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自然拼讀一定要有詞彙量基礎嗎?

用戶61407135


我不請自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先說論點:

需要詞彙量,但需要重質量而非數量。



首先,自然拼讀法的作用是:

見詞能讀,聽音能寫。

但是,我告訴你,我也看過很多所謂的“自然拼讀規則”的總結,但是我只仔細看過一遍規則並沒有把這些規則背下來。

我看到規則裡面各種的條件,什麼“開音節”、“閉音節”、“重讀音節”各自怎麼讀...你讓我記讓我背?你不是開玩笑吧?

我看到有回答說——不需要詞彙量的,我知道他是認為只要把規律記住了,就看到單詞就會用了,你又是在開玩笑吧?

我認為學習自然拼讀規則和學習很多規則一樣,需要的是:

規律+經驗=潛意識

  • 規律:把拼讀規則認真看一遍,理解拼讀規則裡面說的是什麼意思,大概花個一兩天的時間去熟悉一下,包括他裡面列舉的例子,但不要強迫自己背下來。
  • 經驗1:趁熱打鐵把剛熟悉了一下的規則用起來,翻開字典,看到單詞開始猜,看能不能猜對,猜對了也不要管他符合了哪條規則,猜不對的時候再看應該對應哪條規則。
  • 經驗2:拿出一些自己已經學過的單詞,開始想想它是不是符合規則。
(上面的經驗,除了趁熱打鐵要在看完規則後整個一兩天,之後就不用強迫自己去想太多的拼讀規則,但是在往後學習單詞的時候,繼續猜,而且慢慢加大猜的力度。發現自己猜錯得太多,就翻一下)
  • 潛意識:當你猜得足夠多、足夠準的時候,其實你對規則的運用已經很純熟了。你已經完全脫離了規則的束縛。就好像你習慣了重力的作用,知道跳樓是會摔死的,但你並沒有每次都提醒自己“因為地球有重力作用,所以你會摔死”。

那既然有了上面的方法,為什麼我說需要一定的詞彙量才行?

對,你需要記住一些符合規則的單詞,一些不符合規則的單詞。

記住這樣的單詞,有助於你對規則的把握,以及加快你潛意識的形成!

舉個例子:【以"a"的讀音為例,共9種情況】

  • bat(重讀閉音節,讀/ae/)
  • bake(重讀開音節,讀字母本來音/ei/),have例外;
  • another(非重讀音節,讀/3/);
  • orange(ange,讀/ei/);
  • watch(w後面讀/o:/),但wave例外(相對開音節);
  • what(wh後面讀/o/),但whale例外;

……

這麼多,誰記得住,記住了誰又能看到單詞馬上想到是哪個點?但是我看到單詞時一般不會錯,準確率有90%以上,為什麼?

當你認識了bake,你記不住它發/ei/,但當你知道了fakehatelatemakeshaketaketale...都是發/ei/之後,你這7個詞組成的經驗就會讓你的潛意識更堅信什麼樣子的單詞發/ei/,我還用告訴你它們都是重讀開音節嗎?你不知道它們是啥,但是你看到sake的時候,你已經猜到了。

當你知道了bat,你記不住它發/ae/,但當你知道了mantanlandcanalpancakesandcranklamp

....都是發/ae/之後,同樣的你也建立了另一組潛意識。這個潛意識可能更零碎,比如你知道了andankamp這些局部的發音,那麼你還需要知道什麼開音節閉音節嗎?


沒有單詞量。你也可以用自然拼讀法,但是猜詞準確率只有20%;

當你有3000個單詞量,並且都猜過,那麼你的準確率就會有50%;

當你有8000個單詞量,還用猜嗎?準確率有80%了,那不叫猜了。

自然拼讀法,和單詞量是互相獨立,但又相得益彰的兩個東西,互為因果關係,形成一種正反饋、良性循環。

會的單詞越多,自然拼讀法用得越六;自然拼讀法用得越六,單詞自然也記得越多。


PS:任何東西都有規律或者規則。最好自己先找規律,再認證是否有這個規律,再把規律用在更多的地方,不斷應用,不斷驗證。任何數學家、科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都是用的這個方法。記得小時候學英語音標、學日語五十音,都是先看一遍熟悉,不用背下來,就開始進入“實戰”,看自己的音標和五十音猜的對不對,不對再返回去確認,對了就是已經會了。

<strong>


英語不難學


我想這個問題我還是可以回答的。

我從十七歲開始研究自然拼讀,現在已經四十多年了。多少還是有點經驗。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說詞彙量得有,但不一定需要太多,因為等你記了很多單詞再研究自然拼讀就晚了。你得多吃很多辛苦。你掌握自然拼讀越早,受益就越早,就能越輕鬆地的學習。

我當時只認識二百多個單詞,就總結出了一百二十條拼讀規則。我在頭條裡發的系列講義《記單詞秘籍,自然拼讀法》就是以當時的筆記為藍本。加上後來的繼續學習和補充,一共總結了一百六十多條規則。這裡給大家看一點,更多的內容請看我的系列講義。
這是當年的筆記,


