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9條產後常識,生之前一定要知道!

一些產後的護理、餵奶、飲食等常識,各位媽媽在生產之前就應該先了解清楚,否則生完後受罪的只能是你自己。

1、生完儘快開奶

目前很多醫院都特別重視寶寶的“第一口奶“,所以很多產婦生完後,人還在產房,醫護人員就把寶寶抱到媽媽身邊,讓寶寶吮吸開奶了。

這9條產後常識,生之前一定要知道!

開奶及時可以保證餵養更順利,儘早實現純母乳。

2、一次性內褲提前準備

惡露期間可以穿一次性的棉質內褲,既衛生又方便,而且還可以減少媽媽或婆婆的工作量,避免了讓婆婆幫忙洗內褲的尷尬。

3、產後多下床走動

順產後24小時就在房間內隨意走動。

如果你是剖的話,手術後臥床期間,建議讓老公多幫你按摩下肢,另外能下床後,就要適當活動,防止下肢血栓。

這9條產後常識,生之前一定要知道!

不管是順還是剖的媽媽,多活動也可以幫助早日排乾淨惡露。

很多媽媽得了乳腺炎不敢去醫院或者怕去醫院一用藥不能給娃餵奶,所以就硬扛,硬扛很容易越來越嚴重。

這裡分享一個媽媽的經驗:

產後一週堵奶發燒,剛開始不嚴重,也就38度吧,吃退燒藥壓下去了,當時看著沒事,其實根本沒好透,果然,過幾天越來越厲害,直接燒到41度,人都軟了,C反應蛋白70多,吊了三天抗生素才退燒。人也折騰得夠嗆,後悔死了簡直……

如果有堵奶,還沒發燒的情況下,可以找有經驗、口碑好的母乳餵養指導師上門疏通。但是已經發燒了尤其是高燒反覆,建議還是及時去醫院就診,查查血常規和c反應蛋白等指標,醫生會根據症狀以及檢查結果來決定如何用藥。

5、月子期別喝太多油膩的葷湯,清淡飲食

很多媽媽生完後就被外婆/奶奶催著喝雞湯豬蹄湯,為了催奶。其實,產後媽媽最好是喝清淡點的湯,想要奶水充足除了讓寶寶多吸,更重要的是攝入水分,而不是攝入油脂。

太濃、脂肪太多的湯,不僅影響媽媽食慾,還可能影響寶寶的腸胃。

這9條產後常識,生之前一定要知道!

我自己的經驗,我生完後,大部分時候的湯都是挺清淡的,比如絲瓜蛋湯、冬瓜湯,偶爾才喝一次魚湯、雞湯,而我的奶水一直都很充足,並沒有因為少喝葷湯而奶水不足。另外因為我清淡飲食,我的體重身材基本上在產後2-3個月就恢復到和孕前差不多的水平了。

6、睡覺多換換姿勢

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經驗:

嬰兒床放在自己的左側,為了多看寶寶,睡覺就總是朝左側睡,這樣的後果就是左側骨盆痛到不行。

所以,建議媽媽們睡覺時一定要多換換姿勢, 不要只往一側睡。

7、一定要少彎腰

懷孕期間,隨著胎兒在長大,孕婦的重心逐漸前移,骨盆前傾,導致腰椎的前凸,容易造成慢性腰肌勞損,而產後腰痠腰痛一般都是孕期腰肌勞損的延續,如果彎腰多,比如經常彎腰換尿布,會明顯加重腰痛。

這9條產後常識,生之前一定要知道!

所以,換尿布建議讓家人多多幫忙吧,還可以準備一個尿布臺,站著給寶寶換尿布。

8、吸奶器要提前準備,適當吸奶

如果奶水還比較充足的話,月子裡就應該適當吸奶,並儲存一些在冰箱裡,這樣萬一媽媽生病要暫停餵奶,凍奶也能過渡一下,就不用給娃吃奶粉了。

另外,奶漲的時候,更要吸奶,以免發生堵奶甚至乳腺炎。

吸奶器儘量買電動的,手動的用久了還是會累的。

9、餵奶不要經常只喂同一邊

要兩邊輪著喂,可以預防大小乳,如果經常只喂同一邊,容易導致乳房一邊大一邊小,穿衣服就不好看了。

祝各位準媽媽都能順利生產、順利坐月子、順利奶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