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人員工作量五大現狀,哪兒點戳痛了你?

1.醫務人員工作時間長,三甲醫院尤為明顯

縱觀過去10年的文獻,未見有醫務人員工作量減少的報道,均顯示日工作時間超過8h的醫務人員比例不斷增加,其中以三甲醫院尤為明顯。中國醫學科學院和北京協和醫學院先後於2008年和2013年展開了跨9~10個省市的醫務人員職業壓力的大樣本調查,2008年的調查的3665份問卷顯示:三甲醫院醫務人員日工作時間超過8h的佔45%,二甲醫院佔40%;2013年調查的5852份醫務人員問卷顯示:三甲醫院醫務人員的日工作時間超過8h的佔61.7%,二甲醫院佔55.3%。而北京市醫務人員日均工作時間超過8h的比例更高。

醫務人員工作量五大現狀,哪兒點戳痛了你?

2.醫務人員體力勞動強度大

醫務人員的工作內容不僅有問診查體、開單檢查、發藥、輸液等輕體力勞動,很多醫務人員在臨床工作中還承擔了搬運患者、為患者翻身、心肺復甦等重體力勞動,尤其是急診、ICU等病房的醫務人員。

3.醫務人員腦力負荷重,醫生尤為突出

腦力負荷是操作者分配注意力、作出決策並執行時的精神需求,大部分的醫生同時管理多個患者,必須詳細瞭解並記住所有患者的病情,從疾病的診斷到治療都需要深思熟慮,尤其是疑難病的診治。無論是手術還是搶救患者都需要醫務人員精力高度集中,並迅速做出判斷。隨著責任制整體護理的不斷推進,護士的工作也不再是重複的某一項護理操作,而是將患者視為一個整體,全面、動態地評估患者身心情況及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問題,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這需要護理人員投入大量精力。由此可見臨床醫務人員的腦力負荷非常重。

醫務人員工作量五大現狀,哪兒點戳痛了你?

4.醫療風險高

醫療風險是指在整個醫療服務過程中,由於各種不確定性因素,致使患者死亡、傷殘以及軀體組織、生理功能和心理健康受損,並給醫院、行業、社會等組織帶來利益損失和各種負面影響的可能性。醫務人員的工作與患者的生命安全息息相關,醫療行為上的一點偏差就可能導致患者的身心損害、殘疾,甚至死亡,如化療藥外滲時處理不及時就可能導致局部組織的壞死,術中誤傷血管就可能導致患者的大出血。在這樣高風險的醫療環境下,醫護人員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工作量陡然上升。

醫務人員工作量五大現狀,哪兒點戳痛了你?

5.醫務人員工作內容繁雜

除完成本院臨床工作任務外,部分醫務人員還兼有教學、科研、管理、院外會診等任務,也有少部分醫務人員參與了社會兼職和多點執業。醫務人員不僅工作任務繁重,且每一項工作任務的內容也極為複雜、智力投入要求高,加之醫學模式的改變和患者對醫務人員及醫療服務的高期望值,臨床工作中要求醫務人員不僅要關注患者疾病的診斷治療,還要關注患者心理、社會文化等多方面的需求,這些都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醫務人員的身心負荷。

歡迎您到只能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平臺投稿:[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