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桃養人,杏害人,李子樹上掛死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豫南小平


關中家這塊盛產蘋果,李子,桃,梨,葡萄,獼猴桃等水果,從每年月份開始,各種水果就陸續成熟了,五月中旬是吃杏子的好時候,六月下旬是桃子的天下,七月初陸續李子和旮旯蘋果就成熟了,這時候的大人是特別忙的,幾乎無暇顧及到孩子,多數孩子自己在門口成群結隊玩耍,有時候貪嘴就會不知不覺吃下好多水果,等到家長髮現時孩子早已生病了,關中農人們根據日常經驗總結了一句老話”桃飽杏傷人,李子底下抬死人。“小時候我也經常聽到這話,多數時候是媽媽要忙著幹活,怕我貪嘴特意叮囑,現在長大了,細想這句話其實並不全對。

一,桃飽人也傷人。

人們對桃子讚譽有加,西遊記裡的仙桃專供王母娘娘賞用,小時候看到這個情節時,望著碩大紅彤彤的桃子,就特別想進入到電視裡摘一顆仙桃大口咬幾下,後來慢慢的,我家也陸續種植桃樹了。第一年結了桃子之後,我迫不及待的搬了個小板凳,拿了一小盆水,坐在桃樹底下大吃特吃,專挑成熟最好最軟的吃,吃了大約5個大桃子之後,只覺得實在是太撐了,漲肚難受,當時也沒在意,到了晚上的時候突然發燒,上吐下瀉折騰了媽媽一晚上。可見即使桃子養人可以充當一頓飯,但也不能多吃,吃多了很可能會生病的。

二,杏多吃傷人,可少量食用。

杏含有較多的維生素,雖然對身體也有益處,但是它微毒,而且吃多了會倒牙,即使成熟度很高的杏,哪怕第一口吃起來很甜,但是吃過5個以後,就會覺得牙齒快要倒掉了。另外,過量食用杏後第二天可能會出現上火胃疼等現象。有一次我一口氣吃了半斤杏,胃裡陣陣泛酸水,嘴角周圍長了一串泡泡,到現在還記得那難受勁,不是杏不好,而是我沒管住自己的嘴,到現在看見杏都有點後怕。

三,李子樹下抬死人過於誇張。

有的人聽到這句話之後,一看到死字可能會對李子這種水果避而遠之,其實並沒有這麼可怕,如果李子真的有這麼可怕,哪裡還有人敢去種植這種水果呢?每種水果存在必定有其存在的價值和原因,我們這裡一直種著李子,以前是那種土李,比較小,鮮紅色的,現在多數人都改良了品種,種植多以拳頭大小的黑寶石品種為主,去年我也曾給遠方的朋友郵寄過幾箱子,他們收到後都開心極了,在為他們打包發貨的時候我自己口渴了也會吃一兩個李子,但大多時候我都會削皮,有人可能會想問我為啥要削皮,因為皮比較苦澀,如果不削皮,估計最多也就吃下去一個而已,然而削皮後味道酸甜可口,口感改善很多,一口氣吃兩個後完全得到了滿足感,至於李子樹下死沒死人我不知道是否確有其事,但是我倒是見過貪嘴李子吃多了被送進醫院的小孩,醫生說李子吃多後會頭腦發漲,身體發虛,痰量增多,對身體無益處,所以,吃李子一般一次吃兩三個解解饞即可。

其實,無論任何食物,一次性吃過多身體都會受到傷害,暴飲暴食不僅會引發胃部不適,更有可能會讓人再次見到這種食物時望而卻步,沒有食慾。這句老話也警示人們做人如吃東西一樣,不能貪得無厭,適可而止往往會受益匪淺,否則只會傷害到自己。以上是我對這句話的理解,對此您有什麼看法?


