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得是什么?重点又是什么?

根据成都“北改片区综合规划”,北改片区总面积约1036平方公里,其中包含了成都新都区(五环路以北部分)、青白江区(五环路以南、成青快速以西部分地区和龙泉山部分)、彭州市(成绵高速复线以东部分地区),那么在“北改规划”中有那些值得关注的呢?

成都市“北改”战略解读|改得是什么?重点又是什么?

下面就给各位解读北改规划的一些重点与目的!

此次北改规划的亮点,重点提出了 “ 三提升,四强化 ” 的规划策略。

三提升:提升宜业宜居的社区环境;提升支柱产业的能级;提升市域的生态屏障功能。

四强化:强化铁港文化的枢纽功能;强化首位城市的带动作用,重点是推动整个北部区域,以北向的德阳、绵阳共建一个产业集群,来推动城市区域的协同发展;强化区域快速高效的交通支撑;强化天府文化的挖掘和展示。

北改重点在于城市老旧升级改造,改善人居环境

此外,在北改的规划实施亮点中,还将完善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在优化城市形态上整体降低区域的开发强度、针对一些老工业基地、老旧居住区、棚户区等进行改造以及划定了4类8个城市设计的重点区域(包括新都的北湖,凤凰山片区等)。

加快北部路网建设,构建快速交通模式

在交通方面,北改区域规划将构建4横11纵快速交通骨架,实现1高1快的快速联系,区域高快速路达到南拓区域水平。

北改的目的

①“改善北部区域的人居环境”

②“探索既能提高产业层次又能提升城市品质的改造模式,城市形态将有机融合更新。”

成都市“北改”战略解读|改得是什么?重点又是什么?

北部区域因为历史原因,城市建设得比较早,配套不全,城市功能缺失,同时建筑的形态、环境,都存在层次较低的问题。随着“北改”进行,除了改善北部区域人居环境,还要探索既能提高产业层次又能提升城市品质的改造模式,北部产业业态、城市形态将有机融合更新。

北部区域的定位

规划定位为“‘一带一路’的重要门户枢纽、成德绵区域协同发展的先导区、成都市北部生态屏障、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区、城市有机更新示范区和彰显天府文化的和谐宜居家园”。

“北改”重点强化北部地区生态屏障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同时优化产业形态,构建适应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产业体系。

各位对于北改战略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探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