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綜非選擇題實在答不上來怎麼去偷分?

17835460933


高考的戰爭即將打響,在接下來一段的時間複習中,文科生相對來說是有一定優勢的,它不像理科好多串聯的知識點,成績基礎基本已經定型。文科學生高效率的複習是至關重要的。它能使你的成績大幅度得到提高。“臨陣磨槍,不快也光”,你應該加快速度把所有的知識點歸納總結,用最有效最快速的方法進行背誦。

所以建議你認真複習背誦,把握好最後這一段時間,你的成績肯定有一個質的提升。但是如果你在老師和家長的疏導下,實在沒有心態去複習。那麼這些文科偷分技巧你一定得知道。

(1)在字體和書寫速度上面多下功夫。高考試卷非選擇題都是人為評改的。乾淨整潔的答案,總是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無論你答案的對與錯,你的印象分一定不會低。並且高考評改試卷規則上面特別表明,可根據考生的答題格式字體酌情給予一定的分數。

(2)學會根據題幹編寫答案。假如你不知道這道題考察的哪一個知識點,那麼你可以根據題幹分析出自己的看法,並且一定要有條理,自己的看法要積極向上,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出發點,表達一些正能力的看法。只要是合情合理的看法,哪怕沒有課本中的知識點,你也會有一定的分數的。

(3)對於自己猶豫不絕的兩個答案,當自己不確定到底是哪一種時,那麼你完全可以都寫出來。並且逐個分析,把自己最有把握的那一個答案放在第一條。高考改卷規章規定,少些答案扣分,多些一種答案是不會扣分的。所以儘可能的多些,如果你能保證你的文綜答案都寫滿了,那麼你的成績絕對不會太差。

掌握一個好的做題技巧確實非常有用,但是最重要的還是靠自己這一段時間的複習背誦。教給你一個歸納知識點的方法。例如政治,一提起政治你就應該把高中所有政治的知識點串聯起來,經濟學,政治學,哲學,文化與生活。然後每一本書裡面每一章的具體知識點都歸納起來。那樣考場上面你就會得心應手了。很多考生反應,整理一科大概需要兩天時間,你一星期就可以全部整理好,到時候再去系統的背誦,就非常有效了。加油!有心人天不負。


星期久看點


這個“偷分”,用的並不準確,因為能夠在做不上來的情況下得到分數,也是一種能力的體現,而這恰恰是高考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贏在高三”老師長期帶文科班,文科班中有一部分藝術生,他們一般在高三上學期要外出參加培訓和參加藝考,耽誤一輪複習,當藝考結束,一般都要到第二年的3月份了,也就是說離高考只有3個月左右的時間,而就是這3個月的時間,很多藝術生通過訓練,成功的“偷了”比普通文科生更多的分數,歷史第二卷一共52分,他們一般能得到30多分,如果加上選擇題,很多學生能考到60多分,甚至過70分。下面“贏在高三”老師就以歷史學科為例,高考為什麼能夠“偷分”,如何在不會的情況下“偷分”。

一、歷史包括文綜,絕大多數答案都在試卷中!

歷史主要有兩種題型:一種“根據材料,概括(說明)......”,這種題型考查學生從材料中獲取信息的能力,要求學生從材料中準確並全面的概括出相關信息,答案全部來自材料;一種是“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說明)......”,這種題型考查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是對第一種能力的提升,要求學生在概括材料信息的基礎上,結合所學知識來分析新問題,答案來自材料和所學知識,或者材料或所學知識。

由此可見,不管是第一種類型,還是第二種類型,材料中包含的答案都佔第二卷分值的多數,把這些分數拿到,歷史第二卷單科過30分不成問題。

二、如何在不會的情況下“偷分”?