鄉村關中


在我們北方也只有夏天的時候才能敞開肚子將喜歡吃的水果吃個遍,在麥穗剛剛開始發黃的時候,桃子、杏子和李子這些成熟較早的水果便慢慢成熟,雖然這三種水果都很好吃,家裡的老人們總是叮囑我們“桃養人,杏害人,李子樹下掛死人”,所以即使是再喜歡吃杏子和李子,都不敢多吃,只能多吃幾個桃子來解饞,那麼農村老人們常說的“桃養人,杏害人,李子樹下掛死人”有沒有道理呢?

小時候我家種了很多桃樹,每到桃子成熟時,總是摘桃樹上又大又紅的桃子吃,有的時候吃著吃著就上癮,一口氣能吃三四個,桃子吃多了只是覺得很撐,不過只要玩耍一會,就不會覺得撐得慌,到了吃飯的時候絲毫不會影響食慾。我家雖然沒種杏樹,我家鄰居家的爺爺家在梨樹地裡種了幾棵杏樹,因為杏樹種的比較少,鄰居爺爺一般會摘一下到大集上賣。杏子成熟的時候正好是雨季,只要一下雨就會掉落很多杏子,杏子掉在地上很影響外觀,所以每次下雨鄰居爺爺都會讓爸爸去他家地裡摘杏子吃。成熟的杏子酸甜可口,一吃起來就剎不住車,但是每次吃完很多杏子到了晚上睡覺時就會流鼻血,所以奶奶總是管著我們吃杏子,不讓我們吃多。

個人覺得老人們之所以會說“桃養人,杏害人,李子樹上掛死人”這句俗語,主要是和這三種水果的不同特性有關係。之所以老人會說桃養人是因為桃子富含的營養物質比較充足,並含有豐富的食物纖維,即便是一次性吃太多桃子,沒一會就會消耗掉,並不會對人有很大的影響。杏子和李子都屬於口感酸甜的食物,一次性吃太多便會導致胃裡的酸性胃液增多,對於腸胃功能比較弱的人還燒心,還會加重腸胃疾病,尤其是杏子吃多了還會讓人很容易上火,雖然李子樹上掛死人這句話有些誇張,但是吃多了杏子和李子對身體是有損害的。

之所以老人們會給孩子們說“桃養人,杏害人,李子樹上掛死人”就是用特別誇張的描述來告誡孩子們好東西再好吃也不可貪多。


悠悠鄉村路


記得以前小時候農村老家空地上栽種了十多棵杏樹,每到杏成熟的季節我都會爬到杏樹上偷吃,但是媽媽看到總會叮囑我說:杏吃多了對身體不好,老話說“桃保人,杏傷人,李子樹下埋死人”,杏和李子都不能吃多,否則容易傷到身體,不過那時候我就是個貪吃鬼,哪裡管的了這麼多,結果在一次吃了十幾個杏以後,胃裡面疼得難受,最後去醫院拿了胃藥吃過才好。



其實這句老話是非常的有道理的,因為桃自古以來就被人們認為是一種具有延年益壽效果的水果,所以在之前給老人祝壽的時候就喜歡用桃來擺盤,人們稱之為“壽桃”,而且桃的功效也是非常多的,具有補中益氣,潤腸通便的作用,而且吃桃多了對人體並沒有什麼壞處,所以才有“桃保人”這一說。


而相對於桃來說,杏吃多了對人體就沒有那麼的好了,因為杏味道酸甜,性熱,而且根據科研表明杏還有微毒,如果腸胃不好的人吃多了就會導致像我一樣出現胃酸胃脹的情況,就算正常的人過量的食用也有可能傷及筋骨,落眉脫髮甚至引起舊病復發,所以杏雖然味道酸甜美味,但是切記不可多食。

最後這句“李子樹下埋死人”更是一針見血的指出了李子吃多了對人體的傷害要比杏還要利害,因為李子性寒,吃多了會生痰助溼,並且還會頭疼腦熱,而且李子裡面含有大量的有機酸,如果跟食物中的蛋白質相結合會形成凝固導致食物不消化沉澱於腸道內,進而傷害人的五臟六腑,所以李子這種水果切記不可多吃,但是對於“李子樹下埋死人”這種說法只是一種誇張的說法,因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吃李子過多死人的事件發生。



