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嘉淦當了一輩子清官,告老還鄉時,為何拉了幾騾車磚頭回家?

袁青旺


《雍正王朝》受到了很多人的吹捧,大家都還記得劇中那個敢於犯言直諫的孫嘉誠吧。其實在歷史上還真的有這麼一個人物了,那就是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清朝重臣孫嘉淦。

孫嘉淦在歷史上也是和魏徵一樣政績突出,敢直言進諫的人,他數次惹得雍正大怒,卻也令冷靜下來的雍正佩服他的勇氣,最終還是重用了他。孫嘉淦不僅敢於進諫,同時也是一個清廉之人,雍正皇帝對他的評價是這樣的:孫嘉淦太憨,但他不愛錢。

可是在他告老還鄉的那年,卻發生了一件大事情,那就是他被人舉報正拉著十幾箱貪汙受賄來的金銀浩浩蕩蕩回鄉了,惹得乾隆皇帝大怒。乾隆當即下令攔住了他,可是打開箱子的瞬間,所有人都傻眼了,裡面裝的是磚頭了。

素來清廉的孫嘉淦為什麼要拉著十幾箱破磚頭回鄉了,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一,孫嘉淦出身貧苦,為官清廉。

孫嘉淦是山西興縣人,因為他為官後清正廉潔,所以也被後人稱為山西清代名臣第一人。他出身貧寒,好在聰明好學,所以在30歲左右的時候考取了進士,從此也踏上了仕途。

一般來說,貧困人家出身的苦孩子一旦得勢後,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迷戀權勢,另一種是體恤民情,而孫嘉淦就屬於第二種。他了解底層人民的苦,所以一直心繫百姓,辦事總是以人民的利益為重,而對於皇帝,他卻一直是直言進諫。好在幾個皇帝都瞭解他的人品,即使數次被孫嘉淦惹得大怒,最後還是重用了他。

《雍正王朝》中,孫嘉淦的原型孫嘉誠是被年羹堯給殺害了,其實歷史上卻不是了。歷史上的他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卻一直很順暢,告老還鄉後,都又被乾隆皇帝召回來重用,直到1753年,才病逝,享年71歲,也是善終了。

二,孫嘉淦沒錢,拉磚頭回鄉充面子。

乾隆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747年,64歲的孫嘉淦以年邁為由請求告老還鄉,乾隆皇帝同意了,可是在整理行李的時候孫嘉淦卻犯難了。要知道其他的官員回鄉的時候,都是大車小車拉了很多了,可是他由於做官清廉,卻沒什麼能拉的,要就這麼寒酸地回去吧,世人恐怕要說皇帝不厚道,更要嘲笑自己沒出息。

怎麼辦了?別急,孫嘉淦還真的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趁著夜色也準備了十幾口沉甸甸的大箱子,不過裡面可不是金銀,而是他找的破磚頭了。

第二天,孫嘉淦拉著十幾口大箱子浩浩蕩蕩地踏上了回鄉之路,可是還在半道上就被人給攔下了。原來正直的他在朝中得罪了不少奸佞小人,這次看他拉了這麼多箱子回鄉,就跑去乾隆那裡告狀,說他平時的清廉都是裝的,這會正拉著金銀財寶回老家享福了。

三,乾隆被感動,下令把磚頭換成銀子。

乾隆雖然不願意相信孫嘉淦是這樣的人,可是這些人說的有鼻子有眼的,也不得不下令去攔停他的馬車檢查。這些人拿著聖旨攔住了孫嘉淦,原以為可以抓到他貪汙受賄的物證,可是箱子一打開,全部都傻眼了,裡面居然全部都是破磚頭了。

乾隆皇帝也很納悶,問他為何要這樣做了,孫嘉淦看隱瞞不住了,不得已說出了實情。乾隆皇帝震驚了,他當然知道三朝為官的孫嘉淦清廉,可是卻沒有想到能寒酸到這種地步了。乾隆當即下令:卸下磚頭,換上銀子。

要是把這十幾箱的磚頭全部都換成銀子,那也是筆不小的財富了,孫嘉淦堅決不同意,最終是按照一塊磚一兩銀子的標準換,他收了五千兩銀子。

乾隆皇帝當然捨不得這麼一個好官離開,兩年之後又召回了他,繼續重用。乾隆十八年,71歲的孫嘉淦病逝,可是他清正廉潔的故事卻永遠留在了人間。

我是木魚,小女子一枚,卻痴迷於近現代史的風起雲湧,每日更新,喜歡就關注我吧,感謝有你。


湘西小木魚


孫嘉淦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除了敢言直諫,孫嘉淦還以清廉著稱。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孫嘉誠因為他為官清廉,敢於直諫而著稱,而他的歷史原型,便是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能臣孫嘉淦。

