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大師"沈巍紅了 時代尊重每一個有知識的人!

近日抖音上一個流浪漢突然就火了!

這個流浪漢的名字叫沈巍,今年52歲,因他博學多識,出口不俗,路人每每與他交談,不禁刮目相看。然後有人把他的視頻放到抖音,於是他就火了,火的一發而不可收拾。

在沈巍的自述裡,他從小嗜好讀書,尤其喜愛文史,但父親不許,畢業後按照父母要求進入審計局作業,後來因倡導“垃圾分類”每天撿拾垃圾廢品,被別人看成腦子有“病”被單位勸退病休。

丟掉作業的沈巍繼續以撿垃圾為生,引起了家人的反感。天長日久,矛盾不斷累積加深,最後沈巍徹底與家人決裂,從最初的早出晚歸轉變成徹底流浪在外。迄今為止,沈巍在街頭流浪已經20多年,每日靠撿垃圾度日。除了撿垃圾,沈巍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撿垃圾換來的錢大多被他買了書。

沈巍說,現在他每天有兩件事,撿垃圾和讀書。

他博聞強記,善於融會貫通。20多年來,他看過的書足以裝滿一座小型圖書館,他不僅精通《左傳》、《戰國策》等書籍,甚至論語、四書五經都信手沾來。談古論今、旁徵博引、出口成章、滿腹經綸,談起自己的過往和境遇時說,“善始者眾,善終者寡”。由於流浪漢的形象和流利得體的談吐形成了巨大反差,加上他大學高材生和國家公務員的身份,與現在淪落街頭的現實,形成強烈的反差,更加勾起了人們的好奇心沈巍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引得各路媒體八方朝聖!有人甚至發出感慨:“小丑在殿堂,大師在流浪。”大師一旦現身,眾多小丑粉墨登場!採訪的、合影的、拍視頻的、開直播的,紛紛來到大師身邊獵取資源、挖掘素材,蹭熱度藉以吸引眼球!

沈巍有文化,有信仰,有支撐他生存下去的精神世界。雖然他不是大師,也絕不是乞丐,往多說算是拾荒者,但絕對是精神上的強者。

面對突然的爆紅,他亦能處泰然處之。他說:日中則昃,月滿則虧!他說一輩子沒想過成名,人要實至名歸,做到了自然就出名了。如果做不到,就學杜甫,憂國憂民。正所謂:去留無意,寵辱不驚,低頭行事,不問前程。的確,他懂得放棄,知道放下,不追逐過往名利,淡泊明志,才會活得如此灑脫隨性。

這次網上走紅真是不虞之譽,然而全國有如此之多的流浪漢,為什麼唯有沈巍火了?歸根結底人們尊重的是知識,沈巍表面是流浪漢,但肚子裡有知識,尊重知識不是這個時代的產物,每個時代都尊重知識。每個國家都尊重知識。這個時代不缺乏物質,也不缺乏金錢,缺少的是知識,是高端知識,是高邁的知識。所以沈巍老師火自有他的道理。沈巍是社會的一個縮影,是金錢至上,知識匱乏的一個縮影。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可是不讀書如何行走?不去讀書,走得再遠也只是郵差。最當無法行萬里路的時候,讀書便是最划算的旅程。通往幸福的道路有很多種,最簡單的一種就是讓自己變得更好,而讀書是最快捷的方式。

因為再精緻的花瓶也有碎掉的一天,再嬌好的容顏也有老去的一天,唯有讀過的書、寫過的字,走過的路,會逐漸積累在我們的氣質裡,所為腹有詩書氣自華,只有知識才能變成我們永久的財富,讀的書多了,才會發現,在平凡而瑣碎的日子裡,還能有詩和遠方……

龍應臺的《親愛的安德烈》,說過為何要求孩子讀書?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作為父母,我們總是說給孩子最好的教育,而最好的教育就是培養孩子讀書的習慣,即使不能讀萬卷書也至少能多讀書。

所以我們要告訴孩子讀書的目的!

只有讀書,我們才能成為一個有溫度懂情趣會思考的人,我們才能在跌宕起伏的生活中,擁有處變不驚的內心。

只有讀書,當我們面對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時候,心裡還有琴棋書畫詩酒花,才能對生活更加的熱愛有加。

只有讀書,我們才能領會浩瀚的知識海洋麵前,再大的困境也只是滄海一粟。

只有讀書,我們才能遇到更好的人,見到更精彩的世界,讓自己長大以後能擁有更多的選擇。

當然,作為父母一定要堅持,要保持正能量!教育孩子多讀書次要的,做好榜樣才是主要的。作為父母必須自己養成一個愛讀書的習慣,父母最好和孩子一起讀書,父母的素質和引導的力量決定孩子的一生!從小培養讀書的習慣和愛好,對孩子的影響將是一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