其實這句話是想要告訴我們水果雖然好吃,但是任何東西吃多了都有它的壞處,這一類的水果吃的時候一定要適量食用,以免吃多了對身體造成損害。


農業經濟第一線


這句農村俗語跟我老家的說法差不多,我老家一般都說:“桃養人,杏害人,梨樹底下埋死人。”意思就是告訴人們,水果雖然好吃,但是不要吃過量。

1 桃養人

桃子是比較受歡迎的水果之一,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很多人都喜歡吃,尤其是農村那種大毛桃,個頭大、汁多、味道美。桃子是屬於比較正能量的水果,平時得多吃幾個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人們會說“桃養人”。

2、杏害人

相對於桃子來說呢,杏子就不那麼友好了。這裡並不是說杏子不能吃。小時候在老家,杏子是屬於成熟比較早的水果之一。基本上是在過麥秋的時候,就能吃到甜美的麥黃杏。杏子成熟的杏子甜。但是呢,不耐儲藏,一兩天就壞了。吃杏子的時候,不能吃的太多,因為杏子是屬於比較酸的水果,吃多了啊,容易倒牙,二來呢,對腸胃也不是太好。

這小時候,吃多了杏子。牙酸的都倒掉的時候,什麼都咬不到,那滋味真是難受。於是想起這句話來,覺得太有道理了。

3、梨樹底下埋死人。

梨呢,也是很受歡迎的水果,感冒了,嗓子疼咳嗽,吃點梨敗火。但是吃多了也是容易拉肚子的。

以前總覺得,梨吃多了頂多會拉肚子,但不至於害死人吧,後來去萊陽聊起來,聽說真的有吃梨喪命的。當然不是說萊陽梨不好,萊陽梨汁兒多甜美,吃起來沒有什麼的渣滓,但是一定要帶皮吃,削皮吃容易拉肚子。

聽大家說過,之前曾經有一個老師,因為一氣兒吃了三個萊陽梨,拉肚子太厲害以致喪命。如此說來,老家這句話,還蠻有道理的。


其實在很多的方言裡邊,最後說的是李子。李子也是不錯的水果,不過多食對脾胃也是有損傷的。

孫思邈說: "不可多食,令人虛"。《滇南本草》載:"不可多食,損傷脾胃"。

其實不管什麼水果,吃起來也都有各的好處有弊端。所以大家在平時吃的時候一要注意清潔,二是不要太貪吃,吃什麼食物過量了都是不好的。農村俗語,用直白的語言告知人們,不要食用過量,很受用。

歡迎關注“漫行草木間”,喜歡記得轉發。草木心,鄉間味,細細品,漫漫行

漫行草木間


小時候對死很恐懼,只要是有關生死的俗語,小編必定好好記在心裡,跟死字有牽扯的食物必定是拒絕的,因此,小編如今都成老太婆了,依舊有很多水果是拒絕買、極少吃的。

記得小編兒時夥伴小楊,她家裡有兩個姐姐和一個哥哥,也就是說他們家是三個女孩一個男孩,小楊的父親是村裡會計,家庭條件明顯比我們另外幾個小夥伴要好,後來有一天小楊家裡出了事,她哥哥去世了,當年村裡幾乎是沒有年輕人和孩子去世的,除非是洗澡淹死,小楊的哥哥是怎麼死的呢?

在那會兒我們還是小屁孩,大人們沒有人告訴我們發生了什麼,只能是從他們談話中斷斷續續聽到一些信息,原來小楊的父親跟村裡書記出去考察項目時,那個村裡的小李子正值成熟,當地村幹部給書記和小楊父親每人裝了一大兜李子。

因為摘的太倉促了,李子裡不乏有些沒熟透的果實,小楊的父親把李子放在鍋臺上,開心的告訴四個孩子:平日你們總嫌沒好東西吃,今天的水果管夠造。當年哪有水果吃啊,村裡就是杏樹也沒有幾棵啊,更別說李子了。

