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最後的日子(三)

那時我瘦得皮包骨,腦袋都抬不起來,眼角冒著血,不停地哭。母親抱著我,在當街走遛遛。村裡有個姓劉的老太太,看我這活不起的樣子,對我媽說:“這孩子還抱著呢?快埋了算了。”媽媽說:“這還有氣呢,怎麼能埋呢?只要我的孩兒有一口氣,我就要喂她,要抱她,養活她!”

母親最後的日子(三)

母女情深

回想起來,母親那時餵我、養活我是多麼艱難啊!沒有百分之二百的母愛,我是活不過來的。從小到大我就知道,我這條命是媽媽給的,母親的恩情比天大比海深!母親最無私,最純真,最偉大!

看著賜予我、挽救我生命的媽媽,我的淚奪眶而出。我默默地一次次告訴自己:只要母親還有一口氣,我就要喂下去!母親能活一天是一天,多活一天我就能見到她。我每天能見到媽,就覺得無比欣慰,無比歡心!

這幾天來,母親的面目有表情了,慢慢地也有了意識。親友們來看她,她會拍拍床,示意讓人家坐下。我問她我是誰,她伸出兩個手指,知道我是她二閨女。她能會意,我每天用溫水給她擦洗身體,每天從上至下給她按摩。我有時還要用紅外線烤燈給她烤一下背部,多方促進她血液循環。為了讓她形成條件反射,我定點兒餵飯,定點兒換尿布。就這樣,我們母女朝夕相處,生活蠻有規律。我一天天忙忙碌碌,覺得心滿意足,日子過得滿充實的。

母親最後的日子(三)

不久,難題又來了。那就是,姥姥重病的消息,要不要告訴我的兒子?

那時,兒子在縣一中上高三,下半學期是衝刺階段,重要性不言而喻。兒子乳名叫小超,是姥姥帶大的。他是姥姥的心肝寶貝,姥姥特別喜歡他。兒子從小老實厚道,特別聽姥姥的話,對姥姥也特別親。

早在幼兒園時,有一次,兒子回家沒吃晚飯,阿姨給了他塊蛋糕。我問他,為什麼還不吃了?他說要給姥姥吃。無奈我騎著自行車馱著他,顛簸騎行了30多里路,可他手裡一直舉著這塊蛋糕。試想,這對一個年僅三四歲的小孩,是多麼不容易呀!

到了姥姥家一進門,兒子就把蛋糕遞給姥姥。姥姥說:“我不吃,你吃吧!”他當時還不會說什麼哄勸的話,就把蛋糕直往姥姥嘴裡塞。姥姥拗不過,含著熱淚把蛋糕吃下。

兒子長大了,他們娘倆感情依然特別好。現在他上高中,每月回家一次。後天他該回家了,看見姥姥病成這個樣子,他一定會時時牽腸掛肚。這孩子對姥姥心太重了,會不會影響高考?怎麼辦,怎麼辦呢?唉,又是一個不眠之夜!

我們姐倆開始想對策。首先想到把母親放到鄰居家一兩天,不讓兒子看到,也不和他說。可一想不行,萬一這樣一折騰,在別人家中添病了算怎麼回事?後來想,把母親送醫院住兩天,又擔心她病太重了,去醫院恐怕半路出事。沒辦法,最後我倆統一意見:兒子快成年人了,還是讓他直接面對吧。這樣對他的成長也許有好處。姐姐說:“也只有這樣辦了,我來跟他講吧!”

次日上午,兒子回來了。見到姥姥躺在床上,手背輸液輸得都青了,也不會說話了,兒子眼圈就紅了,頓時捶胸頓足,嘴裡喊著:“怎麼會這樣?怎麼會這樣?”姥姥還有意識,但她坐不起來,拽著外孫的手,臉都憋青了,嘴唇抖動著發不出聲音,看口型好像在說“超”……

姐姐把兒子叫到小屋,耐心地開導他:“姥姥病太重了!原先在你舅舅家,中風昏迷,我們搶救過來。現在眼看麥秋了,你舅舅農活忙不過來。正好你媽媽提前退休了,有時間照顧你姥姥。本礦醫院的大夫又熟悉,這樣對姥姥治病非常有利。姥姥現在一天天在康復,你就安心學習吧!”終於,把兒子說通了。他表示一定好好複習,考出好成績來報答姥姥對他的一片愛心。

當天下午,我帶他去縣城,給他買了些學習用品,讓他散散心,透透氣。兒子對我說:“媽,我兜裡有十塊錢,是我平時買半份菜節省下來的。姥姥從沒吃過椰子,我買個椰子讓姥姥嚐嚐!”

回到家,我弄了點椰子水給母親喝。兒子臉上露出了笑容。我們姐妹的心像一塊大石頭落了地。

第二天,姐姐上班了,兒子上學了。我又照常看護我病重的母親。在我的精心護理下,母親能吃稠一點的粥了。我又嘗試給她在粥里加些肉末兒,有時給她煮些特細的小麵條。或用菜汁和麵擀特薄的面片,給她煮片湯;或包特別小,大概3釐米長的小餃子。有一次,母親竟一頓吃了5個小餃子。我驚喜交集,樂不可支,心裡如同喝了蜜。

母親最後的日子(三)

農村灶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