孫嘉淦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考中進士,自此踏入仕途。先後歷任歷任國子監司業、順天府尹、工部侍郎、刑部侍郎、吏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尚書、吏部尚書、直隸總督、宗人府府丞、工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等職。

在擔任六部九卿堂官的時候,孫嘉誠不畏強權,敢於直諫,甚至還向雍正皇帝直言進諫,就連雍正皇帝都佩服他的膽量和氣節;而在擔任地方督撫大員時,孫嘉淦積極為百姓著想,發展生產,治理災患,造福一方百姓,贏得了治下官吏和百姓的愛戴。

更難能可貴的是,孫嘉淦無論在什麼職位上,都是非常的清廉,不貪髒,不納財,成為朝中廉吏的代表人物。


孫嘉淦退休時,“打腫臉充胖子”,用磚頭代替財物。

由於孫嘉淦一直奉公守法、清正廉潔,甚至還經常拿出自己僅有的結餘銀兩來資助受難百姓,使得孫嘉淦在退休之時依舊是一貧如洗。

乾隆十二年(1747年)孫嘉淦以年老乞求退休,得到乾隆皇帝的批准。臨行前,孫嘉淦特意買了十幾口大箱子,裡面裝滿了磚頭來冒充財物,隨後啟程回山西老家。

孫嘉淦這樣做的目的也是非常好理解,為官三十多年,到頭來依舊是孑然一身,如此兩手空空的回到家鄉之中,必然會為家鄉的士紳及親友們所恥笑,所以孫嘉淦用這樣的方式來“打腫臉充胖子”,多少帶這些無奈,按照古代人的思想,誰都希望能夠衣錦還鄉,但是這對於清廉的孫嘉淦來說,確實“衣錦”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乾隆皇帝得知真相後,下令用白銀替換磚頭。

孫嘉淦退休致仕,拉著幾車行李,十幾口大箱子的財物返鄉,瞬間讓朝堂之上充滿了對於孫嘉淦的批判之聲,說他是沽名釣譽,面上清廉、實則貪腐的奏摺紛紛遞交給乾隆皇帝,甚至有人說應該治他欺君之罪。

乾隆皇帝接到舉報後,下令攔阻孫嘉淦並進行開箱檢查,當看到箱子裡面裝滿了石頭同時得知孫嘉淦這樣做的原因後,乾隆皇帝是非常的感動。

在那個“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年代,先後擔任過六部尚書以及封疆大吏的孫嘉淦竟會如此清廉,甚至到了不得不用磚頭撐門面的地步,這讓乾隆皇帝對於孫嘉淦更加的欽佩和敬重,也更加是對品質和德行大加讚賞。

於是,乾隆皇帝下令,將沿途州府孫嘉淦箱中的石頭全部替換為真金實銀,以示對孫嘉淦的褒獎。

這個故事也為影視作品廣為利用,《宰相劉羅鍋》、《一代廉吏于成龍》等影視作品中,都有著帶磚帶土回鄉的故事,而原型就是孫嘉淦

乾隆十四年(1749年),已經致仕兩年的孫嘉淦重新為乾隆皇帝啟用,回京繼續任職。乾隆十八年(1753年),孫嘉淦去世,享年七十一歲,乾隆皇帝為其上諡號“文定”。


雍親王府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孫嘉淦?這名字聽著有點冷,但這人是雍正手底下的一員大將,出了名的脖子硬,腦袋瓜硬。就那小身子骨瞅見了一個目標,八頭牛都拉不回來,拿腦袋瓜當探針的用,撞到花崗岩上都不帶回頭的主。

老話說的好,這人啊無欲則剛,他這人能做到這一點,完全是因為清廉二字。窮的底褲都往當鋪裡塞,但您想要往他家裡送點銀子啥的,他一準給您送一大耳光子糊臉上,捎帶著一蹶子就把你給踹到大牢裡吃牢飯去了。

有了這兩點,再碰上一好皇帝,不出名都不成啊!說實話咱老百姓就喜歡這樣的官,既然這問題被老梁碰到了,老梁就給大傢伙說道說道。

孫嘉淦

這人是俺大山西出生,老父就是一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過著家裡的米缸一年到頭就沒有被盛滿過的日子,所以他是一邊幫襯著家裡耕作,一邊拿著書本讀的書。