於是四個孩子開心的吃著李子,姑娘們到底是胃口小,吃東西也能細嚼慢嚥,每人吃了五六個,就各自忙各自的事情去了,而小楊的哥哥,十三四歲的年紀,正好是半樁小子討撈豬時,吃啥都沒個飢飽,還一副八輩子沒撈著吃的樣子,狼吞虎嚥。

據說當天晚上小楊的哥哥肚子疼受不了,被送去醫院,但沒能搶救過來,第二天死了,老人們坐在大街上一邊嘟囔著桃養人,杏害人,李子樹上掛死人,一邊搖頭惋惜:可憐老楊家唯一一個男孩子就這麼沒了。

桃養人,杏害人,李子樹上掛死人,於是這句老話紮根在了小編腦海裡,知道桃子吃多了也不會對身體不好,但杏子會對人體有一定的傷害,而李子,小編見證過當年好友哥哥的悲劇。

到現在小編對這些水果瞭解更深入了,原來桃子具有補中益氣、養陰生津、潤腸通便的作用,只不過也不可以吃太多,吃太多會腹脹。而杏子,鮮杏酸性強,容易激增胃裡的酸液傷胃而引起胃病,李子則是過食可引起腦漲虛熱,心煩發熱、潮熱多汗等症狀。且沒熟透的李子有毒,吃多了真能害死人。

直到今天,小編是不太吃李子的,杏子也極少吃,有時候吃杏但堅決不吃杏皮,很多水果吃的時候放棄吃皮,對身體影響會減少很多。


悠然見東山



為了我20


記得小時候在農村生活的時候,每到夏季總會有吃不完的水果,這也是村裡的小夥伴們最快樂的季節了。在農村幾乎每家每戶都會利用自家閒置的土地種上一些水果,這樣既可以讓自己家的孩子不缺水果吃,也可以利用這些水果賣一些錢補貼家用。以前的時候,村裡的人還會因為小孩子夏天偷吃水果產生矛盾,現在已經基本上不會有這種情況了,人們的生活已經越來越好了。筆者家裡就有一棵杏樹,每年都會有很多村裡的孩子到家門來採摘,每次採摘完總是會帶來一陣的歡聲笑語。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句俗語“桃養人,杏害人,李子樹上掛死人”,這句俗語一般都是在孩子們吃太多其中某類水果的時候,家裡的老人就會說出這句俗語。這句俗語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學會節制,以免因為吃太多這樣的水果造成身體上面的問題,畢竟孩子們的自我節制能力比較差,有些時候需要大人們給一些引導,不然真有可能對身體有什麼損傷。

小時候總覺得這句俗語是大人們隨意編出來嚇唬小孩子的,長大以後才知道,這其中也是有很多道理的。桃子在我國一直都是享有盛名的水果,在很多的神話故事中,它們都是被人們當成是仙家的御用水果來使用。很多神話故事中都賦予桃子可以長命百歲的功效,老人過壽的時候家裡人也會給準備壽桃。事實上是因為桃子含有多種營養物質,可以預防多種疾病,對於人們的身體有很大的好處,時間久了就有這句“桃養人”的說法了。

“杏害人,李子樹上掛死人”,如果吃少一點杏和李子自然沒有什麼問題,可以補充人們身體上需要的營養物質。杏和李子都含有一定的酸性,有小毒,吃多的話對人的身體健康有不小的危害。李子吃多的話有可能會導致人頭腦發漲、食慾不振,尤其是李子沒有成熟的時候,李子大多都十分的酸澀,這個時候更不適合食用了。筆者小時候就因為有一次吃多了李子,導致了筆者長達十幾天身體不舒服,掛了幾天的吊針,身體才慢慢的恢復起來。


其實每一種東西吃多的話對身體健康都有一定的損害,吃什麼東西都要知道適可而止,多吃的話反而對脾胃不適,造成身體上的諸多疾病。在我們身邊有很多的補品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都有好處,但是如果吃多的話,也會造成虛不受補,造成身體上的一些隱患。這句俗語告訴我們的不止是食用水果,同樣也在告訴我們為人處事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事情,不要貪得無厭,學會適可而止才是做人的箴言。


