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迪威與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國

恩,好久不見,在看似有條不紊實則兵荒馬亂中,時光告別了8012年,轉眼來到了9012年,一眼千年大概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

相較於電紙書,紙質書更能給讓帶來安全感。不過電紙書也有它的優勢:Kindle最好用的地方就是拿來蓋方便麵吧,真泡麵伴侶是也!


史迪威與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國



這幾個月屯了一些書,之所以說是屯,說到底還是我們連閱讀習慣都成為奢侈品,成為一種“知道分子”的專利,原諒會喜菌從不敢以“知識分子”自居,知識難得,而知道不難得。


史迪威與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國



在某個酣睡至上午11點的日子,一本榮獲美國普利策獎的《史迪威與美國在中國的經驗1911-1945》和會喜菌不期而遇,因為是“通俗歷史讀物”,所以讀起來較為愉悅,而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啊!(喂!老梗是要被扣錢的喂!)

不多的幾天,一本655頁的“大塊頭”被我囫圇吞棗般嚥下,趁新年第一期“絲路讀書會”發起的分享&借閱活動,和列位談談若干偶得,權當拋磚引玉罷!

一、芭芭拉其人

芭芭拉·塔奇曼(Babara Tuchman),(1912.1.30-1989.2.6) ,美國著名女歷史學家、作家,名門之後,一般學歷史的都是家裡有礦的,此言不虛,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只有吃飽了才會撐著學歷史啊(好好說話啊!)


史迪威與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國


在會喜菌看來,與其說她是一位歷史學家、作家,不如稱她為一位旅行家,歷史學本就是遊歷時光的學科,而這本大量素材源於史迪威日記的名人傳記,則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認識了這個孤獨的理想主義症患者——史迪威將軍。

二、史迪威公路


史迪威與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國


史迪威被國人所知曉,應該與那條“史迪威公路”密不可分,一條從印度東北部到雲南西南部的國際通道,一條經常與滇緬公路搞混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抗戰命脈。


史迪威與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國


今天,作為地理控的會喜菌,不在東南亞地形地勢山文水文上做文章,讓我們還是跟著芭芭拉一起去看看史迪威將軍的人生路。


史迪威與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國



三、史迪威與歷史選擇期的中國

正如書名,史迪威在所列的時間軸裡,因中國聲名鵲起,走向人生巔峰,中國影響了史迪威,史迪威也同樣影響了中國。正如費正清在本書序裡提到:史迪威這個古怪但卻真實的英雄。就像所有的美國大片中所傳導的價值觀那樣,他在歷史選擇期的中國幾乎付出所有,試圖讓中國這個古老的國度和美國趨同,只不過作了唐吉坷德式的努力,無疾而終。

1911年-1945年之於中國的重要性,應該是政治體制摸索前進的時期,前期的確軍閥混戰,但工商業的快速發展也是不爭的事實,在1927年北伐後,所謂的統一政權則開啟了西方史學觀點中的“黃金十年”,如果不是日本全面擴大侵略戰爭,從民間經濟轉為國家資本主義的民國,具備進一步發展的可能。舊體系在混亂中分崩離析,但新體系的建立卻在舉步維艱的探索,期間還爆發了兩次世界大戰。


史迪威與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國


史迪威先後五次來到中國,可以說在西方世界裡可稱得上是不折不扣的“中國通”,但哪怕是這樣的“中國通”,面對中華文明幾千年官宦政治學及城鄉二次元,處理起來仍如履薄冰、步態蹣跚。書中通過整理史迪威日記,羅列了大量史迪威關於對中國當時社會、經濟、政治的描寫,這些描寫既可以梳理成史迪威中國觀之演變,也可作為近代中國是的一種寫實。當然,這裡是富有史迪威個人情感色彩的表達,尤其對中國行政體系的低效率及中國軍隊之低素養,進行了抨擊。他如是寫道:常凱申(恩,擔心審核問題)的政府是“孤家寡人的玩意,KMT只是他的工具。蔣夫人是他的門面。愚蠢的美國輿論是他的槓桿。”

尤其是在第五次來華後,準確來說在1944年擔任中國戰區最高長官的前後,“酸醋”與“花生米”不調和的矛盾就愈發明顯了。(“酸醋”是蔣對史的蔑稱,而“花生米”是史對蔣的蔑稱,兩人互相看不上,但卻不得不一起共事,像極了現在的辦公室政治。)


史迪威與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國


芭芭拉的可貴之處在於,她的述事是平易近人的,讓人覺得歷史可親近,又不會有某朝那些事的演義感,這是整本書讀下來最大的感受。她對歷史事件的總結和歸納,是極為樸實又易理解的:就這樣,中國在求得了這個不穩固也不徹底的解決結果之後邁入了現代。