康熙五十二年這才中的進士,這人也到了三十歲了。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孫嘉淦三兄弟,論出身都是進士,一門三進士,在那個惟有讀書高的年月裡,這就是榮耀啊。

入了體制之內,孫嘉淦在康熙朝這就蹲了差不多有九年的冷板凳,這放到一般人身上,這就快修練到大圓滿的境界。也是,這人生能有幾個九年可糟蹋的,所以這人蹲的都快廢了,也沒整出個啥名堂。

這個時候康熙駕崩了,而雍正作為九子奪嫡的最終勝出者,這就蹲到了康熙留下來的龍窩裡做了皇帝。

咱都知道雍正這人一輩子扣扣索索的,但雍正卻給天下百姓辦了不少的實事,把個大清朝拾掇的紅紅火火,可那幫子官員可就倒了黴了。你敢整個貪汙出來,他能把你塞到榨油機裡,榨出二兩油賣了,在把那窟窿填上的人,而且雷厲風行,說幹就幹的人。

按理說這樣的人,蹲在龍窩裡齜著牙,瞪著滿朝的官員,恨不得咬你一口,您就應該是個閉嘴的狀態。

可這孫嘉淦這個時候,腦袋瓜不好使,撅著屁股就上了一道摺子。說啥呢?對雍正進行了三勸:親骨肉、停捐納、罷西兵。

呦吼!你這純粹是吃飽了撐著了吧。咱說停捐納,就是讓雍正把這個捐了錢就能給一官做的事給停了。可當時滿清被康熙連年的戰事搞的國庫都快空了,這捐納好歹是補窟窿的一個重要手段,這要是停了,朝廷的一大財源可就斷了。

接著是罷西兵,這事能停嗎?不能啊,雖然每年要給這窟窿塞好多錢,但你不把這窟窿填上,這江山那有個太平的時候。

還有這親骨肉。要說前兩件還算是正常,可這親骨肉這條,相當於給雍正上辣椒水,揭雍正的傷疤,說你連自家的親兄弟都這麼整,讓全天下人看笑話。

我去!這不就是沒事擼虎鬚子窮嘚瑟嗎?康熙生那幾個兒子,哪個是好相與的,您給他們一個凳子,他們能當梯子使喚的人物,您不把他們按死了,雍正這位子也不用做了,天天和這幫兄弟們耍心眼去吧,這天下的事就只能踹一邊去了。

孫嘉淦這摺子就是一大耳光子,照著雍正的大臉蛋子就是一傢伙,氣的雍正擼起袖子想要弄死他:“幹啥呀?幹啥呀?爺們還沒怎麼著呢?就嘣出你這麼個臭蟲。”雍正一瞅還是一個七品的芝麻小官:“全朝堂的大員都沒說話,你到是來嘚瑟,顯擺是吧!翰林院咋就出你這麼個玩意!我讓你狂!”

好在雍正的老師朱軾就蹲在一邊,一瞅這架勢,急忙出來滅火:“孫嘉淦這人就是一狂徒,老狂了!但這人居然有這膽子,老臣很佩服啊!”

雍正又坐回了龍窩裡,一琢磨,突然就笑了:“確實狂的沒邊,這膽量朕也是服了!”

其實說道這裡,老梁插一句,雍正剛剛繼位,又是對兄弟這呀哪呀的,對於這個孫嘉淦確實不易動刀動槍的,所以孫嘉淦沒事,但從這裡也就進入了雍正的心坎裡嘍!

能在皇帝面前拔了根毛下來,還沒事。朝堂上一大幫人都佩服他,這不這屁股也離開了坐了快九年的冷板凳,這就蹲到了國子監司業的位置上。

咱說實話,雍正這人特小氣,你給他上了辣椒水,他不找回場子他就不是雍正。所以雍正還是用孫嘉淦的一個過失,一蹶子就給踹到了刑部大牢裡,讓刑部的人收拾收拾。

其實雍正他也沒想著要了孫嘉淦的命,就是想著出一口氣,嚇唬嚇唬他,畢竟你拔了老虎的鬚子,還嘚瑟老半天,這不行啊。

好吧,一傢伙下去,一點小事就被整成了一個砍頭的罪名。拿著刑部送上來的摺子,雍正很高興,這口氣算是出了,捎帶著也把孫嘉淦那狂妄的氣焰消了消。砍頭還是算了,這人他還留著有大用。因為雍正聽說這孫嘉淦別的優點沒有,就一個——不貪。