老農民說事


馬上就要到夏天了,又有很多的水果陸續成熟了,像桃子、李子、杏子等都是在夏季的時候,很常吃的一些水果。在農村裡,因為每家每戶都有土地,就會栽種上不少的果樹。有些還會在房前屋後,或者是庭院裡栽種上果樹,其中桃子樹就是一種很長被栽種在院子裡的果樹。以前家裡不僅有幾十棵桃樹,還有十來棵李子樹。在當時因為生活條件很一般,根本就沒什麼零食可吃,所以這些水果成熟了以後,就像餓狼一樣,總是會吃完一個有一個。長輩就會叮囑我們桃子可以多吃,杏子和李子卻不可多吃,並且還唸叨著“桃養人,杏害人,李子樹上掛死人”,這是為什麼呢?

桃養人

桃子自古以來就是很受歡迎的一種水果,又被稱為“天下第一果”。在文學作品《西遊記》中王母娘娘也是喜歡桃子的,還會舉辦蟠桃宴。當時就因為沒有邀請孫大聖,然後他就毀掉了蟠桃園,甚至還因此而引發了大鬧天宮。在民間,桃子還有著吉祥、長壽的民俗象徵意義,在過生日的時候還有吃桃的習俗,有著“仙桃”、“壽桃”的美譽,可見對其評價還是非常高的。而“桃養人”這句俗語就是帶有一定感情色彩的,並且主要還是因為其營養價值很高。其不僅肉質鮮美,而且還富含了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鈣、磷、鐵等多種營養成分,是老少皆宜的水果,尤其是適宜低血鉀和缺鐵性貧血人群食用。

杏害人,李子樹上掛死人

其實這個是對比的角度,指出了桃子可以適量多吃,而李子和杏子則不宜多吃。小時候也很貪吃杏子,但每次吃多了就會感覺牙齒很痠軟。家長們為了避免孩子多吃杏子,就會嚇唬說,吃多了杏子會長瘡生癤。其實這樣也是有幾分道理的,中醫上認為杏子味酸、性熱,有小毒的。尤其是新鮮的還沒有熟透的杏子,那其中的酸性比較強,而過多食用就容易腐蝕牙齒誘發齲齒,同時胃裡的酸液會增多,從而會傷胃。這一點對於胃病患者來說是大忌的。

至於李子樹上掛死人,其實這個是誇張的說法。李子的營養價值還是很高的,古人不建議多吃李子,估計是因為李子性溫,過食容易引起腦漲虛熱,如心煩發熱、潮熱多汗等症狀,而這對於身體虛弱者確實是不利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個體會,小時候常吃李子,每次多吃幾顆,就會感覺口裡的口水明顯增多了,並且會損壞牙齒。在民間還有“李子不沉水者有毒”的說法,這個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所食用的李子味道發澀、發苦,那就是還沒有熟透的,是不可以食用的。

其實,任何的好東西,吃多了都對身體沒好處。比如吃多了飯會脹肚子,並且還可能會引發肥胖。而人參是好東西,吃多了也會因為太補而身體吃不消。古人所的這句俗語,是提醒我們,這些水果雖然都是好東西,但也要控制使用的量。


農夫也瘋狂


農村老話“桃養人,杏害人,李子樹上掛死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我們農村種植著各種各樣的果樹,真是到了什麼季節吃什麼樣的水果,對農村娃來講吃的那都是最應是的水果。每當各種果實成熟李,我們農村娃就會撒著歡吃,應時季節的水果吃著口味就是不一樣。所以,每當這時候就會聽老人們唸叨著說:“桃養人,杏害人,李子樹下埋死人”。 杏子和李子這兩種水果,家中的大人是不允許孩子可量吃的。



這不我們農村馬上又好到了各類水果大量上市的季節了,看到這個問題不由得又勾起了我從孩童時起就未了的心結:“為何杏會害人?李子樹下埋死人?難道這兩種水果中含有什麼不利於人體的吸收的東西嗎?為此,農嫂特意的去諮詢了一位中醫。

