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年,濟南有房有存款20萬,為什麼還是感到生活沒有安全感?

居里鄉


92年濟南有房,存款20萬,為什麼還是感到生活沒有安全感?

92年到現在己27年之久,銀行的存款恐怕翻番好多倍,現在還不滿足,還沒有安全感?到底為什麼?只有自己知道。

據我所知,92年在濟南有房子,有存款20萬的為數不多,不知房子,存款是父輩畄下的,還是經過自己的奮鬥掙來的?如果是自已掙的錢買的房子,還有餘款存在銀行,那說明你有一定的治家理念,有一定的經濟實力,憑你的智商生活會一天比一天好,只要繼續努力,爭取更大的生活空間,前途旡量。反過來講,如果是父輩畄給你的,不是自己掙來的線,我覺得你的不安全感,完全可以理解。這說明你沒有自力更生養活自己的能力,吃老本,坐吃山空,這樣下去是很危險的。如果是這樣,你應該打起精神來,找準自己的奮鬥目標,以樂視主義的態度去面對生活,創造自己的生活空間,不要想的太多,過一天快樂一天,隨著國家日益強大,生活條件會越來越好。沒有必要整天提心吊膽,主要對待生活的態度要端正。因為我對你的真實情況並不瞭解,只談點我的看法,有不對之處,請你諒解。


7546817q67042郭德柱


好了,說正事,你這個問題,可以分這麼幾方面來說。

第一:92年,應該是結婚有孩子了,現在養孩子的成本也很高,孩子小的時候奶粉、尿不溼,生病進一次醫院也要近萬了,孩子幼兒園一個月的費用大概在2500—3000之間,一年下來也是好幾萬,再大點上個輔導班,錢就更不夠花了。

第二,92年的,夫妻雙方大多是獨生子女,兩口子不僅僅要養孩子,還要照顧4個老人,92年,父母的歲數也上50了,父母年齡大了,各種病症什麼的,也慢慢開始摧殘父母的身體,平時還好,一旦去醫院,說多少真不是自己說了算。

第三,20萬說少不少,說多也不多,很多人一年都能掙出來(尤其指銷售崗位,純辦公室文員類的就算了),20萬抗風險的能力還是稍微差一點,努力讓自己的家底更厚實一些吧。

第四,你在這個年齡的境況算不錯了,人都有不同的追求,有人追求安逸的日子,不追求物質的生活,那麼20萬在手裡他會過得很好,你要是追求物質啥的,比如說掙個1千萬啥的,那你還要再奮鬥。

總的來說,你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決定了你的目標和方向,加油吧騷年!


翻滾的丸子


同在濟南,15年已買房,現在房產淨值200W+,年薪30萬。我現在也缺乏安全感,深入思考下,內心無安全感主要源於:

-1. 空氣不好,環境不好。看著當年的大學同學在青島,工資不如我,但整天秀藍天白雲,不禁感嘆:掙那麼多錢有何用,連最基本的呼吸乾淨空氣都做不到。

-2. 行業不穩定。深處製造業,從16年年底的原材料漲價潮開始,整個製造行業都不怎麼景氣,公司業績和利潤不斷下滑,總害怕哪天自己也失業了。

現在逐步在考慮自由職業和在青島置業,最終的目標還是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吧。


LoveBlue123


說到底這是一種對生活預期的焦慮。研究表明,人在生活的上升通道時,其對生活預期的焦慮最嚴重,而處於生活底線以下的人群,以及處於生活線高層次的人群,他們的焦慮感並沒有如此強烈。那麼為什麼處於上升期的人群焦慮感最重呢?原因很簡單,他們正處於最容易跌落層屬的群體,稍不留意或生活稍有意外,就可能重回生活的底層。

人們常說,沒有吃不了得苦,只有享不了的福。其實也不盡然。有朝一日從最清貧的生活中爬上來,這個艱苦的過程沒有人再願意去承受第二遍,因此再讓他回去受那個罪,要比當初一步步爬上來更加痛苦!

92年,有房有款款20萬,不要說20萬,再加個零,你的生活也會沒有安全感。因為,隨著零的增加,你對生活的渴望也會增加,生活要求也會不斷提高,追求在上升通道中更多的享受。這是人性中永遠不可改變的,是與生俱來的,是人類的共性。因此,只有當完全超越了上升通道,處於人類階層的頂端,這種生活的焦慮感才會轉化成對事業、對前途、對財產繼承的焦慮感,

要知道的是,正因為有了階層的焦慮感,人類社會才不斷前進、不斷髮展,我們的生活水平才比1000年前的古人提高了如此之多。有了焦慮感才有了追求、雄心,才希望去改變、去創造,人生的價值才能在社會中得以體現。所以也可以說,有焦慮的人證明了他還有理想,完全心死、沒有追求、沒有明天的人才不會有焦慮感。因此,從這個角度上應該祝賀你!