這是系列講義的一部分。

其實是個偶然的機會讓我研究自然拼讀,一開始我也和大家一樣,記單詞就是死記,沒有什麼辦法。經常是走一路,背一路。第二天早晨就忘的一乾二淨。但我當時還算比較努力。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記住幾個單詞,考試還總能保持滿分。但依然為記單詞發愁,讀音記不住,就用漢語標音。後來看到一個同桌在單詞下面寫了另一種東西,我不認識,就問他,那是啥玩意兒。人家是好學生,不像我,是個渣渣,見我問他問題,人家很不屑地說。拼音啊!我恍然大悟,對呀,用拼音不就解決不會寫漢字問題了嘛。因為我們當時還沒學音標。用拼音,好辦法,畢竟咱也是上過小學的人。可惜離開小學都八九年了,我是初中畢業那年白開始學英語的。拼音都忘了。老磕磣了!怎麼辦,學吧,磕磣也得學啊,好在咱家還有一個很破舊的新華字典。但還沒有破舊到最後的漢語拼音方案也沒了,不過,那個漢語拼音方案的確是最後一頁了。儘管咱語文水平不高,但漢語拼音方案裡的大部分漢字咱還是認識的。就幾個不認識,問問咱三哥,OK了。

以後就用漢語拼音給英語單詞標音。時間長了發現,怎麼有些拼音輸入法寫法和讀音和英語一樣呢?逐步就認識到,原來英語是和漢語拼音一樣,都是拼著讀出來的,不像漢字,不能拼讀。能拼就簡單了。後來就看到單詞就拼,不會讀的就問老師,老師告訴完怎麼讀,就琢磨哪個字母發的哪個音。慢慢地就把每個字母的發音都記住了。以後記單詞就不愁了。因為看見單詞就會讀,會讀就會寫,不用擔心記不住單詞的發音。剩下的就是把課文讀熟就行了。

要想研究自然拼讀,首先得能夠把單詞拆成音節,再能把音節拆成音素,再把音素組裝起來。就又成了單詞。比如,teacher這個詞,首先得拆成tea 和 cher 再進一步拆成t和 ea, ch和 er。學會拆音節後再去組裝,就是把他們拼在一起讀出來。一開始每個詞都這樣研究一遍,有幾百個詞就夠了。如果你嫌麻煩,那就直接看我寫的系列講義。點擊本文右上角的關注二字,點擊頭像進入我的主頁,點擊文章,往下拉一點就能看到。


散木17


美國孩子是在幼兒園大班開始進入自然拼讀法的學習,這個教學過程一直持續到小學五年級。一個幼兒園大班5到6歲的美國孩子,這時候已經掌握了大約6000的聽說詞彙和基本的口語交際能力。但就是不認字,如果不學習認字,那麼就成為美國文盲了。

而自然拼讀法是美國本土孩子把已掌握的大量聽說詞彙轉換成閱讀詞彙的工具。說白了,它是幫助本土孩子認字的,是解決spelling問題的,而我們引進來,卻是要幫助中國孩子解決英語單詞發音和拼寫的。

所以,我們會看到,有很多單詞用自然拼讀法是找不到發音的,是拼不出來的。因為,自然拼讀法就不是為找單詞發音而設計出來的。英語單詞的發音,美國本土的孩子是已經在英語環境的浸泡中早就掌握了的,只是不知道怎麼寫,那麼自然拼讀就教給他們怎麼記住拼寫。

如果在中國你想在學自然拼讀法之前掌握一定的詞彙量的話,這個很難!美國孩子靠的是長時間將近5、6年的日常英語環境的多渠道輸入。我們中國孩子怎麼能做到呢?死記硬背???

換個思路,你想孩子用自然拼讀法幹啥呢?是見詞能讀吧!那麼我告訴你,通過自然拼讀法有很多詞是不能拼出來的。

關於拼讀我自己倒是有些多年的心得,我們可以聊聊。

謝謝關注。


開疆拓土一燈火輝煌


不需要詞彙量。

自然拼讀不是解決詞彙量的問題

自然拼讀解決的是

👉見詞能讀,聽音能寫

或者說,在不完全依賴於音標的前提下,也可以大概的讀出單詞的發音。

自然拼讀知識的基礎是

1,輔音字母的發音

2,元音字母的發音,兩種情況。

①輔元輔結構

②元輔e結構

3,輔音字母的組合

4,元音字母的組合

總之,拿著規則去拼讀單詞。



根深老師講英語


自然拼讀是需要一定的詞彙量,才能夠熟練地掌握運用。如果沒有單詞基礎,刻意地去學習這種方法會太過於生硬,單詞記不好,腦子一包漿糊,會非常難受。這種方法我沒用過,我是自己學的音標,根據讀音也能拼寫個八九不離十。不管用什麼方法,只要下功夫,肯定是能學好英語。


士羽先生


不僅僅是詞彙量的問題,而是英語整體能力基礎和儲備的問題。國外(英語國家)的孩子們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就已經能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了,這就是基礎和儲備,只有在此基礎上學自然拼讀才有意義,否則就是耍流氓。


Tayiner


對於英語為非母語的幼兒學習而言,最好要有一定量的單詞量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