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位蘇州爸爸寫的:小女成長日記

維果國際幼兒園

我們發現孩子,孩子發現世界!蒙氏教育開啟孩子無限可能


文:蘇州維果國際幼兒園 CASA5 Kathy爸爸


四月芳菲盡,五月絮華升。

轉眼間,然然已經進入CASA5班和老師們以及很多小朋友們生活快一年了。

作為父母的我們明顯感覺到:小朋友在這近一年裡不僅個兒長高了,也在蘇州市維果國際幼兒園交到了很多的朋友,學到了很多的知識,收穫了很多快樂,感受到了很多的愛與包容。


這是一位蘇州爸爸寫的:小女成長日記

成長之一:我也給爸爸媽媽講故事

然然很小的時候在媽媽的影響下養成了一個習慣,晚上必須聽故事才會睡覺。

不知從哪一天開始,她總會拿著一本皮特貓和機器皮特的對著我們完整的“讀 ”一遍,吃驚地還以為她都已經識字了,原來是她在重複聽了故事之後就記住了,對照著原圖,生動的背了下來。

自此以後,幾乎每天晚上的故事形式就是我們互相講故事。

有段時間她的小表弟在我們家,在Kathy的帶動下,不斷地“磨耳朵”,弟弟也會"讀"書。

家裡日常不開電視,Kathy很期待每週末的電影時間,並且在自己看過後經常跟我們分享動畫片裡面主人公的故事,跟我們講小魔女琪琪和小黑貓吉吉、大龍貓和小梅、大白和小宏以及希達和巴魯的故事。

最近睡前都要跟媽媽重複一段potato的英文對白,說完後自己總是樂不可支地咯咯大笑。


這是一位蘇州爸爸寫的:小女成長日記


成長之二:我要穿裙子

然然從上幼兒園就漸漸有了自己的審美觀念,開始有了自己喜歡的色彩,自己喜歡的形狀,自己喜歡的衣服和鞋子。

最近更是學會了臭美,每天晚上都要跟媽媽約好第二天要穿哪條裙子,如果要換別的衣服,她或是悶聲不吭的反抗或是振振有詞的說:“我是公主,我要穿裙子”。

媽媽在換衣服的時候還會蹦出“媽媽,我覺得這件好看”、“我喜歡你穿這雙鞋子”之類的評價。

在去商場的時候還會給爸爸挑衣服:“我覺得這件適合爸爸”。

我們相信童年審美能力很重要,她偶爾的小執念我們也都很配合,我們尊重她自己對不同色彩形狀物品的喜好。


這是一位蘇州爸爸寫的:小女成長日記


成長之三:媽媽,我和朋友們一起玩很開心

Kathy一直給人的印象是一個容易害羞、呆萌可愛的小姑娘,初入園時還特別擔心她跟其他小朋友的交流相處,我們經常會問她在幼兒園中生活的情況。

在一段時間裡,她講的很多都只是跟她自己相關的事情,很少提及與其他小朋友互動的情景。

我們也常帶他和小夥伴們製造多些相處的機會,在這中間也更加了解她的個性。

很多時候一旁觀察就已經是她進入交流的方式了,有點像教育心理學裡水象氣質的孩子,總是慢慢的,很溫和,但是不是很主動。

這個學期她會主動聊到幼兒園中其他小朋友的故事,突然有一天她跟媽媽聊天的時候說:“媽媽,我今天交到很多好朋友”"我在幼兒園很非常開心",甚至有段時間,弟弟常說陪他玩不要去上學,小姑娘總是淡定的說今天不行的。

又在放學後開門就是我回來啦,你有沒有想我啊,我給你帶了元宵。媽媽在一旁都有醋意。

最近也是放學後就要下樓找她的小夥伴玩,遇見不認識的朋友夥伴也都會禮貌自然的回應。

作為父母的我們內心很欣慰,孩子步入幼兒園,是離開小家庭走向集體大家庭的第一步,也人生是獨立的第一步。

作為家長很高興她能跟我們分享剛學的童謠或者在幼兒園的喜悅或者委屈,更高興的是她用自己的交往方式獲得身邊的友情,也能在友情裡平衡發展和快樂成長。


這是一位蘇州爸爸寫的:小女成長日記


Kathy小同學從咿呀學語到用清脆的童音講新故事,從蹣跚學步到跑完3公里的馬拉松,她成長的過程中無不給我們帶來了莫大驚喜和快樂,同時我們也收穫良多。

Kathy小同學,我們希望你的將來成為更美好的自己,期待你的未來有無限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