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平遙的故事原型-駝鈴聲中的“祥泰隆”商號

《又見平遙》講述了平遙古城票號東家趙易碩抵盡家產,從沙俄保回了分號王掌櫃的一條血脈。同興公鏢局232名鏢師同去。七年過後,趙東家本人連同232名鏢師全部死在途中,而王家血脈得以延續的故事。故事不免帶有一點誇張的戲劇色彩,但原型卻真真實實的存在——平遙商幫鼻祖“祥泰隆”。

又見平遙的故事原型-駝鈴聲中的“祥泰隆”商號


又見平遙劇照

在阿拉善,一貫就有“先有祥泰隆,後有定遠營”(今巴音浩特,建於1730年)的說法。當時的定遠營內聯銀川,外接漠北,西通新疆,是西北戰略要塞的位置上和商貿交通的要道。曾壟斷阿拉善貿易200多年的祥泰隆,對漢族和蒙、回等少數民族的經濟、文化交流產生了巨大的積極影響。

又見平遙的故事原型-駝鈴聲中的“祥泰隆”商號


定遠營

“祥泰隆”發跡之路

清初,有一批平遙籍行商來到阿拉善草原結夥搭帳蓬銷貨,隨後在紫泥湖鎮蓋房營業。“祥泰公”就是當時最早成立的商號之一。

清雍正元年,祥泰公商號結束了經營,“祥泰隆”建立。清光緒元年,“祥泰隆”被平遙西趙村的董姓家族收購,由董得峰孝義親戚趙廷齋負責經營。“祥泰隆”進一步發展。

又見平遙的故事原型-駝鈴聲中的“祥泰隆”商號


祥泰隆最後一任掌櫃李光清是董培良的舅爺爺

“祥泰隆”壯大之路

據記載,“祥泰隆”在寧夏、包頭、天津、北京、山西等地設有十個分莊、分號。在阿拉善境內設有八個分號,先進的管理模式,地方政府支持,良好的群眾基礎,使祥泰隆商號逐漸成為阿拉善旗經濟流通的主宰者。

又見平遙的故事原型-駝鈴聲中的“祥泰隆”商號


定遠營古圖

“祥泰隆”的衰亡

1937年“蘆溝橋事變”後,“祥泰隆”業務經營每況愈下,在新中國成立前夕改名“蔚生厚”從事小規模經營,至此,歷時200多年的著名旅蒙商——“祥泰隆”逐步衰敗。

又見平遙的故事原型-駝鈴聲中的“祥泰隆”商號


祥泰隆老員工民國二十六年合影

“祥泰隆”義舉

每到節慶時節,祥泰隆免費為參加盛會路過的牧民提供食宿,按照蒙古族的禮節和習俗熱情款待。牧民返回時購物,打開庫房讓其任意挑選,一般不收現金,只需記下所購商品的名稱、數量和價格,以便秋後上門結算。

“1920年,阿拉善遭遇大旱,大批牛羊被活活餓死,牧民生存都成問題。這時候,別的商號趁機哄抬物價,大發黑心財。掌櫃向祥泰隆東家董樞彙報了這個情況後,他認為越是這個時候越要講信義。當初是牧民讓祥泰隆積累了大量的財富,當牧民有難後,決不能背後再捅刀。於是他和大掌櫃商量後,火速從全國各地高價購進大批糧食運往阿拉善,並平價賣給牧民,沒錢的牧民打借條也能借走糧食,先活命要緊。”後來大災年一過,牧民紛紛趕著最好的牛羊來還債,祥泰隆生意更加興隆了。

又見平遙的故事原型-駝鈴聲中的“祥泰隆”商號


原平遙政協副主席、祥泰隆董家後人董培良

除了對自己人仗義,董家在生意上也是誠信為先。“1920年,阿拉善遭遇大旱,大批牛羊被活活餓死,牧民生存都成問題。這時候,別的商號趁機哄抬物價,大發黑心財。我爺爺董樞是當時的東家,當掌櫃的跟爺爺彙報了這個情況後,爺爺認為越是這個時候越要講信義。當初是牧民讓祥泰隆積累了大量的財富,當牧民有難後,決不能背後再捅刀。於是他和大掌櫃商量後,火速從全國各地高價購進大批糧食運往阿拉善,並平價賣給牧民,沒錢的牧民打借條也能借走糧食,先活命要緊。”後來大災年一過,牧民紛紛趕著最好的牛羊來還債,祥泰隆生意更加興隆了。

