)。1941年,各兵工廠生產了約1000000支。1942年,只生產了264000支。到1945年1月停止生產時,SVT-40半自動步槍,只生產了約1600000支,其中有50000多支是安裝了瞄準鏡的狙擊型號。

二戰蘇軍標誌性裝備,波波沙-41衝鋒槍、莫辛·納甘步槍和M1910水冷重機槍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大部分SVT-40半自動步槍就退出現役被存放起來。後來,因為SKS半自動步槍和AK-47突擊步槍的出現,使得SVT-40半自動步槍變得落後,它們於1955年基本全部退出現役。


歷史救生圈


蘇聯在戰前和戰爭初期曾經計劃用託卡列夫SVT-38/40半自動步槍逐步替換莫辛納甘步槍,到1941年6月戰爭爆發時,蘇軍已經裝備幾十萬支SVT-40半自動步槍,但是從1942年之後,由於SVT-40半自動步槍成本工時比較高,所以開始逐步減產,轉而生產簡單的莫辛納甘。1940年SVT40生產7萬支,1941年生產約100萬支,到1942年就減少到26.4萬支,最終到1945年停產時,SVT半自動步槍共生產160萬支。

SVT-40半自動步槍

SVT40狙擊型

有意思的是,蘇軍部隊對SVT-40半自動步槍惡評如潮,認為使用困難,可靠性差而德軍和芬軍對繳獲的SVT-40卻評價不低,都將繳獲的SVT廣泛配發部隊(德軍編號G.258(r)),究其原因,跟戰前蘇軍士兵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二戰前蘇聯剛剛完成學齡兒童普五),戰爭爆發後補充兵源缺乏訓練,對半自動步槍保養水平低,維護不到位,導致可靠性下降,而德軍相對文化水平和訓練水平均高於蘇軍(德國早已經普及中學教育),所以對於槍支保養和使用更加到位。

與蘇軍相反,德軍對SVT-40評價頗高


DDG的老船塢


原蘇聯在戰爭爆發前就開始研製改進出SVT-40半自動步槍得到斯大林肯定並開始大量生產列裝各部隊,但戰爭開始由於戰場上形勢極其慘烈並向不利於己方向發展,大量部隊被消滅武器裝備損失巨大,人員裝備急需補充,對軍工生產要求量大時間也很緊急。而蘇軍戰前軍隊素質較高但在戰爭中被消耗掉了,蘇聯人口文化素質較好的西部地區被德軍佔領無法徵召其兵員,只能大量徵召經濟文化比較落後地區如東部高加索或中亞及遠東地區人員參戰,戰場上形勢緊張及需求無法有較系統長時間訓練這就決定兵員素質不及戰前軍人,蘇聯戰略指導思想對武器要求火力猛結構簡單對使用者要求低能快速大量生產並及時供應軍隊需要,而老式莫辛納幹步槍及技術改進工藝後的波波莎衝鋒槍就能滿足現在軍隊需要能被後期徵召的士兵所能接受。而SVT40半自動步槍由於自身部件多工藝技術複雜生產週期長,不適合大量快速生產及時供應前線。新的一代武器出現雖火力強勁但自身技術都需要有相當長改進完善過程,SVT40本身有技術不完善地方,加上蘇聯生產子彈底火藥由於材料及工藝問題原因使用後產生灰塵長時間留在槍膛裡會對槍膛俱有腐蝕性作用,要經堂擦拭這對構件複雜的SVT40來說需要使用者保養維護對其內部構件有深厚理解要求文化素質高,而蘇軍大部分士兵不俱有這水平,蘇軍在戰爭後期是以大規模運動突擊縱深包圍戰為主用強大自動兵器如衝鋒槍機槍,很少以陣地防禦戰如步槍需求少自然對SVT40需求減少。而蘇軍對手德軍則相反非常喜愛情有獨仲甚至把它當獎品獎給優秀士兵激勵鬥志,對其出現的問題德軍士兵文化素質高自有解決辦法,在戰場上德軍士兵對繳獲蘇軍步兵武器中專門喜歡尋找要麼是波波莎要麼是SVT40及其專配子彈,真是好的裝備必須是好的士兵才能有其用武之地。


楊兵甬


是的,蘇軍二戰中並沒有大規模裝備半自動步槍,主要裝備的還是莫辛納幹步槍。

其實像美軍一樣,蘇聯在戰前也有自己的半自動步槍計劃,意圖取代已經服役了半個世紀的莫辛納幹步槍,並因此研製了諸如SVT38、SVT40、AVT40等多款半自動步槍。這些步槍使用的依然是具有蘇聯特色的7.62X54R彈藥,同樣屬於全威力槍彈,按理說是會成為蘇軍的制式裝備的。

當時SVT40步槍,是二戰中蘇軍使用較多的半自動步槍,在很多資料中也有露面,但是其並沒有取代莫辛納甘步槍成為蘇軍的制式武器,主要就是因為其結構較為複雜,難以迅速讓士兵們掌握。當時蘇軍在給一些部隊裝備SVT40後,評價則是截然相反,普通的步兵部隊對其惡評如潮,認為其可靠性不佳。而像近衛部隊、海軍水兵等這些素質較高學歷較好的部隊,則非常喜愛這款武器,認為其性能優秀。

而當時蘇軍由於迫切需要兵力,因此迅速擴充兵員,絕大多數的士兵根本不能掌握SVT40這種複雜的武器。同時,戰爭迫切需要大量武器裝備,因此總的來說還是全力生產莫辛納甘步槍才是正解。因此後來SVT40被停產,轉而全力生產莫辛納甘步槍。


用戶5770541302


你指望普遍文盲的毛子動員兵用的好比M1加蘭德還複雜的多的SVT?


瘋狗的輕武


簡單的說就是SVT保養的要求很高,對使用者的要求更高,起碼你要知道如何保養一支精密的步槍,關鍵這貨比普通拉栓步槍製造費用更貴。

在世界大戰的環境下,按照原蘇聯的戰略指導思想(簡單,實用,造價低廉,便於大良裝備等),再加上原蘇聯戰爭期間大量的人員消耗和動員兵的使用,註定這種精貴的導氣式步槍無法像美製M1那樣大量裝備使用,只能裝備紅海軍陸戰隊等職業素養相對較好的精銳部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