得了,這死罪免了,一腳又踹到了大清的銀庫裡,當了個頭。

這孫嘉淦到是個識趣的人,一出獄,連家也沒回,這就跑到銀庫當差去了。

沒成想,這一傢伙下去,滿朝堂就有那流言蜚語的流傳開了,說啥孫嘉淦這小子“有縮無盈”,就是為了給自己撈點好名聲,打個底讓自己往高了爬。

這小風吹的就像是真的一樣,掌管戶部的果親王坐不住,抬腿就往銀庫裡走。

可到了場地,果親王看到的是孫嘉淦和一幫子僕役又是記賬,又是搬運的,忙的腳後跟都不帶落地的。

但果親王可不會被這表面現象給糊弄了:“拿賬本來,咱對一下!”

這一複查下去,沒有一絲一毫的差錯:“服了!”果親王伸出了大拇哥。往年這銀庫差那麼百八十兩的那算是正常,太正常了,可到了這孫嘉淦的手裡,沒有一絲一毫的虧欠,大寫的服字就貼在了孫嘉淦的腦門上了。

手下有這麼能幹的能吏,果親王當然要給雍正推薦一把。

得,這河東鹽政的帽子就戴在了孫嘉淦的腦殼上嘍。

此後,有些個大臣彈劾孫嘉淦,雍正就當個笑話看,看完了就丟在屁股底下沒當回事:“這人就是太直,腦殼硬,不懂的拐彎,只懂拿腦袋撞,得罪的人也夠多的!”

要是一般人這麼多彈劾,早被雍正給擼了,丟大牢裡吃牢飯去了,可孫嘉淦一直都受到雍正無比的信任。

此後調回京裡,當了刑部侍郎,還管著吏部一攤子事,也算是對他無限的信任。

題主的事

而乾隆繼位以後,孫嘉淦雖然不再像雍正朝腦殼那麼硬氣了,但還是以真正,清廉出名。

到了他卸任之後,孫嘉淦蹲家門口一琢磨,自己這也算是衣錦還鄉,可轉頭瞅瞅,兩袖清風啥也沒有,這咋整!

於是將當年修順義城剩下的五千多塊用了半拉的轉頭裝了十幾個大箱子,氣勢雄壯的出了北京城的大門走了。

您要知道這孫嘉淦在其位的時候,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要不是雍正護著早完蛋了。所以那些個不明所以的敵人,看到這一幕,這就胡編亂造的整了一段給乾隆聽。說實話這要是雍正,根本就不會信這些閒話,但會說一句:“這孫嘉淦是來討賞的,給咱忙了一輩子,應該的!”幾個賞錢一定會有的。

可乾隆一聽,腦子就蹦起來了:“拉住他,瞅瞅!”

好吧,這一瞅全是半頭磚。

孫嘉淦到是有話說:“咱當官這麼多年,除了皇帝他老人家賞的一千兩雪花銀啥也沒有,想著著半頭磚丟在地上也可惜了,整回家咱修個窯洞啥的,也不錯!呵呵!”

乾隆聽了,很慚愧,這不又從內務府拿出五千兩白銀,替換了這五千塊半頭磚,讓孫嘉淦回家養老。

哎!一朝天子一朝臣不是!

好了今天就說道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在大清當一名清官是一個非常苦逼的事。我們先看孫嘉淦告老還鄉,拉磚頭充門面的故事,然後再聊聊大清有高額的養廉銀,而為什麼清官還是沒錢?

孫嘉淦,是康熙五十二年的進士。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做過順天府尹、工部侍郎、吏部尚書、刑部尚書、直隸總督、湖廣總督、左副都御史。這些名頭在大清算得上一號大人物吧。


乾隆十二年,從政34年的孫嘉淦告老還鄉。他臨行前想著自己身居高位多年,卻沒有存下幾個錢,如今榮歸故里,這副窮酸樣恐遭鄉里恥笑,也有損大清朝廷的臉面。

於是想了一個辦法,他讓管家去買了十幾口大木箱,在裡面裝滿石頭。安排妥當後,就浩浩蕩蕩的打道回鄉了。

但沒想到的是,有人卻因此舉報他假裝清廉,是個貪腐分子。乾隆一聽就安排人去查實,瞭解實際情況後。乾隆就十分感動,命令沿途官府以真金白銀換下孫嘉淦箱子裡的磚頭,算是給他的賞賜。

