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任:前任》:看完2019年度爛片候選,發現了圈錢電影的套路

作為每天更新一篇影評的敗家子,今天發文的時間有點晚。一方面是由於滅霸的失敗,五一人山人海的狀況沒有改觀,出去一趟超級累;另一方面,就是因為看了

《下一任:前任》這部令人髮指的電影,有點兒傷胃。

《下一任:前任》:看完2019年度爛片候選,發現了圈錢電影的套路

《下一任:前任》劇照

下面就來描述下這部被網友戲稱為“年度爛片預定”的電影,然後以它為模板,總結下圈錢爛片的套路

一分鐘看完《下一任:前任》

電影的劇情簡單概括就是:惹人厭到註定找不到男朋友的女主,被小三、當小三、小三上位、下位、閨蜜開掛,扶她上位,然後就沒了。我一個閱片無數的人,完全不知道看了什麼東西,一定要形容的話,就好像一個《暮光之城》中毒的50歲離異大媽,在吃了鯡魚罐頭以後昏迷不醒時做的一個惡臭的綺夢。全片的BGM像廣場舞曲一樣肆意隨性,跟劇情畫面沒有任何關係;人設也是要多討人厭就有多討人厭,堪稱商業電影的反面教材。

聽說《前任3》還發公告叫這部電影和鄭愷不要蹭熱度,我真心覺得這是在幫它們炒作,否則這片子還有哪一點能拿出來講?爛片皇帝鄭愷和爛片女王郭采潔的正面對決嗎?

爛片的核心矛盾

林子大了,不單單是鳥,什麼鬼都有!曾經的《逐夢演藝圈》和今天的《下一任:前任》,不斷用事實在告訴我們一個真理:現在國內電影的主要矛盾,就是觀眾日益正常的看片需求,和洶湧澎湃的圈錢惡作之間的矛盾。

按業內的普遍經驗,都市愛情喜劇+青春元素,雖然很難拍得好,但至少不會太差。因為實在有太多的模板可以參考了。甚至今年有那麼幾部帶點兒異色的青春電影,還是能讓人眼前一亮的,比如《過青春》和《陽臺上》,說不上完美,但總有細節能感人。

可惜佳作的出現,永遠伴隨著拉低平均分的恐怖劣作。我要不是因為工作關係,絕對不會沒法捏著鼻子看完《下一任:前任》。前排那對情侶,從8分鐘起就一直在開黑打“王者”,說明不是我審美水平太高。實在是娛樂圈圈錢眾的套路太土了。下面就為各位總結下他們的套路——你們犯不著跟我一樣,明知山有蠱,偏向蠱山行(對,我覺得“虎”已經沒辦法表現爛片的險惡了,“蠱”才行)。

圈錢爛片的套路

看一部電影是不是圈錢之作,首先得學會看卡斯。也就是CAST,參與人員表。導演、監製、主演、配角、編劇……基本上,現在正經拍電影的公司,都已經明白:流量≠票房。這在之前許多大片的嘗試中,已經得到了印證。所以當主演陣容裡出現綜藝咖——就是那些可能只有一兩部電視劇叫得出名字,但各種綜藝節目中都有他(她)的藝人,你就得小心了。

然後電影作為一門可商業可藝術的學問,導演是最重要的崗位,如果導演籍籍無名,或曾經的作品都是垃圾或網大(沒有看不起網大的意思,現在一些網大已經不錯了),那麼圈錢的概率就大大提高了。而像《下一任:前任》這種“無名導演+綜藝咖”的卡斯,就是圈錢爛片的典型表現。

看卡斯只能事前預防,很多時候我們殺到電影院,發現同伴連鋼鐵俠都不認識,不可能拖著去看《復聯4》,那麼隨便挑一部,很容易挑到爛片。這時你就需要在電影開場後5分鐘識別爛片的本事。

開場判電影,主要看三點:配樂、表演、鏡頭。好的配樂和音效是很貴的,但是公映電影又不能盜用別人的音樂音效,所以爛片的配樂和音效,往往極其粗糙。就像《下一任:前任》這種,突然就起來一段主旋律,尬到天仙都墜落,明顯就是沒在“聲”方面花錢,而電影,就是“聲光電”的結合,缺了三分之一還怎麼活?

看錶演,不是讓你們看演技,演技這種東西虛無縹緲,姜文說演技不存在,無非是角色的各種理解罷了。這事情太玄學,我們來點兒標準化的東西:看錶演,首先看基本功——表情是不是太浮誇?對戲兩人的臺詞和眼神是不是對不上?動作是不是很大?如果都“是”,那麼完了,考慮下把電影票扔掉,乾點兒別的吧。

最後看鏡頭。你們現在刷抖音,懂得什麼叫“轉場”了對吧?那麼你就仔細看,一部電影開頭幾分鐘,是不是慢鏡頭、旋轉鏡頭、漸變、波普、吞框……各種炫酷的轉場層出不窮。如果“是”,那麼基本可以判斷這是爛片。你就出去點支菸,看著煙霧升騰,然後思考下自己為什麼會浪費這種時間吧。

對,大量炫酷的轉場,是爛片的標配。電影不是vlog,正牌的剪輯師不屑於——高密度地使用轉場技巧,這對於敘事為主的普通電影(藝術片另說)來說,是傷害。

總結下:看陣容有沒有綜藝咖和無名導演,開場看配樂突兀與否、表演基本功到不到位、有沒有高密度的轉場,就基本能夠判斷一部電影的呈色了。這有助於我們選片、合理利用時間,只有讓圈錢爛片徹底無錢可圈,電影市場才能蒸蒸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