“爺爺的這些善舉後來得到很多回報。甚至在他去世後,董家還有福報。商號裡曾經有個叫侯鵬賢的夥計,人很機靈,業務能力很強,爺爺便慧眼識珠任命他為二掌櫃。侯掌櫃上任後的那年,商號業務激增,到了分賬期,東傢伙計們收入都大幅增加,人人歡喜。侯鵬賢感念東家的信任,便主動提出要把自己的女兒嫁給東家的小兒子,即我的五叔,爺爺同意了。但沒多久,爺爺突發疾病去世,三叔董槤接管了董家的產業。早看侯鵬賢不順眼的大掌櫃趁機在三叔面前說他的壞話,侯鵬賢被辭退。離開董家後,侯鵬賢自立門戶,生意越做越大。而董家商號反而因經營不善日漸蕭條。多年後,孩子們長大了,侯鵬賢主動找上門來,要信守自己當初和老東家的約定,把女兒嫁給五叔。此時董家已經敗落,但侯鵬賢不計較這些,還準備了一份相當豐厚的陪嫁。她就是我的五嬸。”董家的故事董培良一口氣講了很多,他笑言如果把自家祖上的事寫出來,也夠拍一部劇了。

又見平遙的故事原型-駝鈴聲中的“祥泰隆”商號


平遙縣東泉鎮西趙村董家老宅

“祥泰隆曾經有一位大掌櫃叫閻清龍,他掌舵祥泰隆的時候正趕上中國社會風雨飄搖。1939年,前有日軍侵略,後有軍閥馬鴻逵敲骨吸髓般的盤剝,商號人心惶惶,好多人都逃命去了。到了分賬期,閻清龍本可以就勢卸任,但因為東家,也就是我的三叔董槤被困山西無法交賬,他硬著頭皮遠赴寧夏處理事務,最終突發疾病憂憤而逝。他到死都在信守自己的承諾……”回憶起祖上真實發生過的事情,董培良老人唏噓不已。

找尋《又見平遙》故事的影子

“爺爺的這些善舉後來得到很多回報。甚至在他去世後,董家還有福報。商號裡曾經有個叫侯鵬賢的夥計,人很機靈,業務能力很強,爺爺便慧眼識珠任命他為二掌櫃。侯掌櫃上任後的那年,商號業務激增,到了分賬期,東傢伙計們收入都大幅增加,人人歡喜。侯鵬賢感念東家的信任,便主動提出要把自己的女兒嫁給東家的小兒子,即我的五叔,爺爺同意了。

但沒多久,爺爺突發疾病去世,三叔董槤接管了董家的產業。早看侯鵬賢不順眼的大掌櫃趁機在三叔面前說他的壞話,將侯鵬賢辭退。侯鵬賢離開董家後自立門戶,生意越做越大。而董家商號反而因經營不善日漸蕭條。

多年後,孩子們長大了,侯鵬賢主動找上門來,要信守自己當初和老東家的約定,把女兒嫁給五叔。此時董家已經敗落,但侯鵬賢不計較這些,還準備了一份相當豐厚的陪嫁。她就是我的五嬸。”董家的故事董培良一口氣講了很多,他笑言如果把自家祖上的事寫出來,也夠拍一部劇了。

又見平遙的故事原型-駝鈴聲中的“祥泰隆”商號


本文中的五嬸即是趙易碩妻子的原型

又見平遙的故事原型-駝鈴聲中的“祥泰隆”商號


董槤即是又見平遙劇中趙易碩的原型

《又見平遙》因為劇情的需要,設計了同興公鏢局232名鏢師的悲壯情節。也許有人會說,作為全國十大鏢局的同興公鏢局歷史上從未有過失鏢,但你不能因此就說又見平遙缺乏根據。“祥泰隆”就是又見平遙的原型之一。情景劇不等於歷史,只要大家覺得合情合理就行。《又見平遙》現在一票難求,說明了觀眾對該劇的認可。

除了票號,阿拉善、平遙人也要銘記這段不凡的歷史——祥泰隆的故事。

轉自平遙宣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