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0到1,新媒體運營小白如何入“坑”?

敖嘉年


新媒體運營是近兩年興起的一個熱招職位。興起的原因無非是自媒體平臺的崛起給了個人和企業更多發聲的機會,和更低廉的宣傳推廣成本,也方便拉近企業和用戶的距離……但同時,新媒體運營工作也被很多人當作“坑”,無非是工作內容雜,要求技能高,入行門檻低等等……這個所謂的“坑”因人而異,就像是錢鍾書先生的《圍城》——裡面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不做評判。我知道身邊有很多喜歡寫文章或者設計的同學想要入行新媒體運營,然而並非這麼簡單,今天我就以自身的經驗給大家分享新媒體運營小白如何入 “坑”。我2013年畢業於一所二本院校的新聞專業,畢業後一直在省城一家門戶網站做了三年左右的新聞編輯。這份工作平淡而安逸,雖然每天需要和新聞打交道搶時間,但大部分內容還是轉發和整合。工作時間長了,總覺得這樣的生活缺乏挑戰和激情,而且近兩年門戶網站普遍呈現出了頹勢,盈利增收困難,於是就索性把這份工作辭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放空,我重新調整了自己的職業方向,認為新媒體運營這個崗位比較適合我。於是說幹就幹,開始投簡歷,被很多公司拒絕過,理由是運營工作經驗不足,但還在我有文字和P圖的技能,最終一家“互聯網+交通”行業的公司向我拋出了橄欖枝,從此開始了我的新媒體運營之路。

剛開始接觸這份工作的我認為新媒體運營也無非就是配合公司產品發發微信、微博、APP文字,後來發現自己想得太簡單了——運營或是營銷都是基於都用戶和產品的足夠了解,需要做內容、做活動、維護用戶……還有可恨的KPI考核……

接下來的幾個月裡,我除了做公司所有自媒體平臺的運營推廣,還策劃了一些大型活動如“ETC用戶年度賬單”。期間因為方案可行性的問題被領導批評,有一段時間心情跌落谷底。最終不斷調整完善,活動的效果達到了預期的拉新粗活的預期,平臺參與用戶超過100萬,微信總用戶突破了10萬,受到了領導的肯定。

以下是我總結的一些新媒體運營入“坑”的經驗,供大家參考。

向行業內的優秀新媒體人學習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新媒體運營者尤其需要不斷給自己學習充電,行業裡的前輩是重要的資源。

加入幾個與新媒體相關的圈子

積極發展在圈子裡的人脈,消除信息的不對稱性,有利於開拓視野和人脈關係。

保持敏銳,關注熱點!

一個優秀的新媒體運營,熱點一旦發生你就要判斷能不能、應不應該把自己的品牌附著在熱點事件上進行傳播,並且在最短的時間內出方案。

練習寫作和文案活動策劃能力

這是我認為的新媒體運營需要具備的最重要的兩項基本技能。

研究用戶,研究數據

研究得到的用戶反饋數據,什麼樣的排版,什麼樣的文章是用戶所喜歡的,用戶喜歡怎樣的話題,用戶的階層年齡是怎樣的,搞清楚這些問題,才能掌握好用戶的心理。

保持良好的心態新媒體運營其實也是很辛苦的,堅持就是勝利,堅持關注熱點,堅持寫文,能力的提升都在堅持後。

由此可見,新媒體運營崗位的工作入行比較簡單,但是真正入門真的需要花費很大的功夫。俗話說得好,“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新媒體運營者需要苦練內功,才能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千里馬177511


從0到1,從自媒體運營小白到自媒體達人,根據我的經歷經驗,你可以從這幾方面去做。


在做自媒體之前,你需要想好自己做自媒體的目,瞭解清楚自媒體是什麼,有哪些發展好的自媒體平臺適合自己去做。這些瞭解明白後,你才能從頭就能做對做好。

首先,我們來說說做自媒體的目的。如果想通過自媒體來賺取一些收入,那麼我們就要好好去做,向這個方向去努力。如果你是隨便發表一下自己的想法或者文章,那你做的就可以隨意一些了,隨心隨性。

其次,我們來說一下自媒體是什麼。以前媒體是指哪些報紙,電視臺,雜誌等官方媒體,它們掌握著社會各類信息資源,負責傳播信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一些新興媒體平臺不斷出現,個人也可以通過這些平臺傳播信息,因此,把個人能做的媒體叫做自媒體。

那麼,自媒體主流平臺有哪些呢。現在主流的自媒體平臺有今日頭條號,微信公眾號,百家號,搜狐號,企鵝號等。這幾個中你做圖文,我個人建議你入駐頭條號或者百家號,這兩個平臺體制機制對創作者發展比較有利。如果做視頻,就去做頭條旗下的西瓜視頻,抖音視頻。


選擇好自媒體平臺完成入駐後,就要做好個人興趣方向的選擇,原創內容的創作等。

入駐自媒體平臺開始做自媒體,我們就要想一下自己擅長什麼,喜歡做什麼,手裡有哪些資源,這樣才有個方向去做,不至於盲目的亂做找不到頭緒。

有句話叫做內容為王,可以說做好內容創作是自媒體作者最重要的事情。那麼,我們一開始做自媒體就要利用腦子裡的東西和資源,做原創內容,原創內容是讀者喜歡和平臺青睞的核心資源,不斷地輸出原創內容才能在自媒體道路上更好地發展下去。


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堅持不懈做下去。

做自媒體我們需要有恆心耐心,就像是一場馬拉松,要堅持走到最後才能看到成功,如果半途就跑不動不跑了,那麼我們前面的就白做了。還有做的過程中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提高自己寫作水平,充實自己的頭腦,開拓自己的思維,這樣我們就會越做越好。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經驗總結,喜歡請點贊關注,我是馬兒啦,一個啥都懂點會點的媒體人。


馬兒啦


新媒體如何入坑?

在互聯網日新月異的今天,傳統媒體衰落之勢不可逆轉,精華文章原創思辨的的東西少之又少,年輕人浮躁文圖視頻,年齡大點的不屑一顧。那麼給善於學習和思考的人給了機會!個人認為:

1. 從自身熟悉的行業入手,垂直縱深的開拓一個領域,做好規劃,思想為王,文字表現形式多樣而優美!

2. 正能量以知育人,以樂娛人,正能量感染人!絕不做插邊球是的低俗文章,絕不傳播黑、黃、賭毒、暴力等危害社會和危害青少年的行為。定位三農領域,做接地氣的個人自媒體!

3. 不放熱點,解讀政策、解讀現象、揭露假醜惡、弘揚真善美!

4. 聯繫解釋相同愛好的的仁人志士和志同道合的網絡朋友,做好分享,做好推送宣傳,獲取更多粉絲!

5. 提高文字能力。照片拍攝能力、小視頻製作能力,多角度做好個人賬號!



老楊說農


這個行業有兩個“捷徑”可以走。

如果你還沒有具體工作,那就到乙方新媒體運營公司工作,新媒體公司經過多年積累,都會有比較多的經驗積累,而且很多是網絡上找不到的“實踐經驗”。

如果到了甲方工作,可能就你一個新媒體運營崗位,如果公司有預算,可以找乙方新媒體公司合作,邊合作邊學習;如果沒預算,那就只能跟著網上的“大師”學新媒體運營了,根據他們的經驗,一點一點在實踐中驗證,進步慢點但應該也會獲益良多。

新媒體運營作為新興行業,跟隨新媒體的快速發展而變化,與時俱進是做好這項工作的基礎。有相關疑問,歡迎關注並交流!


卓策張國山


要把消費者當成一個“具體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