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班”你可以不上,但是有必要反對別人上嗎?

對有用者自然有用,對無用者自然無用。

關於無用已經有很多人表達過了,並且也都是“親身經歷”的體會,所以我們不能說他們說的不對。比如一下幾位的回覆:

“輔導班”你可以不上,但是有必要反對別人上嗎?

“輔導班”你可以不上,但是有必要反對別人上嗎?

“輔導班”你可以不上,但是有必要反對別人上嗎?

評價輔導班莫要“以己度人”

假如我們把學校裡的學習看成是“工作餐”,是每個人都沒得選沒得挑(實際上不同的“單位”能夠提供的“工作餐”相差還是很大的),那麼你會要求大家都必須吃嗎?

對於那些自己花錢出去吃“小炒”甚至是“大餐”的人來說,那是他們個人的選擇,我們怎麼會因為別人花時間更多(來回路上時間、等飯菜的時間)、花錢更多而去嘲笑、質疑、甚至是反對嗎?

顯然不會!

但是一定會有一些人“心裡不平衡”或者認為“不划算”。

這就跟孩子們上輔導班一樣——沒花錢的人、花錢沒效果的人去評價那些花了錢和時間有效果的人,其實都是沒意義的!

你都知道自己家孩子補課沒用,那麼你怎麼就肯定那些孩子上輔導班的孩子人家也會沒有用呢?大家都是成年人,誰傻?

至於所謂的“花大量錢”補習的問題,實際上我們要可觀的來看,同樣的補習費用對於有些家庭而言可能是一年的收入,而對有的家庭來說可能僅僅就是一個月的工資甚至就是幾天的收入……

所以錢多錢少這個問題對於不同的家庭而言直觀的感受是不同的。

“輔導班”你可以不上,但是有必要反對別人上嗎?

像這種經濟條件我們能笑人家傻還是能笑人家笨?

輔導班對自己孩子有沒有用不是一定的

我家孩子這些年就一直上著各種輔導班,這個是很多朋友也都知道的事兒。

我們從來不隱瞞我們在學習上的關注和投入。

孩子的表現也是比較優秀的,屬於那種“別人家的孩子”那部分。

但是如果說孩子的今天成績都是來自於輔導班,我們是不認同的!

一週一次的課程,我們認為能夠給孩子帶來一定的幫助,但是絕對達不到決定性的影響——我們更願意相信孩子的好成績是來自於平常在校以及在家裡的高質量學習,而輔導班更多的時候是給我們“錦上添花”。孩子在很好的掌握課內所學之餘,拿出時間來學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認為很重要的內容(比如奧數,比如閱讀和寫作,比如英語),作為對課內的延伸和補充,作為對更深領域的瞭解和探索,我們覺得這個過程是非常享受的!

孩子非常願意去聽聽那些自己不知道的但是非常感興趣的內容,也願意額外的多做一些練習鞏固所學。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輔導班的價值是客觀存在的。

這些東西不是家長不能去做,但是畢竟沒有專業教師做的更好,

這些東西不是不辛苦,可是就跟玩遊戲一樣,雖然辛苦但是快樂卻可以讓人沉迷其中,那麼為什麼有人會不願意相信真的有孩子就是能夠在學習中找到樂趣呢?

如果你的孩子沒有找到這個樂趣,是學校的問題?還是老師的問題?還是家長的問題?還是孩子自己的問題?又或者是輔導班的問題?

“輔導班”你可以不上,但是有必要反對別人上嗎?

你有不上的權利,同樣別人也有上的權利

但是你沒有阻止別人上的權利,不是嗎?

輔導班的存在是幫助有需求的人去解決需求,而不是幫助那些沒有需求的人“創造”需求。

所有的需求是取決於自身對於學習的態度、規劃以及目標。

它們是作為孩子學習的一個輔助品存在的——除了那些課內太差需要通過這種方式快速補上來的情況之外。

所以別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了,也不要把輔導班視為洪水猛獸,你能想到的別人為什麼想不到?你能意識到的別人為何就意識不到?之所以還有人會去做,雖然不能排除其中還是有人盲目選擇,但是這並不是所有人不是嗎?

成績差的他們有權利去提高自己孩子的成績,成績好的他們同樣有權利幫助孩子拓展。至於他們所採取的方式,這個重要嗎?

選擇適合自己的就好!堅持自己認為是正確的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