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八大碗是什麼菜?其中有沒有甜品?你覺得好吃嗎?

龍188478637


宿州八大碗沒聽說過,但是皖北八大件倒是經常吃。

皖北這邊婚喪嫁娶的辦酒席,也叫吃大桌,吃大席。

而吃大席,大席好不好就看幾個大碗,也叫幾個大件。大碗都是硬菜,一般有四大件,六大件,八大件。然後加一個或兩個湯.(甜湯和雞蛋湯)而在大件上桌之前一般都是涼菜,最低是六個,現在基本都是十個涼菜,五葷五素。


而傳統大件一般包括整雞,整魚,豬肉以前是上兩個多,一個是白肉(我們叫大白條),一個紅燒(我們叫方八塊)。紅燒牛肉,燉羊肉,雞蛋,大丸子(外面叫紅燒獅子頭),白丸子。四大件到八大件一般就是這幾個菜裡面出,必不可少的是白肉和紅燒肉,雞,魚。這四個菜是必不可少的。

而在大件中間穿插上的是小炒,一般小炒裡面放肉絲,腰花,木耳,銀耳等,這種炒菜確實是一絕,在外地幾年心心念念想的都是這種小炒。可惜現在小炒都變了。


以前裝大件的碗也是講究的,都是用大海碗,就是下圖那種藍花瓷的大碗,口闊跟高,這種碗看著大其實乘的不多(以前都窮),既省錢看著有有面子,不過現在什麼都用了,各種不鏽鋼盆都用了,

現在八大件菜品已經變了,白肉已經消失不見,方八塊也沒有了,而多了肘子,當然還有其他也變了,也不在的固定幾個菜了,全看廚師拿手的了。說說白肉和方八塊吧,白肉其實是切成長條的五花肉,擺放的和梅菜扣肉裡面擺放樣式差不多整整齊齊的,只不過這一大碗是純肉。具體怎麼做的不知道,只見過碗裡的🤣,裡面配著清湯,那個湯很好喝,不過肉吃多了容易膩,不過那時候有些不嫌膩的自己能吃一大碗。方八塊其實就是我們這的紅燒肉,只不過不放糖,而且那時候豬肉都很肥,所有很膩的,小時候最多吃兩塊就膩歪了。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菜品樣式和以前變化很大,而且現在基本都是包桌了,不是全村老少齊上陣大家起幫忙了,包給專業做這個的,鄰里街坊也只要等著吃就行了,感覺不如以前熱鬧了。


荒原狼虎哥原生態果園


大中華東南西北,到處都有八大碗,而且構成也不盡相同。

宿州八大碗也算是其中頗具代表的一列,跟宋代美食家蘇東坡有關。傳說當年蘇軾與好基友米芾一同,途經廬州府治地,感覺腹中飢餓難當,忽有一股香味撲鼻而來,就這樣與美食相遇了,後來題字為“八大碗”。

八大碗中,第一大碗為銀湯蒸雞蛋, 第二大碗為魚凍。

第三大碗是臭小菜水蒸豆腐,第四大碗是豐樂集白乾燒肉,第五大碗是紅燒仔雞,第六大碗是大白菜燒油渣, 第七大碗是泥鰍下掛麵,第八大碗為紅燒排骨。

目之所及,全都是大葷大菜,並沒有甜食。

其中,壹周君偏愛大白菜燒油渣,看似簡單,其實功夫深。首先,一定要掌握油渣的煉油火候。煉老了有糊味,煉嫩了膩人。這道菜,千萬不能加水。用小火慢慢地把大白菜水分燒出來,原汁原味的效果沒跑了。

另外泥鰍下掛麵,放鹽的時間剛剛好。放早了,肉老。放遲了,不入味。同時,泥鰍必須用冷水燒,這樣肉質嫩而鮮。

再加上手工掛麵的勁道軟韌,滋味讓人回味不已。


武漢壹周


蕭縣農村八大碗:燒塊,魚塊,紅燒肉,虎皮雞蛋,千子,滑雞,拔絲,雞蛋湯😃😃


蕭縣大吳集活羊館


大碗萊都好吃



鄉遇梅子


俺宿州八大碗真好吃、歡迎來光臨


用戶6917669032749


沒吃過。。。但是聽說過回族八大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