孫嘉淦的故事雖然有一個好的結局,但問題來了,大清的高官怎麼這麼窮麼?解開這個謎底前,我們先以大清一品高官直隸總督收入為例,瞭解一下大清官員的收入。

直隸總督年俸 180兩,祿 米180斛 ,一年養廉銀16000兩。清代一斛米約為現在200斤,現在的米價大約為1.8元/斤。

這樣換算後清朝1兩銀子相當於現在175元左右,直隸總督年俸和祿米收入大概10萬/年,而養廉銀則高達286萬。

這個收入很驚人吧!那孫嘉淦怎麼還是沒錢麼?我們還是再來看看孫嘉淦同級別的一位前輩的下場就明白了。

唐執玉,曾擔任大清刑部尚書、左都御史、直隸總督等職,告老還鄉後在家病逝,結果窮的連買棺材都沒錢,那真叫一個慘。

雍正聽聞後,很是驚訝,那麼高的養廉銀去了哪兒呢?有諫臣據實回覆:養廉銀是按比例發放,有時需要捐獻國庫,一不小心還得遭受罰款,所以實際到口袋的寥寥無幾。

雍正的臉都綠了。這就是大清官員的現狀,一品大員都是這收入水平,下面的小官更不用提了,如果不貪汙的話簡直沒活路了。



花木童說史


我是方圓,文史專欄作者,歡迎關注我;

看過《雍正王朝》的人都知道里面有一個大臣,叫做“孫嘉誠”,此人剛正不阿,不畏權貴,雖然官位頗高,但家中卻很清貧,因此張廷玉去他家看望他時,還對其尤為讚歎。其實,這孫嘉誠只是《雍正王朝》裡的一個虛設人物而已,實際上他的人物原型是“孫嘉淦(gan)”。不過雖然人物是虛構的,但是兩個人物的性格和做事的風格卻大同小異。

在雍正朝的時候,孫嘉淦也是雍正帝最得意的大臣之一。令人“奇怪”的是,在乾隆時期,孫嘉淦告老回鄉的時候,卻拉了幾騾車的磚頭,這是為何呢?

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孫嘉淦這個人物,大家已好更清楚瞭解他;

孫嘉淦這個人敢說大實話,並且說起實話來甚至不考慮雍正帝作為皇帝,天下之主的感受。話說來雍正帝繼位之後,便開始讓大臣們上疏言事。其他大臣因為對這個新上臺的皇帝還不是太瞭解,並且總是聽到他的一些負面消息,所以大家都是泛泛而談,沒有撿要緊的說。但是孫嘉淦則不然,他一口氣就說了三件事。而雍正剛看到他所說的第一件事,就非常之氣憤,孫嘉淦第一件事要求雍正帝要“親骨肉”。雍正一看自然很生氣,因為孫嘉淦現在只是一個七品小官,居然敢大言不慚地談論自己的家事,這難道不是影射雍正對自己的兄弟們無情嗎?

果然,這件事也引得雍正帝龍顏大怒,立即將這道疏給王大臣,並厲聲責問翰林院掌院學士:“你們翰林院居然還容得下這樣的狂生?”

這掌院學士立馬跪倒在地,一個勁的磕頭請罪,說:“臣一定嚴加管束”。但是有人恨,也有人愛。這是大學士朱軾就說了:“此人確實很狂妄,但是臣很佩服他的膽量。”

過了一會兒,雍正看著朱軾大笑道:“朕也不能不佩服他的膽量!”此刻的雍正是高興的,因為他剛剛繼位,需要的就是這樣敢說話,敢說實話的大臣,而不是那些只會一昧的逢迎獻媚的小人。最後不但沒處罰孫嘉淦,還提升他為國子監司業。

後來孫嘉淦向雍正舉薦一人,但是雍正一看覺得此人不行,就說:“此人不行,不能勝任。”接著還責怪孫嘉淦不識真正的人才,胡亂舉薦。但是孫嘉淦堅持說道:“這個人是可用之才”。這句話一出可犯了皇帝忌諱,因為這就好像是說:你皇帝看人有問題。所以雍正立馬大怒說:“你能保證這個人將來不會因為貪腐而敗嗎?”