明白了高考的題型和要求,“偷分”也就變成了能力了,這裡給你提供一個“偷分”技巧:從材料中“偷”。

多數題目的答案來自材料,這是“送分題”,但是恰恰就是這種送分題,很多學生拿不到或者拿不高,就是因為不會“抄”材料,照抄材料不得分,不抄材料又不得分,怎麼辦?那就抄材料的“關鍵詞”。以2017年全國卷1的歷史題為例:

第一步要認真審題:根據材料一併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答案來自材料和教材所學;說明法國大革命對近代民族主義形成的促進作用,這是一個“小切口”的問題,需要“深分析”,不能籠統的回答。

轉化一下,其實這是一個填空題:我們可以把它轉化成下面的內容,其實就是要找出4個點來證明:法國大革命是如何促進近代民族主義形成的?

這個時候,你只需要從材料中找出關鍵詞填上就可以了,因為第四點來自所學知識,所以你只能在材料中“偷”3個點,得6分。

這才是考場上的偷分技巧,另外,歷史小論文題目是壓軸題,難度最大,但是也是最容易“偷分”的題目,因為這一道題目沒有參考答案,有時候你“照葫蘆畫瓢”就能得高分,如果想獲得更多技巧,歡迎關注“贏在高三”。


贏在高三


非常高興可以分享我的觀點!

對於文科生,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得文綜者得天下”,文綜對於文科生的重要性可見一斑。文綜總共分三科,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政史地”,這三科相互聯繫又各有特色,文綜的非選擇題部分遇到不會的時候我們就不能像選擇題那樣可以用排除法還能增加蒙對的概率,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偷分”呢?我認為你可以試試以下幾種方法:

一、政治:不會就往上“糊”理論

高中政治最大的特點就是條理性非常清楚,四本必修把高中政治分成四個部分“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學”。每個部分都有條理地分成各個小的章節,我們平時背誦的時候都是按照章節背誦的,然後把整本書串起來。高中政治主觀題習慣的提問套路就是“請你用××生活中,××的知識來論述材料中體現的思想”,如果我們發現這一部分知識背的不太熟練,甚至有些答案我們模糊不清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把這一部分所有知道的理論全給他寫上去,反正到時候看卷是踩點給分,把字寫小一點,清楚一些,分析就簡單一點兒就行了。當然這是迫不得已的方法,不能每道題都這樣,不然你很有可能做不完題。

二、歷史,材料讀“精”,概括從“簡”

歷史這一門學科我個人覺得是文綜裡面最難的,歷史的知識點很多,且比較散,如果你不能很好地按照某一種方法把知識點串起來,很容易在腦子裡形成一團亂麻。歷史比較難主觀題的材料通常是文言文,這時我們就要把材料儘可能的讀明白,把中心思想把握住,知道材料想表達的內容,然後根據問題和材料進行解答,答案序號化,條理化,根據所學多角度分析問題,不斷充實自己的答案。如果實在不會就“抄”材料吧,也不能盲目地抄,找和材料中心思想或者問題的角度相契合的重點,更容易“偷“到分。

三、地理,不會就“套”用答題模板

地理的主觀題一般都會一兩張圖,和一段文字材料,主觀題的做題方法同樣是材料為主,從材料中捕捉關鍵詞,利用好地圖,多角度回答問題,實在不會做我們平時總結的答題模板就會派上用場了,先把模板寫上去,然後一一在材料中找相關信息,最後充實答案,當然我們也不能把自己的思路侷限在模板中,也要考慮所給材料的獨特之處,然後進行分析,這樣答案就會豐富起來。

文綜主觀題的共同之處就是材料為主,答案都離不開材料的解讀,所以提高對材料的解讀能力很關鍵,遇到不會的題(也不可能一點兒也不會),就仔細分析材料,把會的先寫上,然後根據每個學科的特點來把剩下的分儘可能多得“偷”到手,你就很棒了。



以上是我的觀點,希望可以幫助到你,我是“地理界的小學生”,歡迎您的關注😘


地理界的小學生


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我也是一個文科生,高考文綜考了260多分,這個分數還算可以,我就來淺談一下我高中是怎麼學習文綜的希望對您能有所幫助,謝謝!

