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勝蹟」浙東人民解放軍金蕭支隊紀念館

「红色胜迹」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纪念馆

紅色勝蹟

浙東人民解放軍金蕭支隊紀念館

「红色胜迹」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纪念馆
「红色胜迹」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纪念馆

浙東人民解放軍金蕭支隊紀念館鳥瞰圖

浙東人民解放軍金蕭支隊紀念館坐落於桐廬接新合鄉山桑塢自然村村口。1996年,新合鄉設立金蕭支隊陳列室。2005年6 月,桐廬縣委、縣政府遷建浙東人民解放軍金蕭支隊紀念館。 2013年,紀念館改擴建,佔地總面積40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 650 平方米。紀念館前部為金蕭支隊紀念亭。中部為三層樓房的主體建築,一層為200多平方米的展覽大廳,展出從新四軍浙東縱隊金蕭支隊到浙東人民解放軍金蕭支隊的成長和發展歷程。展覽大廳展櫃陳列木製縫紉機、《金蕭報》、戰鬥日記、金蕭徽章、生活用品等實物數十件。紀念館後部為陵園,建有烈士紀念塔、鐫有在金蕭地區犧牲的230名戰士的“英烈碑”、金蕭支隊政委張凡和支隊長蔣明達同志的“紀念樹”。紀念館二層為英雄鄉長陳柱平、鍾偉良先進事蹟陳列館。

如今,浙東人民解放軍金蕭支隊紀念館已被列為杭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金蕭支隊簡介

1945年9月底,新四軍浙東遊擊縱隊金蕭支隊奉命北撤後,留下堅持原地鬥爭的同志在極端艱難困苦的條件下先後建立路西人民救國先鋒隊、會稽山人民抗暴遊擊司令部,與國民黨反動派開展針鋒相對的鬥爭。1948年9月15日,在浦江馬劍鄉石門村(今屬諸暨市)重建浙東人民解放軍金蕭支隊。

金蕭支隊建立後,以浦江、諸暨、桐廬、富陽毗鄰地帶為遊擊根據地的中心,在桐廬四管鄉(今新合鄉)先後建立被服廠、修械所、金蕭報社、後方醫院等後勤機關,並以遊擊根據地為依託,接連進行七次外線出擊,擴大遊擊根據地,先後建立路西、江東、江南、路北、江西5個縣政府和江北、嚴衢、天目3個辦事處。1949年4月中旬,一舉粉碎國民黨216師、203師對遊擊根據地的圍剿。

1949年4月底至5月初,在解放大軍進軍浙江的形勢下,金蕭支隊先後解放分水、新登、臨安、蕭山、桐廬、浦江6座縣城;配合大軍接管吳興、富陽、建德、壽昌、蘭溪、金華、義烏7座縣城;併成功策動國民黨湖州專員公署專員率部投誠。5月18日,金蕭支隊與南下幹部在桐廬勝利會師。5月22日,金蕭支隊奉命撤銷建制進行整編,光榮地完成歷史使命。

「红色胜迹」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纪念馆

浙東人民解放軍金蕭支隊紀念館

地 址:桐廬縣新合鄉新四村

聯繫電話: 0571 - 64257802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红色胜迹」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纪念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