芭芭拉這樣將辛亥革命後孫中山與袁世凱的談判輕描淡寫又精準到位的寫出來,服氣!用這句話來概述史迪威這個革命的訪問者(第二章標題)未來將遇到的趨勢,異常精準。

當然,歷史永遠由勝利者書寫,由於歷史與生俱來帶有階級性,芭芭拉並沒有從西方的高貴史觀中跳脫出來,她寫作的一首素材都源於美國國立、州立以及私人圖書館,她筆下的史迪威和ROC史書裡的史迪威必然大相徑庭。在書的封底有這樣一句話:史迪威在亞洲就是史詩般的故事,講的是一個不事張揚的人提著劍深入魔窟,殺死了災難之龍。


史迪威與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國


書中花了大量筆墨,儘可能多的對歷史關鍵事件的前後發展過程的細節進行了描繪,從中能讀到記者觀察的敏銳、能體會到女性視角的細膩,在若干從事東亞研究的哈弗學派著作裡,找出一本敘事恢弘但又不失優雅的作品,是可稱一股清流,受到了費正清的高度評價。

史迪威的繼任者魏德邁這樣說過:中國是美國軍事及外交官員的墳場。站在現在中美博弈的新常態下,70年前這句話現在看來仍很有道理。美國站在評判的高地,要求普世價值觀的趨同;而中國,一如既往地保持低調隱忍,姑且先看他起高樓、宴賓客吧。這又是本文的一句體外話了!

史迪威隨著先後幾次來華,並擔任重要職務,他愈發覺得這個國家有一種不屈向上的頑強生命力,儘管積貧積弱,卻有著奮發變革的不甘,這或許是支持史迪威一生不渝認定中國必有大希望的原因。

在會喜菌看來,史迪威是一位技術官僚,有著很強的執行力,但美國政府把一位技術官僚放在了當時中美外交的核心崗位上,認真卻暴躁,遇到了似水如泥的國民政府,多少有一種鐵拳打在棉花上的感受。他的確足夠堅定和剛毅,但史迪威的職場環境實在不夠友好呀!各懷心事的合作伙伴(大英帝國在東南亞戰場上的佈局)、老謀深算的同事(常凱申同志的小九九)、挑戰巨大的市場(二戰中唯一長期處於劣勢的戰區)以及還附帶了一個常常越級彙報的下屬(史迪威與陳納德不得不說的幾十件小事)等。


史迪威與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國


美國,一個信奉實用主義的國度,從門戶開放的利益均沾到目前川普政府的逆全球化,無一不將實用主義發揮到淋漓盡致。當1941年底,珍珠港突襲發生後,基於保衛本土,牽制日本的考量,美國不得不行動起來。1942年,從北非登陸計劃中匆忙敢來的史迪威中將,就這樣“中獎”了。

當理想主義的史迪威一系列舉措,無法在情況複雜的中國落地之時,情緒化的他選擇了在日記裡吐槽,因為不吐槽真的會死啊!歷史中無數的巧合,正是歷史精彩的地方,史迪威日記吐槽的對象常凱申同學,也同樣熱衷於日記學,並在日記中予以了回擊。讓我們暢想一下,如果當時有了社交網絡,是何種盛況呀。

和所有的職場政治一樣,胳膊扳不過大腿是歷史的真理。史迪威在艱難職場環境中,克己奉公、兢兢業業工作到被羅斯福召回的那一天,羅斯福這樣說到:儘管國民政府非常不盡如人意,但我們能依靠的還只有蔣家。沒有永恆的朋友,但有永恆的利益啊,國際關係學裡最基礎也是最殘酷的法則。

在回國之前,除了大罵中美兩國政府之外,史迪威這位硬核玩家還自費組織幕僚編撰了《中緬印戰區史》,指出“美國在執行一種搖擺不定的政策,在徒勞的輸血中耗盡了公共資金”,並預言了蔣政府的必然倒臺。

1946年,這位對“中國人民忠心耿耿的朋友”(卡爾森上校評語)在經歷過兩次原子彈效果試驗後辭世。

而幾年後,中國走了自己的道路,就彷彿美國人從來沒有去過那裡似的。

四、枯燥的歷史讀物怎麼讀

說到這個問題,很好解決啊!找一本好讀的來讀啊!

喂,好好回答!按照美國曆史學會會長的沃爾特·普雷斯科特·韋布的觀點。韋布指出,歷史學家在寫作和溝通中有三個層次:“有話要講”,“話值得講”,“自己比別人更會講”。那同樣,我們在選擇歷史讀物的時候,要本著“自己儘可能感興趣”,“史料儘可能豐富”,“觀點儘可能衝突”的“三儘可”原則。

另外,在書店快速甄別一本優秀歷史讀物也有捷徑,就是看開頭和結尾是否引人入勝。

公元1587年,在中國為明萬曆十五年,論干支則為丁亥,屬豬。當日四海昇平,全年並無大事可敘……

因此我們的故事只好在這裡作悲劇性的結束。萬曆丁亥年的年鑑,是為歷史上一部失敗的總記錄。

會喜菌幾可背誦的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的開頭結尾,我們感受一下。

順便安利,好讀不厚!


史迪威與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