首先來說一說地理吧,其實文綜的大題回答都是有套路的,你只要掌握了這個套路之後就會發現其實大題是最好拿分的。地理的打通通常是給一張區位地圖,然後問題,這個你首先要看一下地圖的經緯度,定位一下具體位置,然後想一下當地都有什麼地理特色,如區位優勢、地理特徵、氣候、代表建築、水系等,然後結合題目回答。地理的第二類大題通常是讓你分析一個地區發展某個產業的優勢有哪些?這類題其實和第一類是差不多的,你要分析當地的交通、氣候、水系、政策、土壤等條件,然後看題目需要哪些你就答哪些。但是這些你需要一個基礎,你需要大致瞭解世界各個地方的大致氣候環境等特徵,要保證胸中有點墨水才會大題。

再來說一說政治,政治的大題需要你掌握很多必背的知識,這個難度稍微有點大,你只有背住專業知識,才能答題拿高分,如果你掌握了這些背的知識,那麼我建議你讀大題給的材料,結合題目一個點一個點的答,具體的套路是這樣的,先寫材料對應課本上的專業知識,然後結合材料談一談,這樣你的答案既有課本專業知識又有材料分析,這樣說最容易拿高分的。如果你沒有背住專業知識,那你結和材料多寫一下,還是會給一些照顧分的。

最後來說一說歷史,歷史的大題同樣需要你掌握大量的歷史背景知識才能去回答拿高分,具體的套路是這樣的,你仔細閱讀材料,結合題目來回答這個材料裡有的和沒有的知識,沒有的就是需要你提前掌握的這個材料所在歷史背景,具體包括這個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同期世界背景,如果材料只談到我們國家或者是西方國家,那麼你只需要相應的歷史背景,如果既有我們國家又有西方國家,那你就兩個都答,做一下具體的比較。

如果大家還有什麼好的建議歡迎在下方評論!如果看見這篇文章的朋友覺得我寫得還可以,麻煩您能點個贊和關注!謝謝!我是專注做校園領域問答的!謝謝大家的支持!






Mar-stick


與其說“偷分”,不如說“如何技巧性的得分”。

我是一名北大在讀博士,從高考後一直在做高中生家教,至今已有7年時間。通過對學生學習的觀察與總結,我寫了一本《高考學習攻略》,裡面不僅涵蓋了大量的高考題型,也對各科答題套路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與總結,如果你在做題過程中,找不到做題思路,這本書可以幫助到你。

有需要的同學和家長,私信我:方法,就可以免費獲取。

無論文綜理綜,做題時都需要一定的套路與技巧,只不過相對於需要硬知識掌握牢固的理綜來說,這些套路與技巧對主觀性較強的文綜幫助更大一些。

我們先來看一些文綜的命題結構:材料+問題,這也就意味著答案來源於對原材料的歸納與提取,只有帶著問題去閱讀資料,找到中心詞,才是答題的關鍵。

1.政治答題要略

在做政治主觀題上,要先看問題,注意裡面的關鍵詞和涉及的知識範圍,找到答題方向。比如“文化生活”和“文化與生活”,就是一本書和一個單元的區別,不要找錯答題方向。

在答題時,要看清問題,比如問題“是什麼”,你需要多回答含義與意義,“為什麼”,就要回答地位、意義,如果不這樣會造成什麼後果等。

確定好答題方向和答題範圍,就可以根據你所知道的按答題模版就是套了,不知道具體不要緊,只要朝著一個方向打,總有一個點是對的。

2.歷史答題要略

高考歷史主要考察的是考生提煉信息、與所學知識銜接的能力。所以政治的套路不適合歷史,歷史最重要的就是要回到材料中,精讀、粗讀,反覆讀,摸清題目含義,找準有效信息,這樣即使不知道答案,也可以通過對材料的提煉,獲取部分分數。

不過,問題類型的不同,模版上還是有區別的,這些在《高考學習攻略》上有詳細的講解,大家可以看一下。

3.地理答題攻略

地理主觀題的組成形式一般是材料+圖形,這就要求考生不僅要閱讀材料,獲取關鍵詞,還要利用好地圖,進行多方面解答。因為地理作為文科中的“理科”,並沒有多少套路可言。如果遇到不會的,還是要學會從材料中提煉出關鍵信息,然後按照答題步驟進行答題。

以上是我的解答,希望我能幫助到你,如果有什麼問題,可隨時私信我,我看到後會及時解答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