孫嘉淦也不示弱,大聲說道:“臣願意為他連保。”

此話一出,雍正就更為憤怒了,立馬把御筆扔在地上,說:“那你給朕寫保狀。”

孫嘉淦毫不猶豫拿起御筆就要準備寫了,這一舉動把身邊的大學士嚇得目瞪口呆,還是旁邊的侍衛反應快,立馬說道:“孫嘉淦,這筆是你能用的嗎?”

孫嘉淦如夢驚醒,趕緊雙手託舉著御筆,說道:“皇上所用御筆,臣不敢握。”雍正見狀也給了他一個臺階下說:“好你個孫嘉淦,原來你還知道有君父啊!”

後來,有些大臣們便藉此事向雍正上摺子彈劾孫嘉淦,但是雍正知道,孫嘉淦為人正直,敢說實話,並且此人又是忠心耿耿的,只是有時候說話太沖了。所以雍正把那些彈劾孫嘉淦的摺子都給壓下來了。孫嘉淦這才免受了責罰。

後來雍正還表揚他說:“孫嘉淦確實夠憨的,但他正直,不愛錢。是個好官。”

沒過幾年,孫嘉淦被雍正提拔為刑部侍郎,兼管吏部。乾隆繼位以後,孫嘉淦還上了一份奠定清代極盛的第一疏——《三習一弊疏》。

我們上文也說了,孫嘉淦是為清官,在退休的時候家中依然是清貧如洗。他的家鄉是山西興縣,出身貧寒,雖然做了一輩子官,受到兩位皇帝的重用,但是卻依然沒有餘財。在告老還鄉的前,他想:我這一輩子,清廉為官,沒有攢下幾個錢,如今也算是榮歸故里,如果過於窮酸,遭那些鄉紳土豪恥笑不說,最重要的是丟了朝廷的臉。

想了良久,便讓僕人悄悄買了十幾個大木箱,在夜裡的時候親手將其裝的滿滿的。便大搖大擺的回家了。後來有人舉報說孫嘉淦回鄉的時候拉了十幾箱的財寶,但是到了關口接受檢查時,官員一打開木箱就驚呆了,原來裡面全是磚頭。這件事也立馬傳到了乾隆耳朵裡,乾隆立即下令,讓沿途的官員用真財寶將箱子裝滿。

以上便是孫嘉淦的一些奇聞軼事,其實,此人的故事還有很多,這裡只是小小的例舉了一兩項而已。當然了,我們不僅看到了孫嘉淦的真誠坦率,更看到了雍正帝的開明。


方圓文史


孫嘉淦,字錫公,山西興縣人。康熙五十二年中進士,歷任學政、鹽務、河工等要差,工部、吏部、刑部侍郎,工部、吏部、刑部尚書,直隸、湖廣總督,協辦大學士、太子少保,經歷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敢言直諫而聞名。


孫嘉淦居官有八約:事君篤而不顯,與人共而不驕,勢避其所爭,功藏於無名,事止於能去,以守獨避人,以清費廉取。


話說,孫嘉淦告老還鄉,在回家鄉山西興縣之前,由於擔心自己清廉一輩子,沒有攢下幾個錢,回到家鄉被鄉紳土財恥笑,同時也給朝廷丟臉。

於是,他讓僕人連夜買來十幾口厚重木箱,並親自動手裝滿了磚頭。然後,就浩浩蕩蕩踏上歸家的路。這一下,孫嘉淦平時得罪的大臣就趕緊彈劾孫嘉淦,說此人平時假裝清廉,沽名釣譽,在告老還鄉時才發現貪汙的財產如此之多。皇帝得到舉報說,也非常吃驚,就派人半路攔截檢查,結果發現是一箱箱磚頭。得知真實原由後,乾隆皇帝非常感動,就命令沿途官府以真金實銀換下了孫嘉淦箱子裡的磚頭。

後來,孫嘉淦再次被召回京城,入值上書房。擔任兵部侍郎、工部尚書、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乾隆十八年去世,享年七十一歲,諡號“文定”。


蘇紀龍讀史


正因為是清官、好官、告老還鄉之時拉轉頭是為了告訴其他人、為國盡忠,為人民辦實事、國家不會虧待自己、讓人們以為是皇帝賜給自己的“退休金”


青春份堅持


沒有雍正,哪來乾隆盛世?盛世之後,百年玩完。


瀟湘客29


磚頭也是要用錢買的!如是皇宮裡的磚一定是高級磚,拉回家不花錢也是一個貪,只好說是小貪官,是貪小便宜的貪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