心懷理想,才會有追求,追求你所需要的安全感,追求你想的生活。你的人生價值也會在這種追求實現,展現你生命中最光彩的一面。很好!讓我們共同努力吧,為美好的生活和明天奮鬥。


指動濟南


如果這是你自己賺來的,比起大多數的人來說,你的能力算很好了。即便不是你自己賺的,是老一輩給的,你的生活基礎也是很不錯的了,至少比我當初不知強多少倍。我想,雖然我不否認物質的豐裕會給人帶來一定的安全感,但是安全感真正的建立不是在物質上,而是建立在情感和自身的能力上,這一點不知題主是不是能夠認同?

記得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我身邊的很多同事就對自己說,只要自己能夠賺到十萬元,就會離開現在的職業,因為這個職業是聚少離多的。當然也包括我自己也是這麼想的了。結果,二十多年過去了,也不知道他們賺了不知道幾個十萬了,很多人還是堅守在崗位上,而我也是十幾年之後才離開的。為什麼拖了這麼長,因為像你這麼大的時候,我幾乎是很光棍的了,無房無錢,剛談戀愛,對於自己的大家庭還要盡心,到處都是花錢的地方。當時壓力還是比較大的,不過通過我們夫妻幾年的同心協力,去除了所有的困境。我也毫不猶豫地跳槽到一個工資低幾倍的單位,過上自己想要的平淡而幸福的生活,至今十幾年過去,我都沒後悔。而那些以前同事,我看看倒有不少家庭分崩離析的,沒感覺他們有什麼開心的日子了。

所以我想,安全感的建立是兩方面的,一是物質的,這個和自身的欲求有關,並且我們知道這個是個無底洞。記得以前有個同學說,他想等到他財務自由了,也就是賺到足夠多的錢他就放棄事業,全世界雲遊去,我就問他,什麼是財務自由,這個需要一個指標,他也說不清了。其次是情感的,這個很重要。我們只要知道自己無論生老病死無論貧窮富貴,總有那麼幾個親人和朋友陪伴著自己前行,這才是力量之源。不管是物質或者還是情感,最終的決定權還是在自己的能力上,把安全感把握在自己的手上,能夠給予別人安全感,這才是真正的無憂了。


鵜鶘心理


因為你的慾望告訴自己,現在的生活不是最好的。因為你當初的能力還撐不起你當時的慾望,所以你會感覺到沒有安全感。雖然你已經擁有了同齡人沒有的東西,但是你的眼中看到的是自己沒有的東西,你看到的是比你更牛的那些人正在擁有的東西。不要說你有房有存款20萬,就是有十套房有200萬存款,你仍然感到生活沒有安全感,因為你看到別人擁有的是20套房和500萬存款。

就算你擁有的東西再多,如果沒有一顆感恩的心,沒有一個良好的心態,永遠都不會有安全感。

就算你擁有的東西再多,如果你的安全感是建立在比別人更多的基礎上,那這輩子也不會找到安全感。

安全感不是你擁有多少東西,不是你擁有的多,而是你需要的少。


心態決定一切


我87年 沒有存款 去年有寶寶 買的期房 月供5800 也有壓力 不過我老公高興 還房貸 我不能亂花錢了 有壓力是好事 我是把房子賣了 首付買的期房 一切困難都是暫時的 我們還有40萬外債 去年買房到現在攢了11萬了 不是炫富 是我們一起省出來的 儘快攢錢 還親戚 都活的不容易



同在濟南85年的,獨生子女,我和老公名下兩套房,一套公寓(父母那還有三套房)淨值450萬,一套房首付45萬是父母拿的,其他都是我們自己掙的,現在年收入80萬,存款110萬,欠銀行80萬,同樣沒有安全感


用戶3982316795081


來拉拉仇恨,11年臨沂大學畢業,09年大二開始做淘寶,現在天貓,員工5人,做了7年,通訊行業,利潤大概300萬左右,在濟南領秀城一套184平商鋪的600萬,3套住宅西客站一套,閆千戶一套,經六路一套,四套房產價值950萬貸款260萬,存款140萬,下一步準備入手一套


令龍的創業之路


不吹牛逼,86年,工資6000,市中區住房一套166平,不是自己買的,啃老的來的。媳婦一個閨女一個,汽車二手奇瑞a3一輛,這就是我全部的身家,想換邁騰,一想到每年的保險之類的養車費用就蛋疼。我周圍的人,應該就代表了大部分的濟南人,住房一套,工資4000到5000之間。該吃吃該喝喝,小日子還挺愜意的。你說沒有安全感是因為你處在一個尷尬的地方,不上不下,解決了溫飽。但是想奔小康,但手裡的錢不支持奔小康,所以才沒有安全感。但是實話說如果有房無貸款存款20萬,起碼超過50%的濟南家庭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