今天咱們就一起來探秘一下食用這三種水果的利弊。其實這三種水果中都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且營養豐富。 之所以桃子能養人,是因為桃中所含的糖分主要是蔗糖,甜度大、味美汁多,食用可生津止渴養胃去熱,補中益氣、吃桃子能幫助胃腸消化,大便通暢了也就對身體起到了很大的宜處,這也就是老人所說的桃養人的說法。



在說說杏,中醫說:從養生角度來看,雖然杏肉中也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但是杏的果肉性熱,味酸,杏仁中含有小毒。杏的酸味讓人“牙倒”,吃多了牙齒不利,且它的強酸味對鈣質有破壞作用,特別是對小孩的骨骼發育有一定的影響。因其性熱,食杏過多還能邪火上升,引起流鼻血、爛口舌、還會拉肚子。食用苦杏仁還會使人中毒,嚴重者會死亡,這或許也就是杏害人的說法吧。


最後看看李子,李子性涼,過度的食用不好消化可引起腹脹、胃痛、拉肚子等症狀,並且吃的太多也會對牙齒不利。不太成熟的李子和帶有苦澀味的李子不能吃,不熟的李子有毒。因此吃李子也要和吃桃杏一樣,挑熟透的,味甜的吃。李子樹下埋死人的說法雖然有點誇張,但是也是不全無無道理的,水果雖然好吃,但畢竟是生活中的輔助品,應則其利而食,適量而可!


農嫂話農事


在農村,有很多流傳的俗話,看似話糙,實則理不糙。從小,父母就教導我們,吃東西要適可而止,再好吃的東西都不要貪嘴,尤其是盛夏快到,百果飄香誘人。對於貪嘴的孩子而言,更是如此,外婆教導小編“桃養人,杏害人,李子樹上掛死人”、“柿子甜,莫過三”,都是這個道理。


為什麼桃子養人?

回答這個問題,讓小編想起“壽桃”的來源,之所以桃子可以用來比喻延年益壽,無外乎因為蜜桃的營養和功效。根據藥典所言,桃具有補中益氣、養陰生津、潤腸通便的功效,尤其適於氣血兩虧、面黃肌瘦、心悸氣短、便秘、閉經、淤血腫痛等症狀的人多食。無錫陽山的水蜜桃每到成熟之際都會引來大量饕餮之徒,價格也自然水漲船高。那麼桃子養人,是不是意味著可以多吃呢?《本草綱目》給了答案,“不宜多食”,一是營養豐富,不易過量,否則容易導致胃脹胸悶;二是性溫,多吃容易內熱。


小時候,村裡有好幾家有桃樹,小孩子夏天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盛夏的時候,夥同小夥伴一起去村裡家“偷桃摘李”,那時候為了摘桃,爬過樹、蹚過水(水邊有一顆,水裡比較好摘)。那時候,摘到的毛桃和喜桃,都感覺特別甜,但是父母長輩都會告誡少吃,放在家裡壞不掉,原因也正是如此,好吃養人但也不可貪嘴。

杏害人,李子樹下掛死人,真的如此嗎?

這兩句話看起來,較為誇張,讓人聽起來比較害怕,但是實際也有一定的道理。村裡二大大家後院就有一個杏子樹,沒少偷摘,往往摘的時候基本上都是沒有成熟的,酸倒牙的那種,吃多了一般都會胃疼,牙要倒好幾天。


桃、杏、李都是水果,也是中藥的成分。引用中醫的說法,杏肉味酸、性熱,有小毒,鮮杏傷胃、倒牙,過食傷筋骨,甚至脫髮、影響視力;李子性溫,過食引起腦漲虛熱、心煩發熱、潮熱多汗等。

同時,杏子和李子,未成熟的,發酸、發苦的,切不可食用。農村還有“李子不沉水者有毒”的說法。

農村的很多說法,都是經驗的結晶,話糙理不糙,加之經歷了多少年的沉澱和檢驗,還是非常有道理的。這個俗語看起來比較誇張,恐怖,實際上都是告誡我們凡是不可過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