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換馬甲” 信託引流平臺套路多

監管機構曾明確做出警示的“互聯網機構為信託公司違規引流”的情況依然存在。北京商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仍有部分平臺在為信託產品引流、並且代銷。這次的玩法更加高深,多數第三方互聯網機構直接隱去信託公司產品項目的名稱,多用“XX信託”或者信託公司名稱的首字母簡拼代替。在分析人士看來,非合規機構代銷難以有效評估產品風險,可能存在銷售不規範之處。

“換裝”代銷隱秘上線

在信託收益近年頻頻領跑固收理財產品的背景下,第三方互聯網機構引流信託產品的生意也做得風生水起。

北京商報記者在一家名為“好信託”的網站看到,該平臺目前在售的信託產品有59個,分為工商企業類、金融市場類、基礎設施類、房地產類以及資金池類,投資期限多為兩年期,普遍預期年化收益率在8.5%-9.3%左右。但值得注意的是,該平臺將部分信託產品中信託公司的名稱隱去,或用大寫字母代替,看不到具體信息。記者以投資者的名義諮詢時,“好信託”客服介紹稱,“我們平臺是代銷機構,有的信託公司名稱不能直接掛在網站”。

隱去名字的信託引流平臺不在少數,北京商報記者在“信德金服”、“萬千景財富”的首頁均發現了這種情況。據“信德金服”客服介紹,信託公司規定導流平臺不允許寫名稱,信託產品首字母部分代表信託公司。在“萬千景財富”首頁,被隱去的信託公司名稱多用“××信託、央企信託”代替。

在合同簽約方面,大多數平臺的操作流程和說辭都大同小異:“我們是代銷,如果您有意向和我們合作,我這邊可以帶著產品的合同去您當地和您面籤,合同是信託公司的原版合同,資金也是直接打到信託公司的產品募集賬戶。”

信託公司稱沒有指定代銷平臺

引流平臺銷售信託產品的情況如何?當北京商報記者以新手投資者的身份進一步表明購買慾望後,“萬千景財富”理財經理向記者重點推介了“光大信託-江蘇淮安”的項目,據瞭解,這是一款期限為20個月的政信信託。

無獨有偶,光大信託的信託產品也出現在了“信德金服”的重點項目推介中。據“信德金服”客戶經理介紹,目前光大信託有兩款銷售比較火爆的產品,也適合新手投資,具體為“光大信託-廣西欽州”項目,以及“光大信託-壽光金海”項目,這兩款項目的預期年化收益率均在9%以上,並表示可以直接去光大信託總部簽署合同。該平臺客戶經理還推薦了4款華鑫信託的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在8.6%-9%左右。

在今年3月,銀保監會信託部向各銀保監局發佈風險提示函。函件內容指出,經排查發現,部分信託公司仍然違反《中國銀保監會信託部關於不法分子冒用信託公司名義進行線上詐騙風險提示的函》要求,違規通過第三方互聯網機構將客戶直接引流至資金信託產品。

北京商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取了一份名單,監管部門列舉的部分為信託公司提供引流服務的第三方互聯網機構名單中就包括“信德金服”。就代銷信託產品是否合規等問題,記者分別向“好信託”、“信德金服”和“萬千景財富”發送採訪提綱,截至發稿並未收到回覆。

第三方平臺引流、代銷信託產品,信託公司是否知情?北京商報記者分別致電華鑫信託以及光大信託求證。華鑫信託電話並未接通,光大信託客服人員表示,光大信託未指定任何代銷平臺代銷其信託產品,目前光大信託的產品只能在官網和手機App購買,且引流平臺也沒有“導流”資質。

加快建立信託代銷牌照機制

在分析人士看來,無論風險高低,互聯網平臺代銷產品都是監管明確禁止的。在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看來,非金融機構可以推薦客戶,不可以代銷產品,這一點是法規明確的。這類業務主要是市場需求導向出來的衍生服務,無法一禁了之,關鍵還是規範合規推介、合法募集。

資深信託研究員袁吉偉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也指出,非合規機構代銷難以有效評估產品風險,可能存在銷售不規範之處,而且通過互聯網導流涉及私募產品公開募集的問題。代銷平臺以此吸引客戶,與此同時部分信託公司可能發行渠道有限,需要導流合作方。需要加強信託公司銷售規範,提高合規意識,堵不如疏,還需要加快建立信託代銷牌照機制,納入經營規範非金融銷售機構,暢通信託公司銷售渠道。

本文源自北京商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